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书七零,东北辣妻不好惹 > 第100章 温暖的字眼儿

穿书七零,东北辣妻不好惹 第100章 温暖的字眼儿

作者:风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0 22:59:10 来源:小说旗

反而是年龄最小、性格也最稳重的小星星,已经查到四百五十八了,还没有错。

只见小姑娘平躺在马车上,闭着眼睛,对于旁边的人和事不听不看,一门儿心思的查数。

小小年纪就如此稳重,好好培养,长大了必定是个人才。

桑榆看着小丫头时,目光之中不自觉了又多了一层赞赏。

都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第一轮,小周星一次也没错,以最快的速度查完一千个数,得到桑榆亲手把糖放在她嘴里的奖励。

那时候的孩子哪有啥零食,就这种毛八儿一斤的光腚糖,一年能吃上一两次就不错了。

小星星含着嘴里的西瓜瓣儿的糖块儿,幸福得眼睛眯成两条小缝。

周山周海也馋,但只能望洋兴叹,完了重振旗鼓的从头再来。

到镇边时,周山和周海总算对了,一人得了一份奖励,开心的蹦下去在前头跑着玩儿。

周南川温和的看着她们互动,心里头有着说不出的舒服。

他又想到小时候,那时候爸妈难得回来,但只要回来,都会认真的陪他玩儿,爸爸还用木头给他做了把冲锋枪,妈妈总是坐在旁边陪着,一边给他补刮破的衣裳,一边瞧着他们爷俩儿玩打仗的游戏,还会给他做战术调整。

很多年,这些只偶尔出现在他的梦境里。

如今,一个小小的女人,竟让他有了回到当初的心境。

家,真是个温暖的字眼儿。

到了地方,周南川自动自发的端炉子、拿柴火,引火养煤,又去附近的一户人家,拎了两大桶水。

潘珍看摊儿,桑榆去刚支上的肉摊儿那里,买了三斤腰条,一副灯笼挂儿(心肝肺等内脏)。

第一锅水烧热了,桑榆把切好的肉片放锅里烫了去血沫,内脏洗干净也烫一遍,然后换上干净水,先煮熟肉,再煮灯笼挂。

家养猪都是当年的,肉皮儿薄,开锅十几分钟就烂乎儿。灯笼挂这玩意味道重,得把肉捞出来之后,再单独煮。

这样煮好的肉自己是自己的味儿,互不掺和。

锅里下入酸菜大火烧开,改成小火咕嘟着,桑榆和潘珍一人一把刀,把腰条肉和灯笼挂儿改刀儿,切成薄片备用。

周南春可听话了,老老实实的蹲在炉子边上?红辣椒。

仨孩子也不甘示弱,东跑西跑,抱回来不少干树枝子啥的,烧火能用上。

上次没够卖,这次桑榆特地多准备了一些。

第一抹晨曦刺破东方的天空时,灿烂的霞光笼罩着大地,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酸菜炖好了,桑榆把泡好的粉条下到汤里,翻了两个开儿之后,盛在带来的大碗里,一人一碗。

周南川买了一盆两合面馒头,把孩子们抱上马车,让他们坐在马上连吃带喝。

东北的腊月之冷,没亲自体会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

尤其在那个时候,没有高楼大厦的隔挡,也没有漫山遍野的防风树木,嚣张的北风长驱直入,在东北平原上肆意施虐。

晚上躺炕上,能听到北风把烟洞子吸得轰轰响的声音。白天出门,它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疼得发麻。

有人形容东北的冬天有多冷,打过一个不太文明的比喻:你在外头撒尿,后头的刚尿出来,先尿的已经结成冰了。

例子不太文明,但也是实情,所谓滴水成冰,说的就是这。

周南春不懂事,闻着汤香,让喝就喝,不懂也不会寻思别的。

潘珍一看碗里盛了好几片肉,还有肝尖儿和肺子,心疼的不肯吃,非倒回锅里,说她喝碗汤热乎热乎身子就行了,桑榆咋让都不行。

终于,把桑榆整激眼了,小脸儿一拉拉,冷落儿的,“四婶儿,咱们都是一家人,难不成有我们喝的,就差你这一口?你这样可真让我伤心。这么让你都不肯喝,这是不把我们当自己孩子看了是吧。”

潘珍也是好心,寻思她少吃一口就能多卖俩钱儿。

平时也是,家里做点啥好吃的,她都尽量不吃,不好意思。另一个也是怕太没身份,给他们添麻烦。

此时她看着桑榆那张板着的小脸儿,哪能不知道她那都是装的,就是为了让她听话的吃了那碗烩酸菜。

周南川一直观察桑榆,看她板着小脸儿的严肃模样,打心眼往外的觉得可爱。

而她一心为他的亲人所做的事,更让他心暖。

桑榆,她真的是个温柔聪明、懂事善良的好女孩。

他拿过潘珍手里的大碗,放在车辕子上,温和的劝说,“喝吧,这是小榆的一片心意。您要是非不好意思,以后我们忙,您帮着把家里照顾好,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就是了。”

一家子人,包括桑榆,捧着大碗,在大东北的集市上,滋溜滋溜的吃肉喝汤。

冬天冷,每个人端着的大碗都冒着腾腾的热气,周南川也不用工具,大手一抬,拿过两个烤好的干辣椒,拇指食指一揉搓,几下就搓成细片,扔在汤里,又酸又辣又开胃,几口下去,身上就热了起来。

很快的,一家子十来口子人一起喝汤的景象,就把赶集的老百姓都吸引过来了。

家里不是不能炖酸菜,但咋做出来,都没有人家整的闻着香。

清澈的菜汤,肥得冒油的肉片,切得菲薄的内脏片儿,细细的酸菜丝,还有扬在最上边儿的葱沫儿香菜沫儿,更勾人的是仨孩子稀里呼噜吃喝的小样子,立马就馋了。

桑榆把大家一起带来,主要目的当然是真心的带他们置办年货。

直到小山子说饿了,桑榆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上辈子红遍整个网络圈儿的吃播,当即决定效仿。

后世那是网络直播,她更贴近一步,来个真人现场吃播。

啥都不用说,就正常吃就行。

这不吗,没一会儿,人就把小摊儿给围住了。

吃播的效果是真不错。

几个已经有过品尝经验的回头客儿,端着盆儿挤过人群,他三勺他五勺的,热闹开卖。

东北买卖人有个约定谷成的规矩,那就是开秤,也有叫开和(糊)的。

意思就是不管你卖的啥,头一两个顾客,一定会给格外的优惠。

今天打头的这两位,花了两毛钱,桑榆都给打了三毛钱的量。

做生意嘛,图个开张大吉。

摊前火热了起来,更有那等着上班的,直接用随身带的饭盒打上一勺,就着一两个馒头干掉,再买上两勺,预备中午的时候吃。

镇上一半以上的居民都是有工作的,有的家里,甚至会有两三个国营职工,一个月至少得有五六十块的工资费。

花个五七八毛的买点吃的,当真不算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