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三十七章 选角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第三十七章 选角

作者:梁园筑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13:49:29 来源:小说旗

胡为民这版《甜蜜蜜》和原版肯定是不同的,只是取了个名字,内容几乎没什么关系。

这样一来,原版的角色就没有参考意义了。

而且,拿原版的黎铭和张漫玉在这个时代的国内对照比较,也是不太公平的。

国内八十年代初倒是拍过一部爱情片,是上影厂的《庐山恋》。

《庐山恋》的故事非常简单:一个国党军官的女儿,从美利坚回到中国大陆,在庐山与男主一见钟情,但碍于那个特殊年代,被迫分开。

五年后,改革开放了,女主再到庐山,二人**,如胶似漆。但男主父亲是大陆的军官,双方在战场上还交过手,女主以为又要黄了,结果男主父亲主动找上来,说:

“你是个热爱祖国的好孩子,你父亲虽在海外,对祖国也是念念不忘……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欢迎他回来!”

怎么说呢,这部作品能过审真的很不容易。

《庐山恋》的剧情和台词在后世看来尴尬的让人抠脚,可在那个时代却是石破天惊的。

该片上映后超过5亿人次观看,票房就达到一个亿,折算成现在的票房价值150亿元。它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永远的传奇,更被誉为新中国“纯美”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可以说,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郭铠敏,女主角是张钰。

因为这部电影,两人一夜之间大红大紫。

有趣的是,张钰成名后跑美利坚去了。

说是在事业的高峰期,放下名利,出国学习深造,实际情况和那个陈充没什么两样。

后来她在美利坚混不下去,先是在弯弯拍戏,没掀起什么浪花才又回国赚人民币。

嘿。

对了,张钰是结婚后抛弃丈夫跑的,而她的丈夫是上影厂的导演,给了她不少帮助。

只能说,很符合时代特色。

张钰拍《庐山恋》的时候,已经是圆脸妹子了,不太符合胡为民的审美。

怎么说呢,这个时代的美女大多是那种大脸盘子,他属于后世审美,更喜欢精致瓜子脸。

思考片刻后,胡为民抬头道:“谢导,女主角的人选关乎电影的成败,我觉得漂亮是先觉条件,您觉得呢?”

谢铁丽点点头,又叹了口气,“咱们北影厂的女演员哪个不是美女,不过我挑来选去,没有觉得哪个合适。”

“咱们北影厂的女演员是很漂亮,不过他们的气质有些燕赵儿女的豪迈之风,有些大大咧咧,不太符合我给李翘定下的人设。”

“李翘是什么人?按照旧时代的说法,她就是千金大小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种。她在美利坚,接受的除了西式教育外,还有传统教育,所以气质会偏向温婉。”

“所以女主角看着必须是那种不仅漂亮,还要清纯的女演员。”

“最好还要看着洋气些。”谢铁丽补充道。

旋即,他更头疼了。

“漂亮,清纯,还要洋气的女演员,咱们北影厂似乎没人符合啊?”

谢铁丽摩挲着下巴,沉声道:“算了,女主角的人选标准出来后,怎么都能选出来,咱们接着说男主角吧。”

“关于男主角,谢导有什么看法?”胡为民问。

“男主角人选好找,英俊、阳刚、帅气,我们厂一抓一大把。”

“比如说呢?”

“张国民怎么样?”

“形容一下?”

“他年轻的时候当过兵,国字脸,阳刚之气浓厚……”

胡为民沉默片刻后,斟酌着道:“谢导,我觉得男主角年龄不宜过大,二十来岁最好,长相嘛,帅气是一定的,但要偏俊美一些。”

谢铁丽有些奇怪,“男主角黎小军是工人吧?一个工人阳刚一些不正好吗?”

“您说的没错,但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男主角的俊美搭配女主角的精致脸,不是更配吗?”胡为民说了一通,稍微喘口气后,接着道:“而且男主角性格比较腼腆,在爱情方面比较被动,俊美型男主更符合人设。”

谢铁丽手指下意识敲击着桌子,在沉思片刻后,方才点头道:“小胡说得有道理,那大方向就按照这个来。”

暂时定下男主角的标准后,接着是其他配角。

配角没有那么重要,胡为民主要是听着,偶尔才会发表一些意见。

“人选标准大致就这样定吧。”谢铁丽合上笔记本,没有出现太多波折,他也松口气。

“小胡,等主角候选名单定下后,还要麻烦你来看一看。”

“没问题,保证随叫随到。”胡为民道。

“对了谢导,电影什么时候能开机啊?”

“最快也要明年三四月了。”

“啊,这么久?”

三四月,黄花菜都凉了。

他可是知道,《甜蜜蜜》有个竞争对手,大家题材差不多,谁先上谁先吃改开后第一部爱情电影的肉,晚了说不定连汤都喝不上。

谢铁丽不以为意道:“久吗?我们拍电影一直都是这样,认真筹备,仔细打磨才能出好电影。”

胡为民眉头微皱,这个时代的电影靠国家拨款,都有拍摄指标,不能少拍,也不能多拍。因此,就拍摄速度而言,都是那种不疾不徐的类型。

好处就是像谢导所说,能出好电影。

可也有坏处,制作周期长。

尤其是在明年关键时刻,速度一定要快才行。

想了想,胡为民建议道:“谢导,爱情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咱们北影厂选择了爱情电影,未必其他电影厂想不到。”

“我觉得现在咱们就是在和其他电影厂抢时间,要是慢一步,新中国第一部爱情电影的名头可就是别人的了!”

果然,谢铁丽神色大变,他眉头紧皱,连连点头,“小胡说得对。我只想到了咱们北影厂,没有想到其他电影厂也能拍这个题材的电影。万一我们和其他厂题材撞车,肯定是先发的影片有优势。”

“不行,我得和厂长好好说道一下,拍摄资金必须尽快到位,演员人选也要快点确定下来!”

说罢,他看向胡为民,神色柔和,“小胡,你又帮了我大忙啊!”

“谢导言重了,《甜蜜蜜》要是能成为国内第一部爱情电影,这个名头对我也有好处。”胡为民摇摇头,没有接受他的感谢,反而挤眉弄眼道。

谢铁丽笑道:“哈哈,你这个小同志!”

散会后,梁晓生送胡为民离开北影厂,谢铁丽则收起笑脸,忧心忡忡地找上了厂长王阳。

两人是闭门谈话,具体说了什么不知道,只知道谢铁丽离开后,王阳让人去查国内其他电影厂今年正在拍摄的电影,以及明年的电影备案。

显然,胡为民的建议,王阳也听进去了。

……

胡为民回到燕大后,继续写他的《黄飞鸿》和《孩子王》。

双开自然是累,更何况现在没有电脑,全靠手写,对他来说更是折磨。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就是他的钢笔字越来越好看,比不上馆阁体,却不比后世的庞中华差多少。

反正胡为民对自己的字挺满意的,这个年代能写一手好字,也是非常吃香的。

《黄飞鸿》和《孩子王》两部作品他每天都会写,《黄飞鸿》写得多一点,每天四千字左右。《孩子王》相对会少一点,每天写个一千字左右。

《黄飞鸿》就是他用来赚稿费的,加上脑海里有画面,所以写得快一点。《孩子王》是他的精雕细琢之作,他是想发表到主流杂志上的。

具体能不能发表,他不知道,但他会尽全力。

胡为民白天上班的时候摸鱼写作的情况学校心知肚明,但都没有说什么,反而都很支持。

因为胡为民在燕京及其周边已经出名了,要是名气能扩散到全国,对燕大的名字也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燕大上下心里跟明镜似的,没有理由不支持。

这天,教务处的马老师来图书馆视察工作,看到胡为民正在用心创作,便走了过去,“小胡写得真认真,这回小说写完准备发表在哪?”

“马老师。”

胡为民抬起头,问好后,方才回答:“我最近正在创作两部作品,一部是通俗小说,已经和《故事会》杂志社说好,写完会投给他们。”

“小胡同志还投稿到了《故事会》?”

“嗯,我们之间合作多次,都很愉快,那部通俗小说可以说是《故事会》专门定制的。”

马老师眉头微皱,有些不甘心,“那另一部呢,也是通俗小说?”

“另一部是偏严肃题材的小说,目前还在创作中,也没想好投到哪。”胡为民摇头道。

马老师很高兴,连连点头,“严肃文学好啊,只有严肃文学才有影响力。”

胡为民笑了笑,没说话。

在他心里,两者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过,这话现在说出来还是有些离经叛道。

毕竟在这个年代,通俗小说差不多属于不太正经的文学作品。

虽然都是小说,但小说之间也是有鄙视链的。

“小胡投稿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燕京文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