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能去校长办公室接受了惩罚,走的时候他那女孩子气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发射出很凶狠的光。从今往后,一旦有人想起王思能,便想起那豹子似的目光。处罚是什么,没人知道,但第二天他脸上多了几个手指印,第三天他上领操台公开道歉。其他男生说要帮他承担,他都不屑地摆手。自那之后没人叫他吉祥物,都叫他能哥。
李烨茴在诗本里写:你认识王思能?
家书回:当然,挺爷们,我大哥。问他干嘛,你喜欢他?
留言后跟着几个坏笑的表情。最近家书越来越喜欢在留言本上留下各类插画,李烨茴屡次提出抗议,都被忽视。
李烨茴才不同意:我才不喜欢他,幼稚。
家书:怎么幼稚呢?
李烨茴便说了自己的担忧:他是一时爽快了,他有考虑过以后吗?记处分了,上不了大学了,找不到好工作了,一生就会毁了。人要学会忍辱负重,这个世界不是那么宽容的。
家书回:做人要不卑不亢。难道找个好工作就翻身了?不,找工作也是给别人卖力,和奴隶一样。要是还任别人羞辱,那就不要活了。世界确实不宽容,那就更要保护好自己。你说是不是(笑脸)
李烨茴回:你这么说,是因为你没经历过社会的沉重。工作找不到、活都活不下去,还什么尊严?
家书被小看,回复中带着不满: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总像根要崩断的线了。因为我们都是生活模式。而你却是生存模式。
李烨茴没有回,她把本子带回家了。接下来一个月她都带着本子回家。前半个月在生气,后半个月心已经软了,但又怕丢了面子。她就这样耗着,直到有一天,语文课本里出现一张来自家书的纸条。那是一首新诗,描述春天。字里行间都是春风流淌,李烨茴读得心花怒放。不算好诗,但诚意十足,于是李烨茴便又把本子留在学校,还回了首《踏青》。
就这样,她和家书就着班上大大小小的事进行各类讨论。越讨论越发现彼此的不同。李烨茴怕命有不测,但不怕死;家书相信生活的一帆风顺,但很怕死。虽然不同,但都很包容,所以他们的友谊还在继续。期间,他们聊得太开心,李烨茴按耐不住写了手机号,想以更快的频率交流。可家书畏惧了。他问你不怕知道我是谁吗。李烨茴问,有什么怕的。家书说,知道就不好玩了。李烨茴也觉得是,便回:那我们就是笔友?家书回:对,就是笔友。
有一次,李烨茴聊得太投入,说了自己一直隐瞒的私事。她说她没有北京户口,说以后无法在北京考大学。家书问为什么没有北京户口。李烨茴想把所有事情全盘托出,她的父亲,她的母亲,她挨的打,受的骂,她心头多年来的几次受伤与愈合,她是怎样被命运推着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她不知该怎么说,但倾诉欲格外强烈。她不想以弱者的身份发言,但又希望对方能自觉地可怜她、安慰她、甚至呵护她。于是她起笔了,一封长信应运而生。
那之后,便是长达一个月的等待。李烨茴认为等待是值得的,而她也会收获一封同等长度的回信。但是没有,她的本子里只收到一句话: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李烨茴想生气,想冷暴力,想骂对方懒惰、自私、轻视他们的友谊。转念一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恰当的回复呢,让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和她一起骂自己的父亲吗?可李烨茴也想知道对方的**做交换。她问了,可对方又赠她一首轻松愉快的小诗,《致小鱼》,讲的是一条寿命一年的鱼,是如何随波逐流,是如何欣喜又期待地跟随四季的脚步成长、又凋零。
李烨茴明白了,对方没受过类似的苦,便也不再就那封信再提一个字了。
这写信来往的一年中,李烨茴的状态又变了。她变成了一名货真价实的女生,因为她长高了,看着没那么胖了,而且托女性朋友的福,学会一些小技巧来遮掩自己的青春痘。她没忍住别人的推荐,开始读一些和爱情有关的小说。这些小说写的是成人故事,却在高中生中卖得更好。这并非说明李烨茴期待情感的春天,她依旧觉得早恋有罪,只是之前沉迷的儿童故事早已抓不住她的胃口。这让她学到,有些事,过了这个年龄就不想做了。但她死不悔改,忍不住把手伸向下一个年龄段的书籍,于是她读弗洛伊德、读黑塞、读米兰昆德兰,她被那些冗长复杂的词句折磨了,每读完一页都像是考了一场大试,可她坚信头脑疲倦意味着思想跃进,便继续这样做,久而久之,也觉得琢磨那含着层叠隐喻的句子开始变得有意思。她读的书,身边没人读,她便坚信自己的思想要远比周遭的人更深邃、更细致,但也更觉得活着本身,就是一种苦难。而活着的使命,就是苦中做乐。
可即便自视高人一等,她还是摆脱不了女孩的命运,她忘记自己曾经的抗争,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她和男孩的沟通顺畅多了,甚至还成功赢得一些男孩的好感,最后入围了班级公认的选美榜单。她不再挣扎,但还在进步,日子逐渐好过起来,她对世界宽容些了。
一天,王思能把她惹怒了。那是初二第二次月考后。李烨茴的时间概念现在都是靠考试确定的,初一第一学期,月考一、月考二,期中考,再月考,期末考,初一第二学期,月考一……李烨茴对这事件记得很清楚,因为她奇迹般地挤到了第五考场,那是她努力很久才做到的事。
她和爷爷奶奶生活,母亲忙到四脚朝天,没人真正地为她的学习方法提出建议,她也不虚心,总觉得接受同伴的帮助是种不独立的象征,所以她的学习方法都是最笨最笨的,简直事倍功半,她常常背单词到凌晨两点,困到忘了再背中文英文,只是嘴里机械地呢喃着字母顺序,而且每次顺序都不一致,脑子在现实和梦境中再三穿梭,最后还是一头砸入梦乡。但她睡前还是义无反顾地定了第二天清晨六点的闹钟……就这样,睡眠不足让她的记忆周期越来越长,记下的也会每两个时辰彻底被遗忘,于是她开始懊恼,不得不分些心力和负面情绪抗争,于是斗志、野心、挫败,这些情绪把学习这俩字变复杂了。她简直把学习当成愚公移山,尽心尽力地勤恳工作,而其他人看着轻松多了,成果也不错,李烨茴简直真要承认自己笨了。但还好,她的家人从小就帮助她培养超乎常人的耐力,因此就算吃着这苦,她也硬是扛下来,把自己从末尾那几个班直接拉到第五考场。
李烨茴很是得意,像是穷孩子摆脱了贫民窟。虽然第五考场离第一考场还隔着上百个日夜不休,但至少希望大了带你。班上每个人的考号和考场都被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李烨茴一下课就和一帮人凑过去,心中算着自己有多险就被下一名追上、而他的落后又是因为哪几个学科,而自己和上一名中间又隔了多少座位、而那些科目重点学习能帮我更快赶上,谁的进步比较大需要提高警惕,而谁此次考试失利下次就会追上来。她每个课间都去报表上分析一通,因为每次分析都是一次强有力的自我激励。很快,前十名的数据她背得滚瓜烂熟,简单数据里的所有分析价值都被她榨干了。于是她又带着嘲笑且怜悯的语气从后读起。还没读够十个,王思能的名字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