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九如颂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眼界

九如颂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眼界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0:05 来源:小说旗

“什么……喜,喜脉?”

建元帝不敢置信地盯着院使,“没……没诊错?”

生天寿时,元娘伤了身子,调养了十多年都未再有孕,他以为,他们这辈子,不会再有孩子了。

院使拱手说道:“圣上,不会诊错,只是月份尚浅,微臣过个十天再为娘娘确诊一遍。”

“好好好。”建元帝喜不自禁,旋即又有些不放心地问道:“那……皇后的身体可撑得住,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他现在最担心的是皇后的身体。在流光阁,太医刚为贺萍包扎好伤口,开了调养身子的药。

就有内侍过来禀报,说宫中到处都在传,“太子轻薄杜侍读。”

起因是跑马场上,杜侍读被蜜蜂蛰的满脸疱,太子为驱蜜蜂强扯了杜侍读的外衣。

落在一帮大臣与外命妇的眼里,不知怎么就传成了“轻薄非礼。”

孟皇后一听,当时便急怒攻心晕了过去。

院使连忙回道:“圣上放心,娘娘的身体,这些年调养的极好。微臣会把孕妇忌口的东西列出来,日常饮食注意一些,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到了吗?”周九如抱着太子的手臂,眉开眼笑地道:“我们要有弟弟了。”

太子伸手拍了下她的额头,神色淡定地道:“也有可能是妹妹。”

卢晴觉得,就算娘娘再生个公主也没关系,只要能生,早晚会再有皇子,何况圣上又不是重男轻女之人。

皇后娘娘有喜,坤宁宫上下无不欣喜若狂。

如果不是碍于圣上在此,大家高兴的都想跳一跳,再吼上一嗓子。

因月份尚浅,卢晴吩咐宫中上下暂时保密,等到孟皇后的胎坐稳了,再行宣告天下!

建元帝原本想把下午参于算计他和太子的宫人,全部杖毙。

他没心情甄别他们谁是谁的人,谁又有什么不得已的难处。在这宫里,敢算计他和太子,就只有死路一条。

但现在不一样了。

皇后怀孕,为了给孩子积福,他决定饶那些宫人一命。

于是,便下令将那些宫人全部罚入掖庭做苦役,任何时候都不得离开。

幕后主谋的心思虽不纯,却未影响他的布局,甚至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该怎么惩戒,得跟皇后商议!

这贺家一心想挤进朝堂,却又不敢得罪江南门阀。

既如此,太子妃也并非贺家不可。

………

清宁宫。

“娘娘,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忠义侯夫人看着吴妃,满脸愠怒地问道。

吴妃了然一笑,请忠义侯夫人先坐下,然后吩咐宫女上茶点。

待茶点上好,她才坐下来反问道:“母亲,那个让您来质问我的人,没有告诉您原因吗?”

见茶点都是自己喜欢的口味,忠义侯夫人面色稍舒,不复先前的愠怒。

“宫中出事后,众人颇多猜测,崔老夫人当着张夫人的面叫我来问你。”

“崔老夫人是什么人?她说问你,那就说明此事定与你有关。”

忠义侯夫人双眉蹙成了结,冲吴妃抱怨道:“我现在,真是被你害死了,都没脸去见亲家夫人。”

吴妃听了哂笑道:“这么快就想到了我,崔老夫人不亏是久历世故的老人精。”

裴五姑娘很快就会成为太子妃,崔老夫人怕别人怀疑这午宴后的一摊子事与他们裴家有关,故而当众撇清。

“母亲,这事是我怂勇长信宫的人动的手。”

吴妃得意地道:“要说这兰妃啊,进宫这么多年,我不知撺掇她多少回,就今天这事办得,让我特别满意。”

忠义侯夫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这事哪里满意了?

“贺二姑娘是你娘家弟媳的亲妹妹,她当了太子妃,不比裴家强些?这对你和二皇子来说,也是一大帮衬。”

忠义侯夫人一边数落吴妃,一边叹道:“为娘实在想不明白,你为何要自断助力?”

“明明是催命符,哪来的助力之说?”吴妃冷嗤道。

“催命符?”忠义侯夫人扫了眼内殿,“娘娘,这里没别人,你就别再拐弯抹角了,直说吧,到底什么意思?”

吴妃笑叹道:“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母亲,你试着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来看我和二皇子的处境。”她道:“只有走出局外,才能看到有些事的本质。”

“大秦二皇子的外祖父,是统领辽东三十万兵马的忠义侯,舅舅是京都大营南军卫的指挥使,姨父乃东宫太子府属官。”

“若二皇子舅母的亲妹妹,再做了太子妃。”她压低嗓音,直截了当地问道:“我和二皇子将来会是个什么下场?

母亲可曾替我和二皇子想过?”

“这……”

忠义侯夫人一时语塞,怔了一会才道:“娘娘,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圣上子嗣不丰,他怎么舍得对自己的孩子下手?”

“那皇后呢?”

吴妃问罢,摇头苦笑了一下,“母亲,您也该清楚,我和兰妃伺候圣上这么多年,何以膝下都只得一个孩子?”

“太子四岁启蒙,文韬武略威震朝野,圣上压着二皇子和三皇子直到今年才启蒙。

这刚刚启蒙,又要把他们迁出内宫,六七岁的孩子是死是活,被教养成什么样,还不是皇后一句话。”

“圣上的心里,至始至终都只有皇后一人。”

吴妃这番话,忠义侯夫人听得冷汗直冒。

伴君如伴虎,身为臣子一旦地位权势过高,就很有可能面临被铲除的风险。

历来,功高震主的人通常都没有好下场。

特别是这次天子圣寿,普天同庆。镇守各地的武侯与封疆大吏都陆续回京恭贺,连久居河西的督国公都来了。

可他们家侯爷却以防范北狄趁机打劫为由,拒绝回京。

经过一番思忖,忠义侯夫人也觉得如今的吴家必须藏拙,绝不能引起圣上的忌惮。

她问道:“那亲家夫人追问起来,我要如何应对?”

“就说是圣上的意思。”

吴妃抿着嘴儿轻笑,“我听说,江南门阀联名上书,驳斥了政事堂拟定的关于打开海禁后,商品进出口的管理规则,贺家也在其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