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56章 全要愣头青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56章 全要愣头青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2:15:32 来源:小说旗

纪瓒被总让嘲得满脸通红,腰杆子却越发地挺直了起来。

“衙门貌似也没有规定,毛头小子不能来应聘不是? ”

旁的县衙招聘账房先生,都会要求三十五岁以上的,可他们这县尊与从前的那些不一样。

他们县尊可是说了,年满二十就可以来参加考试。

既然县尊都说了可以,那他为什么不能上场试一试呢?

“咱们这位县尊可不好伺候啊。”一个中年账房,故意吓唬道:“你小子难道没有听说从前的账房,每人打了十大板还得坐几年牢子啊?”

如今县衙里有些脸面的人物,几乎全都被这位新县尊给端了。

纪瓒上下打量了一番他,觉得此人有些莫名其妙。

“不好伺候你还来考什么?”

回家歇着不好吗?

跟他们这些缺口公家饭吃的争什么?

他是来给自己找个活儿干的,又不是来县衙里贪钱的,县尊好不好伺候跟他有什么关系?

将自己的账算好不就行了?

衙门的庭院里头,此时早已摆上了三十多张桌案。

每个桌案上都放了算盘,李瑜坐在主考官的位置上亲自出题,小小地感受手握权柄的快感。

“乾元二十三年秋征,章丘县共收米五千四百石。

折银按每石七钱三分征收,已知淋尖踢斛溢收米二百石,那么请问实际存于济南仓的粮是多少?”

‘淋尖踢斛’是指差役为了多收赋税,所以故意用脚去踢斛,使斛面堆尖的米粮洒落在地。

并且不许百姓去收拾算是损耗,这些损耗自然是进了官员们的口袋。

闻言账房们面面相觑,这不是拿到多少就发多少吗?

纪瓒却是年轻人愣头青,直接第一时间大声回答道。

“回县尊的话,学生以为不但入不了济南仓一颗粮,而且还反而要落下一百九十七石亏空。”

李瑜闻言朝着他笑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纪瓒朗声道:“县衙收粮的时候是按七千三分征收,可向商人购粮的时候却故意压到了六钱八分。”

“五千四百石的账面米税银,从老百姓处便收了三千九百四十二两银,他们再向户部汇报的购粮钱六钱八分银。”

“那总共就应该是……五千七百九十七石的虚报折银,五千四百石的账面税,再加上两百石的溢收。

再减去五千七百九十七石虚报折银,那就是应存粮负一百九十七石了,而且这些还没算上粮食差价。”

对百姓是超征两百石粮,对朝廷是贪污了三千多两的折色银。

可他们实际却掌握着五千七百多石粮食加三千多两的银子,却还要伪造亏空好继续去占朝廷的便宜。

李瑜对这个年轻人很是欣赏,很多人以为数学是外国人的。

可是实际上,我们比外国人早了八百年理解正负数。

“第二题,请找出以下款项不对劲之处。”

“乾元七年水灾赈济项:

一是支粟米二千石,请注意其中三百石米因霉变而改作马料。

二是支银八百两用于购买药材,白芷是六十斤,每斤三钱,苍术百斤,每斤二钱五分。

三是支麻布五百匹来用于裹尸,死亡人数是四百八十六人,已知市价是每匹一钱五分一匹。”

李瑜出的这些题可都是真题,第一题是刚刚破获的,而救灾这道题却是朝廷很多年以前的事儿了。

李瑜问这个不是为了考别的,只是为了考他们大雍物价的熟知度,账房不清楚物价可是不行的。

年轻的脑子反应得快,纪瓒还是第一个回答的。

“前朝总共有两百多年,霉变率最高不过百之五,这达到了百之十五肯定是不对的。”

“白芷苍术如今才不过二钱三分,所以药材的价格肯定也不对。”

“至于麻布……”

他沉吟了一下后便道:“一个成年的七尺男儿,所用裹尸麻布不过半匹,妇孺儿童只会更少,所以麻布的数量也是不对的。”

小纪天生对数理感兴趣,有一年疫灾的时候他专门研究过,只用半匹麻布就能将一个大男人裹起来。

有些差役为了省钱,甚至会用半匹布裹两个女人加个孩子。

所以四百多位灾民,用了五百匹麻布是肯定不可能的。

李瑜眼中的欣赏之意更是浓厚,然后又让人呈上了三锭官银,让众人一一来分辨真假。

可不是银子是假的,而是里面混有火耗所制的假官银。

所以分辨出来要耗一番功夫,不过还是有七八个人准确地分辨了出来,其中就包括了纪瓒。

最后一题李瑜便令人搬出各种大米,有当年的新米,有的是隔了一年或者三年或是一年半的陈米。

李瑜让他们一一分辨,并且准确说出这米是哪年的。

结果告诉李瑜纪瓒这小子是个人才,于是当场便拍案,将总账房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了纪瓒。

又另外选了四位帮忙,只不过都是些偏年轻的。

年纪最大的那位才不过三十三岁,这让整个县衙的人都炸开了锅。

“县尊,这不好吧?”对此,铁衣也觉得很是不解:“还是年纪大些的人稳当,不是吗?”

全都是年轻人,做事毛手毛脚真的好吗?

李瑜意味深长:“稳当是稳当,但他们也怕死啊。”

上有老下有小就怕丢了工作,反而容易被威胁诱惑着做错事情,不像年轻人不怕死随便怎么造。

“就纪瓒如今的脾气,你信不信你要是拉他入伙,他反手就能去县衙门口敲鼓告你一状?”

治乱就得用年轻人才行。

铁衣:“……县尊说得有理。”

他们家县尊不就太年轻,若是个年纪大些的肯定不会这么干。

县衙上下全部大换血,这种事儿有几个人干的出来?

至于县丞和主簿还有典史的人选,李瑜也特意全部选的二十出头的愣头青,准备对乱了好几年的章丘重拳出击。

他们来县衙报到的第一天,一个个的刘梗着脖子,对着京师方向跪下痛哭流涕地发誓要做个好官,否则天打雷劈五马分尸。

其中县丞周云栖最是离谱,他上任第一天就要立刻搬去河边,要将拖了好几年的水库立刻动工。

李瑜忙道马上动工可能还不行:“要修的水库要占用萧家一小部分农田,如今萧云舟被捕人家不愿意,不愿意咱们征用他们的地了。”

周云栖一听便觉得这还了得,区区地主居然也敢让官府听他的?

“这事儿哪里由得他乐意不乐意,下官这就去萧家问个清楚,今日他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

李瑜心里乐开了花,表面却教育这小子一定要以和为贵,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要来硬的。

可这事儿听到周云栖的耳朵里,就直接变成了。

“万不得已就可以来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