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 第44章 陈夫子

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 第44章 陈夫子

作者:玉米扒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1:26:20 来源:小说旗

毕竟他们只是来求学的学子而已,总不会带着他们好好的欣赏一下院子当中的风光。

他们4人当中,也就只有张时安走的算是沉稳。

其他的几人早就被眼前的富贵,和那种他们说不上来的敬畏,有些搞得缩头缩脑。

张时安握了握二蛋哥的手。

二蛋很快就从这满院子,那种他说不出来的感觉中回过神来。

看着六蛋眼中的镇定,心里也慢慢安定下来。

等到他们来到一扇楼花大门,面前停下。

领着他们进来的老伯,对着里面说了一声。

只听里面,一道声音威严,传来。

很快就打开了眼前这扇门,让他们进去。

踏入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古朴厚重的梨木书桌,置于夫子正前方,桌面宽阔而光滑。

泛着淡淡的光泽,其上整齐地摆放着文房四宝。

一方徽墨静卧在精致的墨匣之中,几支湖笔笔锋如锥,旁边的宣纸摞得整整齐齐,玉制的笔架造型雅致,似山峦起伏。

书桌两侧,各有一个高大的书架,从地面直抵屋顶,以深色的檀木制成,散发着幽沉的木香。

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经史子集层层叠叠,书卷的封面或新或旧,有的还带着修补的痕迹,却都被悉心整理归类。

房间四角摆放着青铜香炉,炉中升腾着袅袅青烟,烟缕如丝,缓缓飘散在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沉香味。

地上铺着深青色的织锦地毯,图案是细密的云纹,柔软的质地消减了脚步声,使整个空间更显宁静。

墙壁上挂着几幅古画,山水意境深远,人物栩栩如生,画框为檀木所制,雕工精细,与屋内的整体氛围相得益彰。

屋内静谧无声。

陈夫子端坐在高堂之上,身影挺直,一袭月白长袍垂落,衣摆处绣着几缕简约的墨竹纹,淡雅而不失威严。

夫子手中捧着青花瓷纹茶杯,正微仰着头,轻抿茶水。

他面容清瘦,皮肤透着岁月沉淀后的微黄,眼角与额头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

颔下蓄着一部半尺来长的胡须,胡须花白且浓密,根根分明,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更添几分持重。

双眸深邃有神,带着久经岁月与学识熏陶后的威严,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轻慢。

哪怕就算是这个时候张时安,都忍不住紧张的咽了咽口水。

好家伙,这扑面而来的威严,以及对方坐在那里,就仿佛是看到了一幅古代的画活了过来一般。

眼前这夫子,跟他心目当中,想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不过眼神,仿佛是真的能够洞察人心。

而他们这4人走进来之后,坐在高堂之上的陈夫子也是暗暗打量着这四人。

先是看了看两个孩子的眼神,眼神清明,特别是那个个子稍矮一点的,估计是个聪慧的。

毕竟他这一生止步于秀才,这些年来教过的学子也是不计其数。

不过让他诧异的是。

就这一家四口,穿的倒不是像能够送家里的娃来念书的模样。

还不等陈夫子开口。

张三木和张二牛,哪怕面对此刻这个秀才老爷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来了。

但为了自家儿子还是硬着头皮想要上前去,拜见对方。

可惜还不等他们动作张时安就拉着张二蛋的手漫步走上前去。

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礼节,恭敬的对坐在上首的陈夫子行礼问好。

张时安深吸一口气,大声说道:

“陈夫子,安好!我们是杏花村特意来求学的学子。

我叫张六蛋,这是我二哥张二蛋。

今日特来,恳请夫子收下我们,让我们能在您的门下聆听教诲,习得满腹经纶,也好日后做个有学问、有出息的人,不辜负家中父母的期盼。”

说罢,他微微低头,眼睛却偷偷地往上瞟,观察夫子的神色,一旁的张二蛋也跟着点头,脸上带着憨厚的期待。

张二蛋刚才都被自家六弟搞懵了,跟着对方动作僵硬的行了一个礼。

现在看着自家六蛋弟弟叽里咕噜朝着上面那个一看就很威严的夫子说话。

除了点头和附和,他真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陈夫子看着两个小家伙的反应,勾了勾唇角。

眼前这孩子还真是有些趣。

之前他就觉得这孩子应该是个聪明机灵的,没想到胆子还这么大。

不过,虽然是个聪慧的。

但是以这个家庭情况来看,他也要仔细问一问。

不然就是害了这么一个不富裕的家庭。

“张六蛋,这是小名吧!”

陈夫子第1句开口竟然是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些愣住了。

随后也不等他们回答。

陈夫子又继续开口。

“你们可知,读书这一途所花费巨大,家里是否能承担得起。”

张时安他们没有回话。

而张二牛和张三木却已经反应了过来,连忙上前几步开口回答这个问题。

“陈夫子,您放心,束修和学费,我们两兄弟都已准备好了。

娃懂事,我们又还年轻,赚了点银子,也就是希望娃娃们能够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张三木的话说出来,只见上首的陈夫子点了点头。

“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想要孩子有一个好前程。也是应该的。你们既然能够早来老夫这里,也应知晓我这里的规矩。”

几人点了点头。

陈夫子现场给他们念了一段《三字经》让他们记得多少就复述多少。

张二蛋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字经,只能够尽力的想要多记住一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古人念书特有的调调,听着格外的好听,有一种现代人背书没有的韵味。

对方只念了这么一小段。

张时安看脸上有些慌张的二蛋哥,率先就站了出去。

小脸之上满是认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清脆响亮的声音,让屋内的众人都有些意外和吃惊。

张三木和张二牛更是惊讶的不得了。

毕竟刚才陈夫子就念了那么一段,虽然没多少。

可是,他们也就记了个两三句。

六蛋这娃,怎么就这么快的把刚才陈夫子念的全都念出来了。

陈夫子眼神一亮。

他觉得自己应该是淘到宝了。

而张二蛋,虽然磕磕绊绊,但还是把刚才夫子 念的那一段念了出来。

主要刚才六蛋弟弟念的时候声音拖的有些长,前后尾音,也比较重。

更何况那可是对着他读的,他要是听了两遍,就这么一点点都背不下来,也太丢脸了。

陈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这娃娃记性倒是不错,不如我再考考你。”

张时安点了点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么一大串下来要是普通人估计都要被砸的眼冒金星了。

而张时安脸不红心不跳,在对方念完之后,也只是沉思了片刻之后。

才装作,有些磕磕绊绊的把刚才对方念的这一段全部复述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