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书七零,东北辣妻不好惹 > 第140章 第二件好事

穿书七零,东北辣妻不好惹 第140章 第二件好事

作者:风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0 22:59:10 来源:小说旗

小镇上的人好像瞬间活泛了,较着日子过得特别有劲儿。

但凡谁家买了青菜,吃完饭都要出去炫一圈儿。

“老李呀,吃完啦?吃点啥?”这是东北人见面,最常用的寒暄方式。

不管在哪儿,只要是饭时,碰着面儿就问吃没吃,哪怕是在厕所门口,也照问不误。

这就是一种风俗,和什么卫生、优雅啥的,没有关系。

老李一边嘬牙,一边含蓄的显摆,“能吃啥,就那些玩意儿呗。炒白菜片儿,菠菜土豆汤。唉,这菠菜真不是啥好玩意儿,塞牙。”

其实谁都知道,菠菜做熟了,口感极其软嫩,根本就塞牙。之所以说塞牙,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一下家里吃了菠菜。

然后,老李在对方艳羡的目光中,扬长远去。

可以说,桑榆,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用她的勤劳和智慧,给镇上百姓数十年如一日的平淡生活,增添一丝新绿,生机勃勃。

日子一天天滑过,冰雪消融,天气回暖。

边境在打仗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

乡亲们惶惶的凑在一起议论,都担心的不得了,生怕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桑榆也担心,她担心周南川的安危。

可她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周南川是真正的大丈夫,在他面前,一定是先有国,再有家。

尽管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个能守在身边,好好过日子的丈夫。

可在民族大义前,她不会做错选择。

曾经她以为周南川只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现在的她特别明白,周南川不属于书里的桑小晚,也不属于无端出现这个世界里的自己。

所以,除了支持他,她不做别的选择。

在别人都忧心忡忡的时候,桑榆一次又一次的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有人在前线为他们浴血奋战,他们做好大后方才是道理。

她更加卖力的干活和挣钱,所有的钱她一分不乱花的攒起来,留着有大用处。

周长山特地用大喇叭开了个会,对于某些人的不当言辞做出批评指正,要大家安心生产,过好日子。

为了得知前线战况,桑榆咬咬牙,花钱买了个半导体,每天固定时间固定的台会播报新闻,那是他们了解前线战况的唯一渠道。

全家人的心都提拎着,既为他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而感到骄傲,又担心的不得了。

枪弹无眼,打仗哪有不受伤的。

好在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

很多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第二波小菜儿成熟的时候,终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在此期间,靠山屯儿出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陈立明在离婚的第二个月,就和张玲子正式扯了结婚证。

老张两口子不同意,他们就这一个丫头,好好儿的黄花大闺女,不论穷富,找个干干净净的小伙子多好。

可张玲子不乐意,着了魔似的,偷着家里的户口就和陈立明扯了证,一分钱彩礼没要,自己搬着行李卷,就住到老陈家去了。

张玲子这个举动,倒是让骂她的人少了一些。毕竟,不嫌陈立明二婚头子、连彩礼都不要,咋说都有点像真爱。

历经两世,张玲子终于嫁给她心心念念的人了,也算心想事成。

另一件事,有关桑小晚。

离婚让她元气大伤,在家里沉寂一段时间后,开始频繁的去镇上,某天突然穿了件大红色的新衣服回来,脸色眼瞅着红润不少,眼睛里压不住的喜气。

她小月子养的不好,瘦得厉害,只是这瘦让她看上去,有种弱不禁风、我见犹怜的味道。

要说桑小晚长得不丑,只是性格恶劣。有意的压压性子,那张脸能看。

桑小晚似乎一夜之间就变了,见到谁都笑呵呵的。

哪怕是见到陈立明和张玲子,也能当作素不相识的擦肩而过,再见不到之前的歇斯底里。

反倒是陈立明,路上碰到桑小晚几次,见她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还挺失落的。

要不说呢,这人呐,就是贱得慌。

桑小晚变得似乎所有人都不认识她了,净干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甚至坐车去监狱,看望张二柱子,听说还给买了不少吃喝。

没有人知道她为啥这样,桑长河怕她出事,还问过她。

只是如今的桑小晚嘴可严了,咋问都不说真话,就说不用他们操心。

通过一些事,她终于意识到,父母不是不疼她,但也没有那么疼她。在利益面前,她也只是比桑榆稍贵些的商品罢了。

尤其当黄淑娟收了陈立明的五十块钱,拿着户口本把她推出门,要她配合办理离婚手续时,她的失望达到顶峰。

她突然理解宁可换亲也要离开桑家的做法,也心疼步入桑榆后尘的自己。

她把心封起来了,不再对父母说心里话,打定主意靠自己过上好日子。等她有了钱,就搬出这个令人窒息的家。

桑榆有一次和桑小晚碰上,桑小晚没像之前似的阴声怪气,但那眼里势在必得的幽光,遮都遮不住。

桑榆有一种预感,桑小晚肯定在算计什么事。

四月初,外边的雪基本化完。

而桑榆的第四栋大棚,也正式投入建设,就是周旺还给周南川的院子。

院子特别大,桑榆打算建三座阳光房,两座阳光好的,种菜,另一栋阳光稍差些的,则用来养猪。

民以为食为天,到啥时候,老百姓都得吃饭、吃肉。

在这个时代,解决老百姓的吃喝穿戴,就是最大的工程,几乎可以说是遍地捡钱的机遇。

试水的小菜儿种得很成功,桑榆的胆子也大了,自己细的苗儿,茄子、大辣椒和西红柿,各种一栋,另一栋仍然种小菜儿。

家里的存菜吃完、大地的蔬菜还没下来的时候,叫青黄不接,桑榆算好了,她的这些菜,正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上市。

她的宅基地,公社给分了,接着周南川的房山头划出来的。

只是她一个人,面积并不大,但也有前后园子,盖三间正房是没问题的。

这算是她穿书以来,遇上的第二件好事儿。

第一件,是换亲周南川。

要琢磨新建房子和阳光房,设计规划、找工匠、购买原材料、监工,还要照顾仨孩子。

每天十一点前没睡过觉,次日四点来钟又要起来,桑榆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人瘦了,小脸蛋儿没有巴掌大,却显得五官愈发精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