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九如颂 > 第三章 乌云

九如颂 第三章 乌云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0:05 来源:小说旗

周九如道:“我既能感知到杀气,说明刺客已经在行宫周围了。此时出去,若是打草惊蛇,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何况,西山卫隶属京都大营,京都大营的职责是拱卫帝都,负责建邺城周边的安全。若无圣旨和兵符,擅自调动兵马者,将以谋逆论处。”

千月听了,目露失望。

“不过,也可事急从权。”

周九如又道:“若是驻地周围有重大事件发生,危及百姓,卫所指挥使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像剿匪、救灾之类的都可以先斩后奏。”

“但是现在……”她摊手道,“我们这,有事情发生吗?”

千月摇了摇头,原本心中的那丝侥幸,也彻底消失了:“那怎么办?行宫的禁军战斗力堪忧,我们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你性子也太急了。”周九如看着她,平静地道:“对方显然对我们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才会用计调走我身边的侍卫。而我们呢?连对方是什么来路?有多少人马都不清楚,这个时候一动倒不如一静。”

说罢,抬颌向千月示意了下多宝格,便转眼望向窗外,透过镶着玻璃的窗户,盯着外面那片青翠挺拔的竹林,神思莫名。

千月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不由神情恍然,揪紧的心也随之放了下来。她怎么忘了这事,竹风阁,顾名思义因周围都是郁郁苍苍的竹子而得名。

公主这次药浴,原本是要去万佛寺,走到半路,又折回西山行宫。原因就在这片竹林,比起人来人往的万佛寺更为幽静安全。

她从多宝格取下一只香匣,打开后,用银镊子夹了两小粒香丸,放入和田青玉雕的双耳莲花香炉里。香炉像一朵半开的莲花,花瓣片片向上,自然往中间聚拢。丝丝缕缕的清香从花蕊中溢出,提神醒脑,却又莫名的让人心静。

“除了这竹林阵,对方肯定不知道,我们还有天真和天行两位高手隐在暗处。”千月庆幸道。

“你不算高手吗?”周九如打趣她,“听说咱们的千月姑娘,用毒之术出神入化,随手这么一挥,那可是以一挡百啊!”

“以一挡百,那是乐水姐姐,婢子可没那大能耐。”千月小声嘀咕道。

一道响雷炸在耳边,刚刚还晴空万里的天空,转瞬间暗了下来。周九如靠在隐枕上,揉揉眉心。

千月蹭的跳了起来,瞪圆了眼睛,道:“怎么连老天都变了?”她双手合十,不停地祈祷,“上天保佑!上天保佑!保佑我们公主今日也能逢凶化吉!”

见她这样,周九如颇感意外:“从小到大,我不知被人行刺过多少次?你也没像今日这般祈求上天?”

“自打我们离开了西北进了京,您已经有五年……”千月声音渐低,“没有被人行刺了。”

“是吗?安稳了这么久?”周九如面色一冷,睫羽如蝴蝶翅膀般颤抖,两眉中间那颗水滴形的朱砂痣,像似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垂垂欲落。

生气了也这么可爱,千月一时竟看呆了。

“傻站着干吗?赶紧布防去。”周九如催她。

瞥了眼墙角的滴漏,千月急匆匆地出了门。

石榴花瓣随风四处零落,几片残红被大风裹挟着,直接拍打在窗棂上。一道银白的闪电随之落下,划过乌云覆盖的天空。

没等她迈下石阶,便看到太初宫的侍卫统领木森,沿着抄手游廊,大步奔了过来。

她心里顿时一松,高兴地挥手道:“四木,你怎么来了?”

木森冷着脸,这会也没功夫跟她计较,称呼方面的问题。

疾步进屋,向周九如见了礼,旋即掏出一封信,毕恭毕敬地呈上:“太子殿下给您的信。”

周九如接过,未及看完,脸色骤然大变。

她捏着薄薄的信纸,逐字逐句地又看了一遍,这才抬眼问道:“消息属实吗?”

“属实。”木森赶紧应道,“燕魂卫接到消息,便一路跟踪,临了,却在来建邺城的州府边上跟丢了。”

千月站在一旁越听越糊涂,上前问道:“公主,发生了什么事?”

周九如晃了晃手中的信纸:“说是前几天,东州贸易坊的伽蓝与几个扶桑武士装扮成茶商,在明州港偷渡上了岸。”

中原自大燕圣祖皇帝崩,便陷入了内乱,燕太子在燕魂卫的保护下北迁幽州。

乱世出英雄,镇守北地的武将,见太子偏居一隅,既不建邦立国,也不平定中原,便开始蠢蠢欲动。

燕一带着燕魂卫,协助当时的幽州总督,平定边关叛乱,重筑北疆防线,又担心西洋和东洋那边的海岛国,趁势入侵中原。

便着令水师,遵奉大燕圣祖皇帝的遗诏‘禁海’。

部分水师并未上岸,一直隐于东海各岛,伽蓝与扶桑武士的动向,便是他们通报给燕魂卫的。

只是现下,海禁未开,伽蓝与扶桑武士却跑到了家门口,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东州的船,根本进不了明州港,大秦有船的也就那几大世家。”千月问道,“谁那么大胆,敢把伽蓝一行人带上岸?”

木森像根柱子似的立在一旁,默不作声。

周九如道:“是我叔外祖家的船。”

“什么?”千月既惊且怒,“这怎么可能?”

承恩侯孟檀虽有些拎不清,但他的夫人裴氏却很会审时度势。这两年,裴氏的娘家侄子——吏部尚书裴烨,与建元帝明争暗斗,已成水火之势。

她便以礼佛为由,深居简出。

千月蹙眉:“侯府的庶务,都是孟二郎主在打理,他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照道理,孟家的儿郎应该是建元帝最忠心的支持者。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周九如道,“船队出了海,天高海阔也是同样的道理。”

门阀世家对国家的概念,原本就非常模糊,他们仅有的那点世家风骨,又在四十八年的乱世风云中,为了家族能够延续下去,早已丧失殆尽。

“为了家族利益,莫说带几个扶桑人上岸。”周九如哼了哼,不屑地道,“就是带了什么东洋、西洋的军队过来,也不见得就是什么稀奇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