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二十八章 《孩子王》

随着桌子上的那厚厚一沓手稿慢慢变少,文学社的人也都拿上了自己的手稿。

“唉,不知道胡老师会不会批评我们?”

“不能吧?”

“我之前向杂志社投过稿,没过稿不说,还被骂了一通。”

“骂的什么?”

“说我写得东西狗屁不通……”

“啊,那我惨了。”

“你这么没自信吗?”

“……”

众人捧着自己的手稿,小声交谈着,以掩饰心中的忐忑。

今天,他们是怀着学习的心态来的。

可真到出结果的时候,他们又都怂了。

来自胡为民的指点固然让人激动,可他的评语也很有可能让自己羞愧到抬不起头来。

别看胡为民似乎没在几大知名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作品,但他的成就已经是他们这些文学社成员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这种复杂心态下,他们各自散开,然后翻开自己的手稿。

查剑英和陈建公看到这一幕,即为文学社成员感到高兴,又莫名有些心酸。

回想文学社的建立和发展,实在是太难了。

燕大喜欢文学创作的学生不少,这对他们文学社来说,本该是巨大的优势。

奈何文学社是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个小年轻拉起来的,没背景,没资源,更没有指导老师。整个文学社上下都没有一个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纯粹的自娱自乐。

这样小打小闹的文学社如何能吸引到真正有才华的学生,又如何能同学校里有背景,有传承,又大受文艺青年的诗社竞争。

但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有了胡为民的帮助。

有了胡为民的指点,不仅查剑英和陈建公的作品被《故事会》编辑看中,连带着文学社成员也有幸得到胡为民亲临现场审稿。

说不定,今天过后,文学社要多几个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成员。

到时候,文学社的尴尬处境会得到极大改善。

查剑英和陈建公作为文学社的正副社长,能为成员做的都做了,究竟有没有用,还是要看成员们的领悟能力和努力。

这点他们还真不担心,毕竟在七十年代燕大的大学生真可谓天之骄子。

在两人期待的目光中,文学社的成员们很快有了反应。

“啊,原来我之前被拒稿是这个原因,胡老师不仅讲得清清楚楚,还为我点明了改正的方向!”

“不仅如此,胡老师知道我底子浅,特地罗列出来基本书,让我去看,说是会对我今后的文学创作有所启迪。”

“嘿嘿,胡老师说我的这篇文章还不错,只要对故事结构稍作调整,就能发表。”

“唉,我完蛋了,手稿上密密麻麻都是评语,我是不是不适合文学创作啊?”

很快,教室内响起一阵阵喧哗声。

从成员们的话中可以听出,他们的收获很大,显然胡为民真的是在用心审稿,并给了他们合适的建议。

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人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胡为民的这次亲临现场指导非常成功。

他们忽然觉得,搞文学创作似乎也不难。

……

胡为民这次亲临文学社指导并没有传播出去,仅限于胡为民和文学社内部人知道。

文学社的人有个小私心,相比宣扬出去,他们更想守住这个秘密。

他们发现了有成名作家指点的好处,暂时不想让更多人来分一杯羹。

胡为民呢,他对虚名并不在乎。有那四处宣扬的时间,还不如多读几本好书呢。

他对现在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非常满意。

工作轻松不说,自由时间也非常多,他可以自己借一本书看,或者利用空闲时间搞搞创作。只要他不耽误工作,几乎没人管他。

就比如说现在,学生们都在上课,没有人来借书,他就能光明正大摸鱼……哦不,是看书。

简直是美滋滋!

咦,不对,有情况!

胡为民发现有个女大生既不借书也不还书,却偏偏要在他办公的柜台前晃来晃去。

他合上书,喝一口茶水,悠悠道:“这位女同学,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啊!我?”女生看了看左右,又指着自己,一脸惊喜。

“嗯,别乱看,就是你。”胡为民点点头,又虎着一张脸道:“我看你在我眼前晃了那么久,不是有事是什么。”

女生面容娇好,虽然没有化妆,却也算是个美女了。

尤其是她现在羞红着一张脸,更显得娇艳欲滴。

女生咬了咬嘴唇,走到柜台前,怯生生道:“那个……胡老师,我是你的书迷,你……你能给我签个名吗?”

说着,女生将怀中抱着的一本册子递给胡为民。

签名?

我这是有粉丝了?

胡为民面色古怪,接过册子后,捏了捏,“这是什么?”

他翻开册子,神情从古怪变成惊讶,册子里面竟然是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甜蜜蜜》小说连载页。

胡为民感叹道:“难为你将这么多期的报纸粘在一起。”

“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胡老师的小说。”女生认真道。

“好吧,既然你这么喜欢我的小说,我不给你签名似乎也说不过去。”胡为民笑了笑,然后拿起笔,正要签名时,又问道:“抱歉,刚才没有问,你叫什么?”

女生欢喜地道:“我叫王晓萍,是中文系的学生。”

“致王晓萍同学:

愿你以笔为剑劈开迷雾,以书为舟穿越星河,让每个文字都成为照亮理想的萤火。”

知道她的名字后,胡为民刷刷刷,在册子上写下一串祝福语。

王晓萍看过寄语后,非常感动,她抱着册子,眼眶泛红,“胡老师,你的祝福语写得真好,这本册子虽然简陋,但我会永远保存下去的。”

感谢过后,她又问道:“胡老师,《甜蜜蜜》完结那么久,你还有新的创作计划吗?”

胡为民想了想,认真道:“有的,下一部小说我是准备挑战一下自己,所以准备期可能会长一点。”

“太好了!胡老师,下一部作品发表后,我会一如既往支持你的。”得到想要的答案,王晓萍欢快道。

胡为民心情不错,笑着道:“谢谢你的支持,你也要努力学习,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嗯。”王晓萍点点头,眼睛都快眯成月牙状。

又闲聊两句,王晓萍因为还有课,只能不舍地离开。

等她走后,胡为民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王晓萍,这名字好熟悉啊。”

突然,一道闪电划过脑海,“想起来了,王晓萍不就是后世国内知名女编剧和作家嘛!”

他一拍手,彻底想起她是谁。

说起王晓萍,不是混文学界或者影视圈的普通人对她可能没有印象,但她在编剧界还是很厉害的。后世孙娘娘主演的《甄嬛传》和《芈月传》都是她编剧的。

而且,王晓萍还是郑小龙导演的妻子,强强联合了,属于是。

一个想法这时跳了出来,如果他这时候把《甄嬛传》写出来……

随即,他摇摇头,自己都笑了。

《甄嬛传》的成功是在特定时期的,要是放在现在,别说能不能发表,就算能发表,以这本小说的格调,他要遭受媒体和民众的双重抨击。

不值得。

他现在不是没有可写的,而是选择太多。

胡为民基本上告别了温饱问题,他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作品,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文坛的声望。

嗯……还得是偏现实的文章。

只是呢,他不想写那些“伤痕”文学,他写不来,硬要写的话,只会反胃。

那么写什么呢?

现在正是改开的初始之年,同时也结束了一场特殊运动。在这样的年代,发展很重要,但教育更重要。

毕竟在那个特殊年代,教育缺失太多。

旋即,他想到了自己的小学老师。

胡为民的小学规模不大,学生也不多,老师更是个平凡的人。但就是这个平凡的人,上课认真负责,即使班里的孩子调皮捣蛋,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也正是因为他的认真负责,才没有让学生们在那个特殊年代放纵下去。

如果他真的什么都不管,不知道多少人的人生要被改写。

所以,是不是能以小学老师为原型呢?

仔细思考一番后,胡为民点头,“可以写!”

确定后,他找来稿纸,在封面上写下《孩子王》三个字。

最初,他是想把名字定为《乡村教师》的。不过思考片刻后,他还是决定用《孩子王》这个书名。

后世,作家、编剧阿诚也写过一部《孩子王》,他的这部作品后来还被陈恺歌拍成了电影。

虽然名字相同,但胡为民这版《孩子王》内容却大不一样。

故事的主角,是上山下乡的知青。而这个村子里,却没有小学和老师。

村里孩子年龄都大了,可却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

面对这种情况,村长和村里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还好,上山下乡的政策来了,主角也来了。

在村长和村里人的恳求下,主角这个知青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在村里老少,上下一心的帮助下,成了村里小学的校长兼老师。

主角和村里人一起建成了学校,并且将适龄的孩子收进学校中,接受教育。

而他这个二十岁左右,比许多学生大不了多少的人,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孩子王。

在他的努力下,学校有了黑板,有了字典,有了教材。

面对调皮的孩子,他同样不放弃,使得他们成了有知识的人。

主角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因为条件不好,他又时常拿自己的工资补贴贫穷的孩子,加上他身体从小就有病根,一直没好利索。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某一天,主角身体不舒服。可他念着学生,强忍着疼痛授课。

最终,他倒在了教室,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和他爱着的以及爱他的学生们。

写完故事梗概后,胡为民满意的停下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