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五十七章 儿童文学,为了孩子

胡为民正在摸鱼写《孩子王》时,听到有一个陌生的声音叫着他的名字。

当他抬起头后,看到一个中年人正一脸歉意地看着他。

“我是胡为民,请问你是?”

“太好了,真的是胡老师!”见到胡为民,金纹非常高兴,他接着自我介绍道:“胡老师,我是《新少年报》的主编,金纹,很高兴认识您!”

胡为民连忙站起身来,接着伸出右手,“您好金主编。”

“不知道金主编找我有什么事?”

他对《新少年报》并不了解,不明白对方找自己有什么目的。

“容我先介绍一下我们《新少年报》。”金纹没有直接说出此行目的,而是将少年报介绍一番。

经过他的简单介绍后,胡为民心中对这份由儿童报社出版的周报有了一个简单的概念。

了解过后,他的脸上闪过古怪的神色。

难道,这位少年报的主编是来找我约稿的?

金纹诚恳地说:“胡老师,我这次冒昧前来,是来向您约稿的。”

显然,胡为民没有猜错,可他也更疑惑了。

“金主编,你为什么会想到找我约稿?咱们国家应该不缺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吧?”

在他的印象里,优秀的儿童文学数不胜数,有古文今编,也有当代的优秀童话故事书,比如《童话大王》。

咦,《童话大王》是哪一年的作品?

前世,他小的时候除了读几本外国童话外,读得最多的就是《童话大王》。

这本里面有许多优秀童话故事,《皮皮鲁与鲁西西》更是童年的回忆。

只是,答案却和他的认知不否。

金纹面容严肃,语气沉重,“自从特殊时期后,中国的儿童文学许久没有更新,现当代的优秀儿童读物少之又少,目前流行的是几十年前的作品,胡老师,当你知道这个消息,是什么心情?”

怎么会这样?

胡为民这才记起来,《童话大王》的出版好像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了。

而现在才是80年初,还差五六年呢。

“胡老师,孩子们除了学习之外,十分需要童话故事。童话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情感色彩,它们远比识字课本和有关“现实”的那些教材更为全面,更为丰富,也更为深刻。”

“贵社难道没有童话故事征文活动吗?”

“有,只是目前国内文学界和教育界对童话故事并不重视。征文活动征集的童话故事大多胡编乱造,很多家长反应,这些征文孩子们并不喜欢,还很厌恶。”

金纹心情沉重,因为那个十年,国内儿童文学备受摧残,呈现一片凋零景象。

到了如今,竟然没有一篇可堪一看的优秀作品。

他简直不敢想象,如果这一代、下一代乃至下下一代的孩子们没有优秀的儿童故事可看,那么他们的人生,简直就是缺乏童趣的。

也许当他们长大成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都会缺少许多色彩。

如果可以他真不想见到那一幕,所以,他找到了胡为民。

他相信,如果当今文坛,有哪位作家能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那一定非胡为民莫属。

因为胡为民有着不属于这个时代国人的奇思妙想,他构思的故事总是令人拍案叫绝。

儿童文学,正是需要他这样充满奇妙幻想的大脑,去构思一篇篇充满奇妙趣味的作品。

胡为民苦笑道:“金主编,你可真会给我出难题啊!”

他只要想一想自己和几家杂志社的交稿约定,就一阵头大。

“胡老师……”

“金主编,我没说不帮忙。”胡为民摆摆手,眉头微蹙道:“只是我从来没有写过儿童文学,不知道能不能交出让孩子们满意的作品。”

金纹见胡为民松口,激动地说:“绝对可以的,胡老师只要有这份心,已经超过了国内许多作家!”

“这样啊,那我试一试吧。”胡为民没有拒绝,为了下一代,他怎么也要尝试一下。

“谢谢,谢谢胡老师!”

金纹眼眶通红,本来以为说服胡为民会很难,没想到胡老师答应得还挺容易。

“是你说服我了,如今改开,日子越来越好,孩子们也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说完,胡为民又挠了挠头,“金主编,我还有个问题。”

“胡老师请说?”

“儿童文学有字数限制吗?”

“没有,短篇和中长篇都可以。”

胡为民摩挲着下巴道:“唔,我心里有了点想法,倒是可以先写个短篇出来。”

“真不愧是胡老师,这么快就有想法了!”金纹惊讶地张大嘴,继而夸赞道。

两人又就儿童文学交流一阵,金纹留下少年报编辑部地址,然后告辞离去。

等到金纹离开后,胡为民叹了口气,“唉,身上的担子是越来越重了。”

他嘴上抱怨着,可身上却充满干劲。

也许借此机会,他还能试着成为七零后和八零后心目中的童话大王?

……

上班的时候并不适合构思,因此胡为民将创作儿童文学的任务留待晚上回家之后。

儿童故事除了带给孩子们快乐外,有时还会给孩子们以启迪。

考虑到少年报的阅读群体是7岁到14岁的群体,因此他想写一个带点内涵的小短篇。

就在胡为民用心思考时,一个小短篇故事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砸碎小猪》。

这个短篇故事是作家埃特加·凯雷特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短篇小说集《想成为神的巴士司机》中。

故事并不复杂,而是围绕一个男孩与存钱罐小猪的情感联结展开。

这个短篇故事改编起来很容易,而且故事的主题是探讨理性教育与情感依恋的冲突,对孩子们来说,也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点。

再者,这个短篇不仅适合孩子看,成为人父人母的大人也可以看。

他记忆中的这个故事全文不到两千字,在他的改编下,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胡为民坐在桌前,看了眼时间,“时间还早,一口气写完再去吃饭吧。”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一小时两千字并不算太难。

“为了让全国的小朋友早日看到叔叔我的作品,不得不加把劲啊!”

他干劲上来后,总是那么激情澎湃。

胡为民取出全新的本子,开始一笔一划地在封面上写下书名,书名之后,就是正文。

[爸爸不肯给我买布老虎玩具。其实,妈妈已经答应给我买的,但爸爸反对,他说我被妈妈宠坏了。

“孩子妈,我们为什么要买?”爸爸不高兴,他对妈妈说,“我们为什么非要给他买一个布老虎?]

写童话故事并不容易,尤其是要模仿孩子的口吻,还要以孩子的视角进行描写。

胡为民一开始写还是有些别扭,好在他已经是个成熟的作家,适应力超强。只要习惯这种写法,速度真是快到吓人。

一个多小时后,不到两千字的短篇小说已经写完了。

嗯,超了十来分钟,不过不打紧。

“食堂还没关门,就是不知道我喜欢的红烧狮子头还有没有。”

想到狮子头,胡为民只觉得口舌生津。

他现在有钱了,想吃肉其实很容易。但他懒得做饭,而食堂肉菜又限量……

“只希望现在去还不算晚。”胡为民合上本子,一边穿外套,一边喃喃自语:“孩子们,叔叔我啊,为了你们真是付出了太多啊!”

胡为民数了几张饭票和毛毛钱,然后就往楼下走。

刚下楼,他就看到了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人。

“咦,剑英,建公,你们两人怎么来这儿?”顿了顿,胡为民又道:“你们不会是来找我的吧?”

陈建公问:“胡老师,您这是要出去?”

“去食堂吃完饭。”

“哈哈,正好,我们正想叫您一起去吃饭呢。”查剑英高兴地说。

这么巧?

胡为民没多想,招呼道:“那刚好,一起吧。”

等三人到食堂,已经是七点多。

这个时候,食堂里的人已经不多了。

不过,他们三人的出现,还是引来一阵侧目。

“快看,刚进来的人是胡老师!”

“还有文学社的查剑英和陈建公!”

有个同学感叹道:“文学社这回可是出大名了!”

“他们这都是沾了胡老师的光。”有人羡慕道。

“听说下学期有不少人准备进文学社呢。”

“正常啊,有胡老师在文学社当顾问,我都想加入呢!”

“那你明年去不去?”

“我没那个水平就不去献丑了,振云,你呢?”

刘振云想了想,点头道:“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下学期是个什么情况。”

“听说文学社下学期对新人入社是有要求的。”

“走一步看一步吧。”

刘振云心里有些小遗憾。

这学期开学的时候,文学社就在招人,他本来是想加入的,结果因为一些原因,取消了计划。

现在想想,他当初真该坚持才对。

他对自己的才华比较自信,要不然也进不了燕大,上的还是中文系。

要是他有胡老师教导,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作家了。

他看着查剑英和陈建公同胡老师热情交流,别提有多羡慕。

同时,他也打定主意,在这个学期结束前先打听一下加入文学社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