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九如颂 > 第四十二章 虚伪

九如颂 第四十二章 虚伪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0:05 来源:小说旗

五月初,西山行宫静养的天寿公主被行刺。

在这位病公主回宫的第二天,裴烨与他的大女儿——兴宁侯府世子夫人裴珂,也像陆元梓一样,突然口不能言。

这开国公府、吏部尚书府,还有兴宁侯府,都是京中举足轻重的人家。

特别是裴烨,他的一举一动足以影响朝局,想瞒都瞒不住。

三府暗中寻医问药,折腾了半个多月,终于能正常说话。

这种招人眼的怪事,令裴烨在朝堂上颜面尽失,京中无人敢提及此事。

思及此,刘健恍然大悟。

今日真是被那个卑贱的小人给气糊涂了,他抬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神色尴尬极了。

好在似他这种爱捕风捉影,睁眼说瞎话的人,最擅于转移话题。

“陆国公,你出身寒微,有所不知,裴贺两家虽同为世家,但裴家乃我大秦第一门阀,裴氏的家族底蕴,可不是江南贺家能比的。”

他立马拣回了先前讨论的话题,化解了这份尴尬。又厚颜无耻地给陆元梓普及了一下,有关裴家的门阀历史。

“裴氏历朝至今,出了宰相、尚书、将军各达二十多人,封爵者达四十九人,与历代皇室联姻,出过皇后二人,太子妃四人,王妃数十人,驸马十二人等。”

“这可是其他世族,不能与裴氏相提并论的地方。”

说到这句时,他望向陆元梓,目露倨傲之色,意有所指地说道:“即便是孟氏、卢氏这样传承了百余年的诗礼大族,也是难望其项背。”

“论门第,太子妃之位当属裴氏!”

兴宁侯听罢,打了个哆嗦,望着刘健不知道说什么好,还真是人老不要脸,越老骨头越软。

再打眼一瞅他亲家,果真嘚瑟的不行,显然刘健这一通马屁,拍得他很是舒服。

……

老匹夫,就是娇情。

明着不骂了,却又话里话外暗示他出身低贱,不懂所谓的世家输赢,拼得其实就是家族的底蕴与声望。

整天标榜世家风骨,他可没从这话里听出一丝半点。

陆元梓心里恨得牙痒痒,面上还算平静。不想再理会刘健,转身,眯眼望向窗外。

……

午后的太阳正烈,炽热的光直射湖面,幽深的湖水宁静的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唯有湖底恍惚荡漾出树的千种姿态。

他看着看着,便觉得眼前的一切,恍如这湖中之影,一碰就碎了,心里顿生一片苍凉。

前来赴宴时,夫人追出二门,苦苦相劝:“国公爷,你是圣上御笔亲封的超品国公,何必上赶着去巴结裴尚书?这次是丢了官职,再往后保不齐哪天,便会被他们算计的夺爵失命。”

……

公主遇袭后,陆元梓虽心生疑虑,却也没多想。

此刻不知怎么,便觉得那日发生的事,实在是过于巧合,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他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裴尚书的幕僚吴师爷来找他喝酒,酒至半酣,吴师爷顺手卜了一卦,道:“傍晚有暴风雨来临,可能会引起山体滑坡或山道坍塌。”

吴师爷的六爻预测术很厉害,对于具体事件的占卜,他从未错过,这也是裴尚书看重他的原因。

为了西山卫将士们的安全,陆元梓当即下令关闭营卫,暂停巡逻,不准任何人出入。

事后,得知马坳村石桥被炸,公主在西山卫眼皮子底下被扶桑武士行刺,他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圣上问责,他一声不吭,不敢有半句辩言,怕说出那天之事,牵连到裴尚书。

他是大秦御封的三大国公之一。

迄今为止,也是唯一一个出身寒微,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国公。

他知道,建邺城有很多人的想法,都跟刘健一样。

认为他陆元梓是走了狗屎运,巴上了裴烨,赶上了好机缘,才坐享了高位!

殊不知……忆起往事,陆元梓心头就有些复杂。

连忙垂下眸子,闷着头喝茶。

见他如此牛饮,不理会自己,刘健更是满眼的鄙夷之色,真是糟蹋了这明前龙井。

……

陆元梓越想越是意难平,放下茶盏,又看向了窗外。

中原离乱时,各部的将领,为了护卫自己追随的主君,经常打成一锅粥,他靠着一身勇武救了主君的性命,被主君认为义子。

那时候,军中很多将领,为了在军队中强化‘超血缘’的权力基础,喜欢认义子。

养父子的关系非常重要,甚至主将与部将之间原本就有血缘关系,也要通过收义子来予以强化。

对于各部主君来说,认义子是收纳了一个值得信任的将才,是能够借以攻城掠地,扩张疆域,控制军权的过渡措施。

而对于陆元梓这样的孤儿来说,则得到了一个安身立命,升官发财的捷径!

就双方来讲,若无背叛,那便是互惠互利的结果,没有人会拒绝。

几场大仗打下来,他在军中逐渐树立了属于自己的威望,并迅速进入了武装权力的核心。

自从听闻了‘北齐双璧’的故事,死人堆里爬过无数次的他亦然向往那种生死之交,袍泽之谊的兄弟情感!

奉行上命留守建邺城时,又听闻当年的‘北齐双璧’时隔三年后,再次合纵,逐鹿中原!

他心情顿时激动无比,天天想着盼着,怎样才能带着兄弟们前去归顺,追随‘双璧’左右!

等了半年,希望临近,天下终于要大一统了。

恰在这时,裴烨来到了建邺。

不曾想,接下来的事情,竟然变得那么富有戏曲性……

民间传言:北齐驸马裴烨弃暗投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江南百姓请命。力劝建邺城守将陆元梓,开城门迎接大燕圣祖皇帝的曾孙——西宁王周宸进城!

保得一方生灵免遭涂炭!

更是据理以争,说服西宁王在建邺城登基,定都江南!

此举,何其壮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