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书七零,东北辣妻不好惹 > 第38章 十三块六毛钱

穿书七零,东北辣妻不好惹 第38章 十三块六毛钱

作者:风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0 22:59:10 来源:小说旗

桑榆没想瞒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地说,“我核实过了,是林春花不让孩子坐着上课的,校长说一定会给我们满意的交代。”

“说了为什么吗?”

说到这个,桑榆就有点不满了,白了他一眼,“还不都是因为你,男颜祸水!”

周南川一头雾水,疑惑的看着桑榆,眼底浓黑暗涌。

等周南川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家,见桑榆不知打哪弄来一小捆芦苇,正研究着编个小筐儿。

她其实是真看中了周南川那一手神奇的编工,特别想研究研究。

于是,按照记忆里看到过的视频里的一星半点的操作流程,摆愣摆愣也整出个底儿,再往上咋整,她就不会了。

周南川此时见她轻蹙着小眉头在那研究的认真,做了下心理建设,伸手拿过几根苇子杆,主动做示范。

他去校长那里问过了,对于林春花的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他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会让林春花对她生出那样的想法。

因为事情确实是因他而起,所以,当他面对桑榆的时候,着实有点心虚。

有人提供教程,桑榆编得是越来越顺手,不知不觉的开始十指如飞。

她由衷的敬佩原主,居然如此聪明,啥玩意儿一学就会。

直到太阳下山,天都快黑了,小星星喊饿,才想起来没有做晚饭。

吃过饭,收拾好厨房,她又坐在院子里,借着月光,继续摆弄。

当一个装杂物用的椭圆形小筐成功编好,桑榆获取了巨大的成就感。

她的眼睛冒着亮晶晶的光,侧着脸问周南川,“周南川同志,我是个天才吧。”

周南川看着她的大眼睛,心里不知为什么,莫名愉悦,点头道,“嗯,挺心灵手巧的。”

转眼,到了周末。

桑榆和周南川已经用不同材质编造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东西,整整二十八件。

当然,编织工艺复杂好看的,都是周南川的手笔。

作为新手,桑榆编的都是简单的基本款,太复杂的,她还在学习当中。

这些东西,她打算拿到镇上去试试,看看有没有市场。

而且马上入冬,家里孩子大人的冬衣也该准备起来了。

五口人,又是一大笔支出。

三个孩子听说去镇上,还会赶上大集,乐得蹿起老高。

她们手脚麻利的换上干净衣服,互相牵着手,跟着大人出门去了。

恰好周刚去镇上办事,马车上也有地方,把他们一家五口带着,放在供销社门口。

桑榆来过这里很多次,已经熟门熟路了,直接过去找李桂芳。

“呀,小榆,南川?你们咋来了呢,想买点啥?”李桂芳热情的拉住桑榆的手,眼睛在桑榆脸上转了几圈,“行,脸色儿挺好。你离开桑家的事儿我听说了,也是个好事。”

“嗯,我知道,二姨”桑榆温柔的笑着,“这不是入秋了吗,我寻思给南川和孩子们织件毛巾,再一人做一件棉袄,想请您帮着算一下得用多少材料。”

李桂芳拿起尺子挨个人量,然后大算盘晃一下,右手食指一拨,算盘珠子听话的各自归位,噼里啪啦的蹦了一会儿。

所有的一切都算下来,一共是十三块六毛钱。

又买了把剪子,一根竹尺,一套大小型号的针,拿着开好的票,去收款台交钱。

想着腰包里那点儿钱只出不进,不断减少,她不免暗暗着急。

东北的冬天气候条件恶劣,农民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家里猫冬、养精蓄锐,待明年开春。

但这对于桑榆来说,整整五个月,必须利用起来。

东西不少,装了满满一大包,桑榆打算背上,一只有力的大手凭空出现,抓着打好的结轻轻松松的拎起,“你领着孩子,我来拿。”

桑榆抬头看他,周南川面上一副理所应当。

李桂芳看到桑榆和周南川之间不经意的小动作,乐颠颠的送他们俩出门,叮嘱他俩好好过日子,以后有啥事就来找她。

走到门口,她就发现了放在外边的那些草编,筐底还有只小蜻蜓的图案,眼神就挪不动了。

“小榆,哪来这些玩意儿,挺好看的呢。”

“这是我和南川编的,想看看能不能卖出去。”桑榆大大方方述说,没有一丁点的掩藏。

“打算卖多少钱一个?这个挺好看,我要了,给你开个糊。(开糊就是开张的第一笔交易,往往这笔带有绝对的优惠,有点开张大吉的意思)”

桑榆把小筐塞在李桂芳怀里,说什么都不要钱。

李桂芳说他们不容易,不能白拿他们的东西。

一个非不要,一个非要给,把供销社里的人儿给惊动了。

这些非常小巧可爱、创意十足的小东西,既实用又美观,很快获得家庭主妇们的喜爱。

大家你拿一个、我拿一个,喜欢的爱不释手。

二十八个小筐,很快以五毛钱一个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这可是桑榆穿越以来,第一笔实实在在的收入。

离开的时候,有两个大姨问她们家里还有没有别的,要结实和好看点的。

桑榆想了想,和大姨约好,五天后再过来。

反正此次来镇上的主要目的就是尝试打开草编销路,另一个就是寻找其他赚钱的机会。

一行五人离开供销社,在大集上一边逛,一边仔细观察。

周南川高大威武的身躯,右手提着个装得鼓鼓囊囊的布袋,看上去极具反差感。

桑榆带着在孩子在前边嘻嘻哈哈,周南川一个人在后边,像是在压阵,画面很和谐。

走了一圈儿,她发现还是吃的卖的快。

而且她发现集市很大,却没有人卖衣服。

国营商店倒是卖衣服,样子和颜色都好看,就是价格贵。

根据桑榆对于市场走向的了解,购买成衣会逐渐取代家庭加工的模式。

所以,成衣的销售是有巨大的潜力市场的。

走着走着,她们就来到一家国营商店。

商店应该是刚刚投入营业,好多柜台都空着,柜台玻璃上贴着招租的字样。

桑榆记得,原主在一七九年春天,租下这里位置最好的两节柜台,销售女式四季服装和鞋帽,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没两年的时间,就把家里的土房,改成红砖房,继而推倒重建为三层小洋楼,那叫一个气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