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五岁那年,她成了北漂 > 第32章 李书耳的户口终于从A调到B位

王小红又成了公安局的常客,每次做客,她都要对着镜子筛筛自己的白头发,而这个过程已经越来越耗时,因为她眼睛越来越不好了。最近她发现一款线上赌博产品,每天抱着手机玩得很凶。她不会豪赌,因为她绝不是个贪心的人,每一注,她只下两块钱,赢了,能返利十块,她便八块八块地赚、两块两块地赔,带着极诚恳的心、像个农民般耕地似地,在一个用来一夜暴富的平台上静静耕耘。

她赚了不少钱,至少够了房租,每个月给爷爷奶奶的抚养费也从五百到了一千。她拉着邻居玩,拉着同事玩,不强求,不推荐,只是当着别人的面自己玩自己的、自己乐自己的,她知道别人是要问的,于是她线下的人越来越多,别人不管输赢可都是要给她提成的。而她拉进来的人可真是念着一夜暴富,他们赚了第一个八块后就想着再赚八万,几个瞬间,就什么都没了。于是他们跟王小红诉苦,可王小红可不同情,还怨别人,“都说让你不要贪了,就像我这样八块八块地赚不就行了吗?”,她也就真的八块八块地攒下不少钱,有一天银行卡里蹦出了六位数存款,这可把她吓坏了,打着电话问朋友,“取款机上面那个小数点,是点在分前面,还是毛前面的?”

攒下些钱,心里的阴郁也消散了。北京户口还是道大关,但因着有了钱、有了别的可能,这事的成败也无关生死了。虽然无关生死,但是有关尊严,王小红四十出头,还没洒脱到把心和外界分得干净,而正是因为手头有点积蓄,反而抗争的底气也足了。而与此同时,漫长等待终于有了回信:李烨茴的户口被李书耳占据了,因此需要把李书耳的户口移到b位,才能腾出A位给李烨茴。

这还不好办。除了等待,什么手续都好办。王小红有了门路,便急匆匆地去了街道计生委,要把李书耳的户口拉到第二位。可这当然不能她说了算,李书耳的父母都要参与。

王小红不容分说地一个个把他们拽到办事人员面前,逼着他们记下要带的所有文件,就差帮他们把材料递交时间亲自输入手机日历了。在王小红的严格监管下,事情顺利得不像话,虽然中途徐小芜起了疑心,坚信王小红憋着坏水要把李书耳户口踢走的,不过她也亲自调研了好一阵子,甚至研究了一两晚法律,终于放心了,没有她松口,没有人能让她的女儿做回驻京外地人……想到这,她打打脸,女儿本就是京生京长的北京人啊,自己才是个外地人啊。

新的指标下来又是一两个月,期间王小红又做客两次公安局。她明白再不跑上十趟八趟,一切是绝不可能尘埃落定的。好事多磨,是这个民族的传统。于是虽然还没下文,但她还是找个各种理由和别人搭话。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想知道,是不是这Ab指标调整了,事情就能办了,如果还有别的关卡,那究竟是什么?

她本来带着挑衅的心情去问的,可却被对方忽悠得泪眼汪汪。一开始,办事人员说了些官话,让她安心等待,可又禁不住她同一个问题反复问,终于透露下一个任务:“这个呢,是您的前夫的问题,如果给他纠正了,那当事人就要受到处分。”

王小红想都没想,“那就处分他,就应该处分他。”

对方顿了顿,“不只是他,我们这边的当事人也要受到处分。”

王小红意识到这下事情难办了,但很快反应过来,“不怪你们,怪我前夫。我们写信给法院申请免罚。”

“那可不由您说了算,”,长官慢条斯理地用杯盖刮刮杯沿,发出两声扎心的惨叫,“我们得按程序做事。至于罚谁,怎么罚,这些我们就不能说了。我就是给您介绍下情况。”

王小红像绝望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判了死刑,“其实家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有个安稳的未来。您说我孩子,没招谁,没惹谁,本来有的权益被家长弄丢了,那这就是我们大人的问题了。大人的问题怎么能让孩子承担呢……”

“您这话我听过太多遍了……别跟我说了,等您那边指标下来,我们就接着按照程序办事。您现在说什么都没用。要是户口办不下来,还是去武汉读高中吧,不然最后这边没法高考,那边没有学籍,这就真麻烦了……我这就是个人意见,您自己参考。”

王小红嘴唇像死蚌的壳忘记合上。她从没准备过b计划,因为她从没想过这一个正规纠错手续,怎么可能八年还走不完。可现在,多亏这些年的奔波,她的人生没有不可能,警官说了这话,她听进去了,也动摇了。她又问,“ 那孩子他爸爸会有什么惩罚呢?会坐牢吗?”

“坐牢倒是不至于,可能会罚款。这个您跟孩子她爸爸协商一下,让他做好准备。对了,一直看您跑来跑去,孩子他爸爸一次没来过,他们家那边也一次没来过……”

“哦,孩子他爸忙。”

“让孩子他爸也多跑几趟。两个人的孩子。我天天坐着,每个月看见你五六趟,也怪辛苦的。”

王小红叹了口气,摆摆手表示一言难尽,回家了。

李书耳的户口终于从A调到b位,空出来的位置,就等着李烨茴去坐了。当然是不能优雅地走去坐下的,一番有关尊严的厮杀、和坚韧度的博弈在所难免。可这些事,李烨茴一无所知,只是机械地听母亲讲今天交了什么资料、那边又要什么资料、今天收到什么信息、那边撤回什么信息……母亲叽里呱啦地说着,她带着这个年纪独有的阴郁应和着点头,心里却笑话对方:明明说了不想给我压力,却还是叽叽歪歪。

年轻人总要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忽略父母背负的重担、和爱,就像他们小时被苛刻挑剔的那样、再挑剔回去。

李烨茴的敷衍被母亲一眼识出,后者就定要陈词滥调再来一遍,怪女儿不懂主动分担,而被骂的也依旧是一脸阴郁地隐忍着。

李烨茴瞥见母亲没择干净、也永远择不净的白发,以及眉毛间因为长期挤压留下的3毫米细纹,便就把这一切当做每个青春期必经要克服的更年期障碍、把王小红货真价实的烦恼当做自己莫须有的“成长的烦恼”了。

判决结果下来的依旧很慢,久到学校夏天统一定的冬日马甲都发了。结果是失败的,对方拒绝的原因是:李书撒谎在先……

刘炎炎知道消息,小心翼翼地唉声叹气,余光打量着王小红。老人脑子里很多想问的,却不敢,因为她没有忘记自己的过错。过一会俩人都要换个姿势,便把目光对上了。

刘炎炎问,“要不咱们包个红包?”

王小红哼唧一声,“红包?多少合适?您出啊?”

“我出也行。”

“您出的起嘛,就您那点退休金,攒一年不够买瓶好酒的。您要是有钱,就给李烨茴买个北京户口得了,也省得我到处跑。”

刘炎炎大叫,“户口还有卖的?”

“那可不,市场价保底六十万,买吗?”

刘炎炎嘟囔着,“那我可给不起……六十万啊……李烨茴爸爸是北京的,不能便宜点?”

“谁管你爸爸是哪的,人家钱还是照样赚的,”

刘炎炎又问,“那这是随便能买的?那不是有钱人随便就能进来?”

“对啊,就是这样啊,您这都不知道啊。一个萝卜一个坑,卖出去一个,就少了一个。谁知道李烨茴的户口名额有没有被他们交易了呢。”

“啊……”,刘炎炎不说话了,她把冰凉的手放在腿间夹着取暖。她不会用电脑、也不知道去哪查信息,关于户口的事都是别人塞进来的,而别人可是把正经消息和小道消息揉在一起、再选择性地讲给她听,而她听听忘忘,剩下来的在老人心里织出一个挺可怕的社会景象。

过一会,王小红说,“这些话您就别外传了,被别人听到的会有麻烦。您也别总想着歪门邪道,李烨茴凭什么不能光明正大上户口?”

“能,能。”,刘炎炎刚斗胆信了点啥,别人又说这是猜的,老人起身去她唯一能掌控的世界--厨房,做饭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