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 第181章 排名出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第181章 排名出

作者:玉米扒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1:26:20 来源:小说旗

翌日。

小考的成绩终于出来,三位书院的夫子也是第一时间就清楚了答案。

在那群学子出去玩的时间,三方书院的夫子,那是连个歇息的时间都没有。

毕竟考生的数量不多,可每一份阅卷过去,考卷的数量可是丝毫不少。

在几位夫子的紧赶慢赶之下,成绩当然是很快就出炉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这前三的名次,每个书院,都上去了,而这份成绩,三方的夫子,那都是心服口服。

按实力说话,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和不服气的地方。

小考成绩公布的这一天,崇阳书院、致远书院和鸿儒书院的学子们纷纷聚集在龙虎榜前。

榜单高高悬挂,红纸黑字,格外醒目。

榜首的名字赫然写着“乔远松”,崇阳书院的风云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的名字几乎成了“第一”的代名词,无论是大考、小考还是月考,乔远松总是稳坐榜首,仿佛这座山峰无人能攀。

然而,今天的榜单却有些不同。

第二名的位置上,赫然写着“张时安”,来自致远书院。

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张时安在致远书院内也算是个才子,平日里成绩优异;

陌生的是,他竟然能在三院联考中脱颖而出,力压鸿儒书院的方觉夏,跻身第二。

“张时安?致远书院的?他竟然能拿到第二?”

人群中有人低声惊呼,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是啊,鸿儒书院的方觉夏可是出了名的才子,竟然被他压了一头!”

另一个人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

“乔远松第一,张时安第二,方觉夏第三……这榜单可真是有意思,前三名竟然分别来自三个书院。”

有人感叹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

崇阳书院的学子们倒是显得颇为淡定。

他们围在乔远松身边,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

毕竟,乔远松的实力早已深入人心,他的名字出现在榜首,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乔兄,恭喜啊!又是第一!”崇阳书院的学子们纷纷向乔远松道贺。

乔远松微微一笑,神色淡然:“不过是小考而已,不足挂齿。”

他的语气虽然谦逊,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

对他来说,第一早已是家常便饭,他甚至没有多看一眼榜单,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反正,再如何?以他的家世背景,哪怕对手再有天赋,想要追赶上他,也不是那么容易。

而另一边,张时安静静地站在人群外围,目光落在榜单上自己的名字上。

他的眼神中没有不甘,只有一股浓浓的胜负欲。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全力,能够拿到第二,已经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但他也清楚,自己和乔远松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乔远松……果然名不虚传。”

张时安心中暗想,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但更多的是一种挑战的**。

他当然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但他绝不会因此停滞不前。

相反,乔远松的存在,更像是一座高山,激励着他不断攀登。

“张兄,恭喜啊!你可是为我们致远书院争光了!”

致远书院的学子们围了上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

张时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多谢各位,不过是侥幸而已。”

“侥幸?你可别谦虚了!能压过鸿儒书院的方觉夏,这可是实打实的实力!”

有人拍了拍张时安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

“对呀,师兄,这就是一个小考,明日的学术交流大会,咱们定要好好为咱们的书院争光。”

徐子睿目光闪闪。

每次这种时候,自家师兄的成绩,两人比自己上榜了还要自豪一些。

至于他们两人的成绩,在这么多高手如云的情况之下。

能够排到中等,已经算是相当不错,没有什么不好知足的。

反正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不断的积累,才是,现下最重要的事情。

张时安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目光再次落在榜单上。

他知道,这次的小考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

他要做的,不是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继续努力,不断超越自己。

而鸿儒书院的学子们则显得有些失落。

方觉夏是他们书院的骄傲,平日里成绩优异,才华横溢,没想到这次竟然只拿到了第三名。

“觉夏,别灰心,这次只是小考而已,下次再努力!”鸿儒书院的学子们纷纷安慰道。

方觉夏站在人群中,神色平静,眼中却带着一丝不甘。

他看了一眼榜单,又看了一眼远处的张时安,嘴角微微抿起,似乎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这崇阳书院的乔远松他考不过,没想到他连致远书院的张时安都比不过。

眼神当中,那股不甘心,非常的强烈。

“张时安……致远书院的人,竟然能压我一头。”

眼中闪过一丝不服输的光芒。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掉以轻心。

接下来,的学术交流会,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全力以赴了。

这可不是他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书院的声誉都集于他一身。

他可以输,可是他的书院不行。

龙虎榜前,学子们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但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一股斗志。

乔远松的从容,张时安的战意,方觉夏的不甘。

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而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张时安也想看看,这位乔学子,写的策论,到底是何仙品?

学习一番,总归是没得说的

纸上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深厚的功底。

张时安深吸一口气。

起初,他的神情还颇为平静,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逐渐皱起,眼神中透出一丝凝重。

乔远松的策论开篇便直指核心,提出“天下之治,首在安民”的观点,随后从民生、吏治、赋税、教化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民生之要,在于衣食足;吏治之要,在于选贤任能;

赋税之要,在于轻徭薄赋;教化之要,在于明德修身。”

张时安低声念着纸上的文字,心中不禁暗暗赞叹。

乔远松的论述不仅条理清晰,而且每一个观点都辅以详实的历史案例和现实依据,令人信服。

尤其是乔远松在论述“吏治”时,提出了“选贤任能,当以德为先,才为次”的观点,并引用了《史记》中萧何荐韩信的故事,说明贤才的重要性。

张时安看到这里,心中一震。

他回想起自己之前写的策论,虽然也提到了吏治,但论述却显得单薄,缺乏深度和广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