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十三章 有当年张子之风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十三章 有当年张子之风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1:1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下旬的关中,一夜未眠的扶苏站在新修的河渠边,等着那位带走笔记的伏生再来此地。

关中大概是正式入冬了,不然西北风不会这么冷。

见公子蹙眉看天,站在一旁的田安道:“公子,恐怕要下雪了。”

扶苏道:“何以见得?”

“往年都是如此,西北风最大时,若关中晴朗,今晚定有雪。”

田安讲述着朴素的生活经验,这是他在秦国大半辈子观察气候得出来的。

又一个队人马策马而来,来人正是蒙恬。

蒙武大将军回来之后,蒙恬就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现在蒙武老将军要退下了,这个年关……多半就是蒙恬最忙的时候。

来人到了近前,翻身下马行礼道:“公子,陛下召见。”

扶苏稍稍仰头深吸一口气,坐上了田安准备的车驾,在蒙恬的护送下往渭河的西面而去。

车驾走得很快,田安赶着马车为了跟上蒙恬的战马,他一次次挥动马鞭,尽可能让马车走得再快一些。

扶苏心想着,莫不是那两位儒家博士将自己的笔记给父皇看了?

再一想又觉得不对,该不会给父皇看的。

那笔记记录的都是一些记录民生的琐事,最大的影响也不过是会让人觉得公子扶苏注重农耕。

倘若是李由的那几卷书……

扶苏神色多了几分忧虑,怪自己交友不慎,那岂不是自怨自艾?

因车驾走得很快,车帘被风卷起,一起一落间还能看到直道两侧的景色。

就算是李由将书给父皇看了,大不了搬出荀子他老人家,老师是我这个公子最好的盟友,老师自然是相助解释的。

扶苏大概能够想到父皇童年时的一些遭遇,直到后来咸阳宫发生的种种变故。

这些遭遇让父皇变得很冷酷,亲情方面又让人觉得很疏远。

咸阳宫太大了,作为始皇帝的长子,却很少能够见到父皇。

也没见父皇的其他孩子,在父皇面前有多么活跃。

而在此之前的秦王,秦昭襄王过世之后,秦孝文王在位仅有三天,秦庄襄王也才三年,那段时间是秦国最混乱的时期,而也在这个混乱时期,父皇秦王政即位,到了如今。

大概父皇是内心极其强大的人,能出兵征伐六国,废吕不韦,夺大权,平宗室,灭六国,究竟是多强大的人,才能有如此成就。

扶苏只好这般猜想着,内心思索着如何面对父皇,或是要面对的盘问。

马车到了渭河边,扶苏已将最坏的打算与最好的安排都想好了。

扶苏气定神闲地走下马车,见到了河边的仪仗。

四周看守的兵马大概有几千人,往河边走去还能见到许多宫女与内侍。

田安依旧守在马车边,安静得像一座立在风中的木雕。

扶苏跟着蒙恬一路走到木制的钓台上。

这个钓台很大,大概能站下数十人。

扶苏踩着木制阶梯,还能听到木料之间发出的吱呀声。

与蒙恬走到父皇身边,扶苏行礼道:“父皇。”

嬴政嘴里吃着枣,一手扶着太阳穴,闭眼斜坐着,安静地呼吸着。

风吹过的时候,这位始皇帝的两鬓也会跟着飘动。

在钓台的最前方,还有十余个内侍手中拿着鱼竿给始皇帝钓鱼。

“听闻你爱吃鱼?”

“儿臣近来吃肉少,吃鱼较多。”

嬴政稍稍睁开眼,看了眼这个儿子,摆了摆宽大衣袖,一手搭在扶手上,言道:“你长高了。”

“让父皇牵挂了。”

嬴政深吸一口气,从鼻孔缓缓而出,重新闭上眼沉声道:“见过那两位秦国博士了?”

“见过了?”

“那天……”

话语一顿,嬴政吞咽了一口唾沫,继续沉声道:“淳于越在章台宫说你是秦国公子,秦国的公子需要老师教导,岂能只听李斯一家之言。”

闻言,扶苏下意识往四周看了看,没见到老师。

“你觉得淳于越的所言如何?”

“儿臣学诸子文章尚浅,不能议论他人学识,儿臣的老师是丞相,儿臣曾想若韩非在世,儿臣的老师该是韩非。”

嬴政依旧闭目端坐,呼吸稳定。

扶苏接着道:“但如今儿臣觉得所谓师门传承,丞相也好,韩非也罢,往上数还有荀子他老人家,人之所学是有限的,儿臣能学的学识也是有限的。”

“儿臣能做到不听一家之言,但儿臣也不能盲从他人言语,就如当年秦国要东出。”

嬴政缓缓睁开眼,看着这个儿子。

“当年儿臣的先辈秦惠王,他若听从老太师言语,守旧地,遵旧制不行商鞅之法?那么何来之后的秦国,何来如今的大秦。”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嬴政竟然一时间回不上话。

扶苏见父皇神色如常,只好作揖行着礼。

边上的老将军蒙武悄悄一叹,公子所言正是始皇帝所想,人人都说秦国打下了偌大的天下,可这天下如何治理,谁都想要说两句,听多了也就听烦了。

现在公子所言,正说到了始皇帝的心中,恐怕往后公子扶苏要与谁学,要学诸子哪一家的学问,始皇帝都不会再过问了。

是啊,还有什么好过问的,这位大秦公子如此贤明,有取舍,会明辨,便足够了。

过了今年,这位公子该有十六岁了。

嬴政道:“你该拜张仪为师的,可惜晚了一百年。”

钓台上的人都将始皇帝的话语听在耳中,始皇帝是在说公子扶苏的辩解,颇有当年张仪之风。

再看一眼这个儿子,嬴政沉声道:“不用行礼。”

扶苏这才放下双手,问道:“父皇,当年张仪真打了惠子吗?”

闻言,蒙武会意一笑。

嬴政看了眼差点笑出声的蒙武,依旧板着脸沉声道:“当年,张仪差点把惠子打死。”

扶苏了然点头。

只是随口一问,因在咸阳宫的书中所记,与自己的认识有所偏差。

嬴政望着眼前的西渭河,低声道:“朕要在这西渭河修一座桥,李斯说这件事他可以安排,之后朕又问他,此事朕的儿子能否胜任,李斯本想让你多见见六国的其他名仕,朕想到你修的河渠不错,那么这座桥也给你修了。”

扶苏抬眼看去,此地所在的位置大概就是后世咸阳桥的位置,但扶苏也记得西渭河十分开阔才是,大概是现在的黄河河床还没有后世这么高。

“儿臣领命。”

“嗯,你回去吧。”

扶苏再一次作揖行礼,接过蒙武老将军递来的令牌,便走下了钓台。

手中这块令牌是铜制的,其上有太仆二字。

太仆卿不是应该管马政的吗?

扶苏蹙眉走到自己的车驾边,拿着令牌沉默良久。

被人左右想法的感觉很不好,尤其是在听谁教导这件事上,在始皇帝面前的扶苏早就不是以前的扶苏。

而在学习方向上,扶苏早已学了很多年了,应该说是学了很多很多年,所学知识面之广,知识点之多,就连自己都数不过来。

或许哪天遇到了某些问题,才会想起以前学过这个知识点,再将学过的知识拿起来,重新验证,重新实践一番相关知识的实践,大抵如此。

田安见到公子的脸色不太好,莫非是与始皇帝相谈不快?

他忙躬下身,摆出悉听吩咐的姿态。

其实这次谈话哪里有什么不愉快,应该是十分地愉快才对。

还得到了修建西渭河的咸阳桥这个大工程。

“回宫。”

听到车驾内传来的公子话语,田安忙坐回车辕上,挥动马鞭赶车。

接连几天,扶苏都没有再见到李由与王贲,至于伏生与叔孙通更是不见其人,老人家大概是忘了他在公子扶苏这里借了一卷书,至今未还。

这个大秦依旧很忙,扶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老师了,是从今年的秋雨后出现灾害开始,老师就没有再来过高泉宫。

而那位王翦老将军,至今未回关中。

父皇似乎有一种不管老将军的架势,就差没直说您老爱回不回?

呵呵,父皇当然不会这么说了。

要是王翦老将军真回来,定会大礼相迎的。

咸阳桥的修建工事也不是说建就建,一没人手,二没钱粮。

父皇所赐的这块令牌上所刻太仆二字,是九卿之一的太仆卿才有的令牌。

“公子,陛下还未定下太仆卿的人选。”

扶苏看着眼前高大的书架,也不知道咸阳宫关于马政的书多不多。

千头万绪还要一步步走,扶苏将令牌放在边上,拿起了一卷竹简,这上面记录的是先前向各家借的粮食。

当年养着三千家仆,粮食还是向蒙恬他们借的,扶苏在两根竹简上写了调粮的数目吩咐道:“将粮食还给各家。”

田安接过竹简,便快步离开吩咐人去办事。

这小半年的相处之后,扶苏也大概明白了身边这几人的为人。

其实都是在关中长大的,但大家的经历不同。

李由在河东搬运了很多死人,这恐怕是他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而王贲则不用说了,他与蒙恬一般年纪,一样地忠诚,但为人较为豪爽,与人交谈时豪迈中不失分寸。

王贲对生死有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多半是他在李由这个年纪时,已跟着秦军常年在战场上厮杀。

李由所经历的那些事,对王贲来说算不上什么。

当李由再次想起河东的疫病酒后哭泣时,王贲反倒一笑而过。

王贲首先是秦军将领,秦军是残酷无情的,其次他才作为李由的兄长或者是大哥。

其原因,各自的爹一个是秦国的大将军,一个是秦国的丞相。

两人的子嗣围着公子扶苏走动,倒也正常。

王贲在南郡杀了很多反贼,杀了人之后还能高高兴兴带着酒水回来痛饮。

李由才会在酒醉之后说王贲冷酷无情。

身在军中混迹,王贲的为人与处世方式都已成了秦军的典型,王贲是什么样,秦军就是什么样。

秦国的将军是什么样,去看看王贲就知道了。

扶苏觉得李由到底是与自己同龄人,十五六岁的年纪也是最重感情,最纯粹的年纪。

因此自然而然就与李由自然熟络了,同龄人嘛……最容易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

那晚,醉酒的李由就是在推心置腹。

很难想象得到,丞相这样的人,会有一个如此纯良的孩子。

章邯也是个很简单的人,他甚至比李由更简单,让他做一件事,他就会专心去做,并且按时按量地完成。

……

五天前,田安说关中就要下雪了,可这场雪一直没来。

直到第六天,冬日里的关中,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

秦人们都说当今公子贤明,公子的田亩丰收了,不但交了赋税,余下的粮食中还要再拿六成献给秦军。

有人说,公子是想让秦军每个士卒都能吃饱,是因为公子扶苏心善贤明。

还有人说,公子将多余的粮食拿出来是为了给始皇帝忠心,再怎么说公子扶苏的商颜山除了三千家仆还有三万囚徒,有如此人马若公子还囤积粮食,会有人告发公子谋反,因此有人说公子扶苏献粮给秦军,是极其高明的举动。

甚至,还有人说是公子扶苏在收买人心。

但在丞相李斯的控制下,这些议论公子扶苏的话语,很快就在咸阳城的各处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雪后的商颜山白雪皑皑,很是美丽。

今年的咸阳说忙也很忙,说不忙也不忙,入冬之后整个关中都静谧了许多,广袤的关中平原上,鲜有人走动,人们多数都在家里过冬。

商颜山又短暂地被人们遗忘了,扶苏很享受这种被人遗忘的感觉,可以在商颜山下建设一个小书库,修一个能够养鱼的池塘。

再将咸阳宫的书全部搬来,这样就能一直看书,闲时吃鱼,人生足矣。

如果这个冬天都这么度过,那就太好了。

也仅仅只是如果……

今天,原本扶苏打算看一整天的书,然后天黑就回宫,可好巧不巧地……就有一人打扰了兴致。

扶苏看着眼袋发黑的李由,一度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是不是心理出现了什么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