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三十章 北影厂和未来的大明星江衫

第二天,胡为民起了个大早。

他昨天睡得晚,还好仗着年轻,身体好,即使睡眠不充足,一觉醒来依旧精力充沛。

此时的他精神亢奋,草草洗漱一番,吃过早饭便坐车向着北影厂而去。

面对北影厂,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

因为提起中国电影,北影厂是必然会被反复提及的存在。

北影厂的厂址位于首都外,自从建厂以后,北影厂拍摄了大量经典电影。

早期北影厂产量不多,可在其鼎盛时期,电影年产量高达十四部。除了电影外,北影厂也会拍摄戏曲片和纪录片。

到了99年,北影厂更是和国内八家电影企事业单位一起组建了中影集团。

可以说,北影厂见证了中国电影的从无到有,也见证了中国电影从低谷到辉煌,再到低谷又重回鼎盛的历史时刻。

北影厂有这样独特的历史地位,自然离不开优秀电影人的努力。

如谢铁丽、谢天、陈方钱、陈怀凯等国内优秀导演,刘小庆、李秀明、张金玲等优秀演员。

当然,其中更少不了厂长王阳这个定海神针,以及上千普通演员和幕后工作者的辛劳付出。

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才有了北影厂的赫赫威名。

随着公共汽车的疾驰,马路两旁的高楼建筑渐渐变得稀少,反而显得有几分荒凉气象。

实际上,这和北影厂的位置有关。

曾经,北影厂的厂址在小关山,此地地势低洼,经领导批示,于七十年代初改建在北太平庄,也就是如今的北三环中路厂区。

不过随着汽车到了海淀区,人流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这是因为海淀区高校云集,加上毗邻故宫,多了几分热闹景象。

等胡为民到了北影厂正门前,大门上方被安放了一条飘带,飘带两端分置几面红旗,飘带弧顶安放了工农兵雕像。

看到那熟悉的大门和厂标,凭空多了几分熟悉感。

上辈子,胡为民来过北影厂。

那个时候,北影厂的制片职能已被剥离,成了燕京的小众景区。

胡为民在门卫室登记后,没等太久,就见到了脚步匆匆的谢铁丽。

“谢导。”

“小胡,让你久等了。”

谢铁丽一边领胡为民进厂,一边温言抚慰道。

胡为民微笑着说:“我也才刚到没多久。”

“我们北影厂面积不小,我先带你转一圈,免得日后在厂里迷路。”提起新建没多久的制片厂,谢铁丽难免有些骄傲。

北影厂面积不小,有着总面积超1.2万平方米的近现代建筑群。

厂内除设有文学部、统筹部、导演室、演员剧团等创作部门之外,还设有摄影、美术、录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妆、服装、道具等工作车间。

厂区内建有4个摄影棚、2个对白录音棚、1个音乐录音棚、1个效果录音棚和混合录音棚。配备有国内较为完备的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强大,设备配套完善,工艺全国领先,从剧本创作到拷贝制作,均可独立完成。

胡为民感谢道:“那麻烦谢导了。”

面对谢导的热情,他当然不会拒绝。

进入厂区后,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被称为“八一楼”的北影厂三大楼——主楼、录剪楼和洗印楼。

主楼位置在三大楼的正中央,大楼主体为苏式的建筑风格,经典的红白配色,共三层半,厂办等职能处室都在其中。

另有两栋副楼,分别是录剪楼、洗印楼。

“主楼后面是摄影棚,北影厂最牛的置景车间也在那边。”

谢铁丽领着他转了一圈。

此时的北影厂并非完全体,很多建筑是几年后搭建的。比如明清街,就是两年后拍《骆驼祥子》时搭建的,后来干脆扩建成了一条街并成为许多明清戏的重要拍摄地。

还有荣宁二府,86年拍《红楼梦》电影时建的,说起来,这版电影就是谢铁丽拍摄的。

谢版红楼梦一共拍了六部八集,每部电影的时长为120分钟,总时长735分钟……

主楼后排的平房现在也没建,那是后来冯小刚、陈国星等导演的工作室。

“那边的筒子楼是职工宿舍,周边还有职工澡堂和职工食堂,再往里走就是招待所了。”

这还只是北影厂的冰山一角,胡为民可以想象,巅峰时的北影厂会有多么强大。

难怪,九几年时北影厂各个摄影棚开工时,大门外会聚集着乌泱泱一片来自各地想圆电影梦,等候摄制组招募群众演员。

也就那个时候,有了北漂一族。

可就是那么煊赫一时的北影厂,依旧逃不了破产重组的命运……

胡为民思维发散,两个时空的北影厂几乎重叠在了一起。

“我先带你去招待所。”逛了个大概后,谢铁丽带着他来到一栋七层高的楼前,这里就是之前提到的招待所,“电影筹备期间,导演、编剧、演员、道具组、灯光组和服装组等都会集中住在这里。”

说到住宿,胡为民有些扭捏,“谢导,咱们北影厂的宿舍是几人间?”

“怎么,莫非小胡对住宿还有什么要求不成?”谢铁丽似笑非笑道。

胡为民想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振振有词道:“我睡眠浅,要是多人间,我可能会睡不踏实,万一耽误到改编剧本工作就不好了。”

“放心好了,只要剧组在筹备期,不管是出外景,还是在厂子里的招待所,编剧住的都是单人间。”谢铁丽道。

胡为民咋舌道:“单人间?”

“这不是为了让我们的编剧同志晚上能好好休息,将心思都用在剧本改编上嘛。”谢铁丽揶揄道。

胡为民脸上有些臊,装作没听懂他的话,继续道:“北影厂条件这么好,所有人都能住单人间?”

“怎么可能。”谢铁丽摇摇头,随后解释道:“只有导演和编剧能住单间,全国电影厂都是这份传统!”

“主演也不能住单间?”

“除了老一辈艺术家,其他人,哪怕是知名演员也只能和其他人一样,住八人间。”

谢铁丽表现平淡,仿佛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可在胡为民心里,已经掀起滔天巨浪。

在后世的影视圈,牌面最大的自然是导演,除此之外就是演员,至于编剧,虽然不至于成为小卡拉米,却也比一般剧组人员强不了多少。

除非成为业内顶级编剧,才能在剧组享受一些优待。

这个年代,虽然还有不少缺点,但在对待文艺界的人时,是真把他们当人看啊!

胡为民很感动,本来还想着要是住得不合适,就回朗润园住呢。

现在看来,北影厂的招待所还是能住的。

嗯,只要不敢他走,他就一直住下去。毕竟在北影厂期间,他除了编剧工资和稿酬外,还有补贴可以拿。

一天一块钱,不是一笔小钱嘞。

两人刚进招待所大门,忽得,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阵风似的从楼上跑下来。

小姑娘看到谢铁丽后,主动停下来,很有礼貌的打了声招呼:

“谢伯伯!”

胡为民定睛一瞧,小姑娘长得很是清秀,虽然还没长开,却已经是个美人胚子了。

只是小姑娘眉眼间给他一种熟悉感,总觉得在哪见过。

“杉杉,你这么急匆匆的干什么去?”

“我爸说厂里的小礼堂又要放电影,我要赶快去,晚了就没位置了。”小姑娘透着股机灵劲,说着又看向胡为民,问道:“谢伯伯,这位大哥哥是谁,我怎么没见过?”

谢铁丽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笑着道:“他就是你日思夜想,盼星星盼月亮想要见一面的胡为民。”

“啊,您就是胡老师,我可喜欢您的《甜蜜蜜》了!”叫杉杉的小姑娘尖叫出声。

她在胡为民身边又蹦又跳,眼睛都快冒出星星了。

胡为民尴尬道:“谢谢你,小……小姑娘。”

他也不是没被人追过星,可被这么小的姑娘喜欢,还是头一次。

“我不是小姑娘了,我叫江衫。”小姑娘红着脸,声音也变得软绵绵的。

江衫?

胡为民睁大眼睛,上下打量起小姑娘来。

谢铁丽笑着为他介绍道:“杉杉的父亲是我们厂的文学编辑。她没事的时候老往厂里跑,最喜欢的就是到礼堂看内参电影。”

啊,果然是胡为民知道的那个江衫。

他记得江衫出生于一个电影世家,爸爸妈妈最早都是歌剧演员,小时候就在部队大院里看露天电影,从小便跟着父母“混”在剧场,对舞台和音乐十分熟悉。

江衫的父亲是江怀岩,是北影厂的文学编辑,北影厂有内部参考片、资料片,江衫借着她父亲的关系,时常往厂里跑,为的就是看内参电影。

想不到自己第一次来北影厂,就能见到未来的大明星。

江衫扑闪着大眼睛,甜甜地问道:“胡大哥,我下次能问你要签名吗?”

“为什么是下次?”

“因为小礼堂的电影快放映了。”江衫可怜兮兮道。

“没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我都会住在招待所,你要是想要签名,可以过来找我要。”

胡为民没有为难小姑娘,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谢谢胡大哥!”

江衫激动的感谢后,又欢快地跑了。

胡为民看着她的背影,笑着道:“谢导,我瞧着小姑娘以后也是个当演员的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