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九如颂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落定

九如颂 第一百二十八章 落定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0:05 来源:小说旗

这样一来,贺家许诺的商船又有了着落。

裴烨也觉得可行,点头道:“我明天一早,就去找人上折子,推举吏部郎中贺炽的女儿贺诗倩为太子妃。”

………

大秦建元五年,八月十八,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这天,风轻云淡阳光正好,载着各府女郎的马车,一辆又一辆排着队停在了皇城门口。

进宫门前,凡是参加选秀的秀女,不论家世高低,都要下了马车接受检查。

检查好的,自己步行走进宫门,换乘宫里准备好的软桥,跟随主事的宫人进入内宫。

望着那些亭亭玉立的身影,一个一个的消失在巍峨的宫城里,整个京城仿佛都安静了。

御街两旁的生意人,闲暇之余都盯着皇城的出入口发呆。

直到八月二十六的那日上午,一众身着金甲,手扶腰刀的侍卫骑马簇拥着,坐在马车上手捧金色卷轴的传旨太监们出了宫门。

他们才开始沸腾了起来。

“你们说,这太子妃到底会花落谁家?”摊饼的,把锅铲一扔,笼着手问隔壁正忙着下三鲜小馄饨的店主。

这个时间点,不上不下的,整个御街都没什么生意。

没想到,他这小小的馄饨店,竟然来了两位衣着华贵的客人,可惜戴着斗篷,朦朦胧胧的看不清脸。

“这还用说,当然是裴家了。”店主一边说话,一边把刚刚摊好的蛋饼皮切成丝状,与葱花一起放入盛着小馄饨的白瓷碗里。

“不可能。”

隔壁酒肆的老板娘走过来搭话道:“裴二姑娘是宁王妃看中的儿媳妇,两家正在议亲,裴尚书不知情,这才误报了上去。

以圣上与宁王的交情,怎么可能跟宁王妃抢儿媳妇?”

卖糖葫芦的经过,听了一耳朵,也凑了过来:“那大家都来猜一猜,糖葫芦免费吃。”

一帮生意人干脆聚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倒也不是贪他的糖葫芦,实在是闲得无聊,又好奇的不行。

“不是还有陈大姑娘吗?她祖父可是政事堂辅政的首席大学士。”

“你这消息也太落后了。

陈大姑娘的马在大街上疯了,宁王世子英雄救美,与陈大姑娘一见钟情的佳话,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以啊,我觉得还是贺家的姑娘机率大些。”

“我看未必,督国公的小女儿也在京城,要是从参选的秀女中选不出太子殿下的良配。

说不定,圣上会直接下旨赐婚,我还是看好裴家。”

“谁说秀女中选不出太子的良配?你们这群人啊,就喜欢以门第取人。

杜大姑娘可是礼部尚书的女儿,听说她与太子原是青梅竹马。依我说啊,最有希望当选太子妃的就属她了。”

“切――”有一部分人异口同声的嘘他。

聚拢的人群争得面红耳赤,渐渐地分成了三派,便有人趁此机会开了赌局。

支持裴家的一赔三;支持贺家的一赔五;支持杜家的竟然是一赔十。

听着外面的热闹,周九如将碗里最后一个小馄饨送入口中。

味道鲜美、咸香适口,还带点酸辣的三鲜馄饨,很符合她此时的心情。

就两个字“酸爽!”

吃完,她和卫斯年走出来,往写着贺家姑娘的桌子上重重的拍了一张百两银票:“我代店主压贺家。”

…………

进了皇城入了宫门,卫斯年问周九如:“贺四姑娘当选太子妃,你就这么开心?”

“以你的眼力,应该也看出了我阿兄修习的武道路数。”周九如笑着道:“在他没有成为宗师之前,是不可以亲近女色的。”

“贺诗倩年方十四,还未及笄,从年龄上来讲,她最为合适。”

卫斯年点点头:“难怪太子殿下身边伺候的都是内侍,又不准其她女人近他三尺之内。”

周九如脸上隐隐地透出恼怒:“若不然,吴妃那么拙劣的计谋,怎么会有人相信。”

“中秋过后,京中的一些重臣家眷私下已有传言,说我阿兄好男色。偏他这几日,又与宁王世子,还有你日日黏在一起。”

卫斯年漫声说道:“我们那是在切磋武技。太子殿下已经到了武道巅峰,只需一个契机,便可突破那层屏障,成为宗师。”

周九如道:“吴妃想卖个好给裴家,没想到人家督国公夫妇不但不领情,还直接推举了贺家二房。

你说,她这算不算偷鸡不成蚀把米?”

“管她干什么?”卫斯年蹙眉,话锋一转道:“周周,你还是快想办法,把太子的名声给恢复过来。

你刚才去东市也听见了,这外面都传成什么样了。”

“无妨。”

周九如冲他一笑道:“我阿兄洁身自好,不染女色。但他的身份地位却杜绝不了女人。这几年,东宫不知打发了多少想爬他床的宫女。”

“现在有了这个好男色的名头,正好让那些上赶着投怀送抱的消停一阵子。”

“可你别忘了,便是太子妃和卓承徽的年纪等得,杜大姑娘这个正三品的良娣已经年满十七了。”

卫斯年提醒她道:“万一她不愿意等……”

“不愿意也得等。”

周九如倨傲地道:“这是她自己选的路,她若使手段,误了我阿兄,我绝饶不了她。”

卓之语被封为正五品承徽,按制东宫太子妃以下,设置良娣二位,良媛六位,承徽十位,昭训十六位,奉仪二十四位。

但圣上有言,太子乃国之根本,应勤勉政事,不可耽于内帏。

所以这次选秀,东宫除太子妃外,只采选了良娣一名,承徽一名,奉仪两名。

按朝廷礼制,颁布了册封太子妃的圣旨后,选秀就算结束了。

落选的秀女,带着孟皇后的赏赐返回原籍,在京的也都忙着议亲。

张夫人自从接了册封庶女贺萍为正四品婕妤的圣旨后,就一病不起了。

原想等着贺诗画出宫之后,就立马返回润州。这建邺城,她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

正当她躺在床上自怨自艾,不该带贺萍这个小贱人入京时,却没想到一道赐婚圣旨,把她的病给治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