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45章 我想的比你开些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45章 我想的比你开些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2:15:32 来源:小说旗

李瑜袖子空空地去到王相家,再出来的时候宽大的袖袍里已经有了一样东西,只不过因为袖子过于宽大的原因,就连小鹿都没看出来异样。

自那次去王相府中后,再到榜上有名李瑜都没有再去过相府,王知秋也没有再唤他过去过。

两人就像从来没有交集,以后也不会有交集的模样。

此次会试共录三百五十名,这三百五十名都能进入复试、殿试,而李瑜在这三百五十名里排第十一名。

当然,这时候还不能直接参加殿试。

而是要在礼部的主持下,再进行一场复试确认。

地点设在皇宫大内的奉天殿,等复试没问题才能进行正式的殿试。

李瑜的复试自然是没有问题,顺利地进入了殿试。

殿试也是在奉天殿举行,只不过殿试是由皇帝监考。

兴安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天还未大亮考生便身着统一的举子服,排着队进入大雍的皇宫大内。

李瑜与众位考生一样,头戴着乌绫方巾四角平正如矩,额前缀着一枚青玉小冠,这是“青衿致志”的意思。

巾后垂着二尺玄色绦带,随着晨风轻轻地摇曳,似蘸墨的笔锋般,身着宝蓝色纻丝直裰圆领宽袖。

衣襟暗绣银线祥云纹,腰间束着素白色的绦带,带子上悬着一枚鎏金纹牌,纹牌上面还刻着“乡贡”两个字。

牌子上下缀着三寸杏黄流苏,袍子底下云头履露出点头来。

青色的鞋缎面,檀木的鞋底,踏在地上一点儿声也没有。

进入奉天殿之后,准进士们参拜过皇帝与在场的诸位各位官员后,便按照礼官的指示找到自己的位置。

因为不能坐着答题,所以众人都是站着答题的。

十二岁的小皇帝赵柏坐的端正,举手投足间倒也算是有模有样。

李瑜虽然没敢仔细看,只小皇帝刚进来的时候飞速瞄了一眼,但是他还是感觉到了小皇帝眼底的不耐。

也是。

这个年纪娃娃就连狗子都会嫌弃,你让他这么大早上的。

就在大殿坐上一天,看人家考试也太为难人家了。

殿试只考一道策论题,今日的题是:

朕绍承鸿业,夙夜兢惕,惟念四夷宾服、九塞安宁。

昔《易》有言:“重门击柝,以待暴客。

亦有《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皆新(新朝)御戎之道贵乎先机,然终有猃狁之患,汉苦匈奴之扰,梁(梁朝)困吐蕃、回纥之逼,月(月朝)蹙于辽金之胁。

或筑长城以固险,或兴和亲以缓兵,或遣骁将而犁庭,或输岁币以求安,其术各异,得失殊途。

今我朝边陲锋燧时警,北虏恃骑射之强常扰,倘欲外慑枭雄、内安黎庶,当以何者为纲?

诸生博通经史,试析列代御边之策,辨其攻守、和战之宜,更应酌今时地理、兵械、民情之变,陈长治久安之方。

这要是换了三年前的李瑜,肯定是要将那和亲、贡岁币、买战马的策略狠狠批判一番的。

可想起上次与王相夜聊后的决定,李瑜毫不犹豫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自己对退让一策的赞赏之意。

当今最重要的不是表明立场,而是让自己榜上有名以后,赶紧提着桶就往鲁王那边跑。

策文不限长短,到日暮交卷的之前,李瑜闲得无聊,数了数自己的文章应该有八千多字。

这一日考生们从早到晚饿着考试,还是搁那站了一整天,就连水都没有喝上一口可给累够呛。

殿试结束后便需要等上四日,四日后皇帝会举行传胪大典,到时候才会宣布殿试名次和结果。

三日后礼部给李瑜送来了进士服,说明此次三百五十名考生全录了,嘱咐李瑜第二日早上换上进士服入宫。

于是第二日,李瑜便再次穿上了礼部发的进士服,又随着这三百多名幸运儿进入皇宫。

进士服与举人的衣裳区别不大,只是在细节上有些改变。

比如……进士服的头巾上需要簪花。

出门的时候他照了好一会儿镜子,上辈子理解不了男子戴花的审美,只觉得又娘又难看。

可今日却觉得格外风雅,果然还是老祖宗的审美好。

不过也是,现代人都戴假花,哪里天天能买得起鲜花戴在头上,再说就算咬牙买了花也没有衣裳配啊。

赵柏坐在龙椅上哈欠连天,却还是不得不坐得端端正正的,因为王相时刻都盯着他。

若是做的不够好,回去肯定要挨几个手板子的。

虽然他是皇帝,但在课堂上也不能不听王相的话。

鸿胪寺官引新进士们就位以后,便高声唱道。

“兴安二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唱罢后鸿胪寺官又拿考生档案,最先公布的自然是状元。

“兴安二年庚辰科,第一甲第一名,杭州府钱塘县知县敬礼之曾孙、禹州知州敬亭之孙、定远典史敬淳之子、杭州知府王瀚之婿敬渊,出班就御道左跪呐……”

这念一遍还不算完,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要唱三遍的。

他唱完别的礼官也会唱,一直传到还没有挂榜的地方。

“兴安二年庚辰科,第一甲第二名……(巴拉巴拉人家祖宗三代后)出榜就御道稍后而跪。”

第三名就在御道左边稍后跪,就这样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就齐了,他们三人也是即刻得到了授职。

状元授从六品翰林院修纂,榜眼探花都是正七品编修。

李瑜当然不在其中之一,他是二甲进士第二十六名。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别人只需要念祖宗三代的名字。

而李瑜因为随母改嫁的身份,所以被鸿胪寺官念了两家的祖孙三代。

察觉到同年异样的眼光,李瑜反而将脊梁挺直了些。

老子当拖油瓶都能当成进士,说明他老子没白养他这个拖油瓶,他这个拖油瓶也够争气。

不是吗?

他只是有点可怜鸿胪寺官,三百多个考生的祖孙三代都念完,回去不得抓几副药好好保养保养嗓子?

他们在太阳底下站着听自己的名字,小皇帝则在殿内喝着好茶好水,接见状元榜眼探花。

春日的太阳暖烘烘的,李瑜被太阳晒得很想睡上一觉。

“李同年,我三年前见过你,你不记得我了吧?”

刘砚声见他似是真的不记得自己了,连忙帮他回忆。

“当年我们一起落榜,你在榜前找自己名字找到天黑,我比你想得开些,我找了两遍就走了。”

只不过回到客栈越想越气,来回找了好几遍自己的名字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