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二章 想过日子的我和想离婚的她

龚秀珠出身在教育世家,爷爷是燕京大学的教授,父亲虽然没有教书,却也是燕大的教职工。她的母亲黄连英也不一般,父祖辈是商人,只不过后来被打成了资本家,算是家道中落。

她自小便受到家人的宠爱,直到那上山下乡的苦差事落到她头上。

一道政策下来,她便从燕京城里的大小姐,变成农村知青。农村的苦日子,让她现在还做着噩梦。

在那个讲究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女性的身份让她得不到半点优待。

还好,她知青的身份以及美丽的容貌吸引了许多农村未婚男青年。那时候,胡为民也是她的追求者之一。

七十年代,知青生活非常苦,更何况龚秀珠孤零零一个人。在遭受生活的毒打后,她觉悟了。

原本,她是看不上那些泥腿子的,奈何,她急需一个人替她挣工分。

一番挑选后,胡为民勉强进入她的视野。

后来一起工作的过程中,龚秀珠对胡为民了解越发深,加上他有几分这个时代农村青年少有的特质,让她心中的天平砝码,对他偏移了几分。

一次去河边洗衣服时,胡为民又救了知足落水的龚秀珠。半推半就,两人结成夫妻。

本来,龚秀珠以为自己要当一辈子农村媳妇,没想到命运眷顾,她有了回燕京城的机会。

面对机会,她毫不犹豫选择回家,哪怕要带上胡为民这个‘黑点’。

回到燕京,和家人团聚,龚秀珠从未在外人面前承认胡为民是她的丈夫,而是和家里人商量一番,谎称胡为民是她的表亲。

就这么过了几个月后,她是彻底不想再和胡为民有所牵扯。

想到这里,龚秀珠的情绪越发激动起来:

“离婚,爸妈,我必须尽快和胡为民离婚!我以后还要考大学,怎么能有个当农民的丈夫呢?”

黄连英很认同大女儿的看法,她不住点头,附和道:“秀珠说得对,咱们家可是书香门第,而那胡为民一个泥腿子,如何配做咱们家的女婿!”

龚修文皱眉,横了妻子一眼,有些不满,“这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罢了,不能对外人面前提起。”

他也认同妻子的说法,但有些东西只能心照不宣,能做不能说。

时局才刚刚好起来,他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我又不傻。”黄连英小声嘟囔着,接着又看向另外两个儿女,“小成,秀秀,你们怎么看?”

胡为民的大舅哥龚成挠挠头,面露为难之色,“爸妈,咱们这样做不好吧?秀珠下乡的时候多亏了为民照顾,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咱们家就要和他撇清关系,岂不是翻脸不认人?”

“哼!”龚修文对儿子那迂腐劲大为不满,什么叫翻脸不认人?

他们是书香门第,结亲也要门当户对,以前便也罢了,现在他们家好起来了,泥腿子出身的胡为民哪里配得上他的女儿。

龚成见父亲面色不善,身子徒然一抖。在这个家龚修文是那个说一不二的存在,哪里容得下小辈反驳。

黄连英双目喷火,指着大儿子的鼻子呵斥道:“小成,你怎么能向着外人呢?要不是秀珠,现在复读考大学的就是你了!”

“妈,我……我不是那个意思。”龚成闻言,连忙摆手,最后只能苦着脸道:“唉,这事你们做主就是了。”

黄连英见儿子低头,严肃的面容缓和了几分,接着她又看向一脸纠结的小女儿,“秀秀,你还小,妈就当你同意了。”

龚秀秀咬着嘴唇,鼓起勇气,看向父母:“爸妈,离婚不是小事,事关姐姐的幸福,是不是……”

她倒不是觉得姐姐不应该离婚,只是觉得下的这个决定有些草率。

龚秀秀和胡为民接触时间不长,知道这个便宜姐夫虽然没本事,但胜在憨厚老实,很听姐姐的话。

贸然离婚,难道就能保证姐姐下一任老公能对她更好?

黄连英摆摆手,完全没把小女儿的话放在心上:“你还小,这是大人的事,你就不要管了。现阶段,争取明年高考考上好大学才是要紧的事。”

龚秀珠见家里人都支持自己,眼中带着希冀,看向自己的父亲。

在这个家里,龚修文才是那个真正拿主意,做主的人。

他看到家人的目光集中到他身上,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秀珠和胡为民离婚的事情就这么定了,晚上等他回来,我再和他详谈,争取让他和秀珠好聚好散,以后别再骚扰咱们家秀珠。”

“谢谢爸,不过……我怕胡为民不答应。”得到想要的答案后,龚秀珠心中大定,旋即想到胡为民的执着,秀眉微皱。

“呵,胡为民的工作都是我给他安排的,他要是识时务也就罢了,要是不识好歹……”龚修文没有说下去,话里话外,意思已经很明显。

有了父亲的保证,这下龚秀珠彻底安心。

……

在龚家人商量着如何让胡为民答应和龚秀珠离婚时,他已经在燕大门卫岗上班。

此时的他正在阅读着从燕大图书馆借来的文学名著。

既然想靠着文学创作改变命运,那丰富的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他脑海中有来自后世的古今名著,可他一个高中文凭的农村青年,突然在杂志上发表作品,还是有些匪夷所思。而他现在所做的,就是在凹人设,让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变得有迹可循。

说不定若干年后,他一边当门卫一边搞创作,还能成为一件美谈呢。

此时,门卫室内,铁皮收音机在窗台上滋啦响着新闻:“中东某国爆发人质危机……美利坚总统决定……”

正听着新闻,邮递员叮铃铃骑到燕大门卫处旁:“胡为民!有你的邮件!”是远在沪上文艺出版社发来的,这家出版社,正是《故事会》的主办单位。

《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7月为双月刊,1974年3月《故事会》改刊名为《革命故事会》,1979年1月《革命故事会》恢复原刊名《故事会》。

这个时期,文坛的主流思想,始终被《人民文学》《萌芽》《收获》等大型期刊把持,它们追求严肃文学,讲究思想深刻,文学性强,反映时代云云。

但同样的,通俗文学也有不小的市场,《故事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胡为民之前投稿的文章被文学期刊拒稿,因此,他想到了更通俗点《故事会》,没想到这么快有了结果。

他攥着邮件,心脏嘭嘭直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