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此去直上青云路 > 第9章 劝说

此去直上青云路 第9章 劝说

作者:卿岁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02:15:32 来源:小说旗

“怎么不一样?”

李琏想不明白都是亲兄弟,怎么这个二哥哥就非得要这么别扭。

“二哥哥,我们三个都是一个娘生的,爹爹愿意对毫无血脉的学子好,又怎么会不愿意对你好呢?”

“你是不是怨恨娘亲?”

“可当时娘亲是想两个哥哥都带来李家的,我爹爹也是这个意思,是你家那爷奶不让只能选一个,娘亲决定带二哥哥你走,是你家爷奶又说只能带着大哥哥走。”

“能读书上进这么大的事,娘总不能一个都不带走吧?”

眼见沈旦红了眼,李瑜赶紧去扯小老三,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可李琏却不管:“大哥,你和娘就是太顾及他的感受了,二哥哥你也是读书人,你不会不知道读书有多么重要吧?”

“你爷奶那个样子,你觉得你与大哥哥两人留在沈家逃得过徭役,逃的过被那个家欺负一辈子吗?”

没有爹的孩子哪能在这样的家庭有话语权?

一旦有什么不好的、需要牺牲流血的事情保证就是拿这俩顶上。

每次母亲听说二哥哥进城,却没有去看她一眼,娘亲的眼眶就会发红。

每次娘亲回去看二哥哥,也是红着眼睛回来。

作为儿子,他见不得母亲如此委屈。

“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沈旦瞪着这个在幸福窝的小家伙,语气里是压抑的愤怒:“我没有怪娘亲,我只是在与自己过不去罢了。”

说罢他起身对李瑜说了声,然后就小跑着离开了。

李瑜不能将六岁的弟弟丢在铺子里,城里的拐子多得很。

他只能朝着弟弟的背影大喊:“老二,你不能不读书,最起码你得试过县试再说……”

沈旦的脚步顿了顿却没回头,很快就朝着城门的方向跑去了。

李琏望着自家大哥:“哥,我说错话了吗?”

可他觉得自己没说错啊,二哥哥凭什么怨恨娘亲呢?

再说了,如果二哥哥不怨娘亲的话,为什么老是冷冷的让娘亲哭呢?

“倒是也没有,只不过……”摸了摸弟弟的头,他叹了口气道:“你二哥哥过得艰难,咱们说话还是要注意一些。”

李琏还是不明白,二哥哥也没少吃少穿也有学上,怎么就艰难了呢?

李瑜:“有些艰难是柴米油盐,有些艰难却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

这些年那两个老东西对他应该不错,娘亲改嫁的时候老二才刚刚满四岁。

四岁,正是需要大人的时候。

可他只能跟着爷奶和三个叔伯们生活在一起,听着村里人的闲言碎语,渐渐的这心里也就别扭了起来。

因为被爷奶带大既知道他们的心思,也还是因为孝道与恩情听话与偏向他们。

两个老东西平时肯定没少说他娘的坏话,可因为读了书知道了李巡检的恩情,同时也明白当年母亲的难处。

这让他心里极度茫然与不知所措,何况他年纪尚小又刚懂得什么叫自尊心……

他在现代处于老二这个年龄段的时候,还经常把他妈气的哭,把爸气的到处找七匹狼呢。

更何况娘亲没能将他养育在身边呢?

李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于是他带着弟弟回家午休。

只是心中却始终放不下老二没睡着,看来得找个时间回去看看老二才行,看看这小子到底为什么忽然不愿意读书了。

另一边沈旦出了城后,并没有回村子而是跑到了河边。

他捡起一块石子用力抛向河中,看着河中泛起的涟漪,心中的滋味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他知道弟弟说的没错,可那些在心底扎根的难受情绪却难以消散。

沉淀好一会儿沈旦才收拾好心情,还照了照河水确定自己没有异样这才回去。

刚到家,奶奶王氏便道:“怎么没将背篓拿回来?那背篓要买也得要个十文钱呢。”

听到声音四婶白氏却顾不上背篓与背篓的,立刻抱起自己的小儿子上前来。

“怎么样啊?你跟你娘和李巡检说了你弟弟的事儿没有啊?”

“听说陛下去年给官员涨了俸禄,九品官员每个月比从前多两贯钱,李巡检应该答应得很爽快吧?”

凭什么老二那个早死鬼的儿子都能读书,倒是她儿子有爹有娘却只能干看着。

她不服气!

“奶,背篓我忘记拿回来了,我下次去县里再带回来吧。”

沈旦没有先回四婶的话,待回了奶的话这才对着自家不要脸的四婶道。

“李巡检说他帮扶我读书已是情面,说咱们家……这么不知收敛是不是太不要脸面了?”

如此不要脸面,是嫌娘亲和大哥在李家过得太好吗?

纵然大哥从来没说过,可寄人篱下的滋味他想一想也能明白几分。

白氏脸色僵了僵:“什……什么?”

李巡检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怎么可能会说出这种话?

“四婶不信?”沈旦语气很是真诚:“那不如下回进城的时候,四婶与我同去问问李巡检?”

李巡检大小也是个官儿,白氏自然不敢腆着脸去问的。

王老太太呵斥道:“老四家的你差不多得了,待会儿再把族长给招来我要你好看。”

自从八年前被族长警告后,她已经不敢自己张嘴要什么东西了。

白氏撇了撇嘴没有再与沈旦说话,只是便王氏边往外走边嘟囔道。

“这点儿脸面都求不回来,真是白瞎了那一背篓的好蛋。”

百来个呢。

一百文钱才能买到的,就这么打了水漂。

王老太太心里也有些肉疼,但是也还算好:“你哥怎么样啊?李家对他应该还挺好的吧?”

怎么说那也是她亲孙子,将来荣耀了也是沈氏的荣光。

那蛋给他吃,不算是白给了。

“就那样。”怕奶奶想占他哥的便宜,沈旦故意说道:“不过也不缺吃喝,更好的肯定要顾及自己的亲儿子不是?”

反正他奶也不会找上门去,怎么说还不是他说了算的。

“倒也是。”

这话王老太太倒很是认可,谁会将亲子与继子一般对待,又不是脑壳坏掉了。

“我上次与你说的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春堂楼是县里第一的酒楼,掌柜在府城还有一家酒楼生意也不错。

两家酒楼怕以后看顾不过来,就想找个会识字会算数的小少年早早培养着。

别看十二岁的小少年做不了什么,可人家也愿意每月给一百文钱。

每过一年便能涨五十文,这可不比考什么科举白费银子的好。

见孙子不说话,王氏叹了口气道:“你们老沈家祖祖辈辈,连个秀才老爷都是个稀罕物,何必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

“还不如早早为自己打算,也为了这个家里打算。”

“为了你读书,你二堂哥已去服了徭役,你每月就是往家里拿五十文,那你大伯母心里也舒服些不是?”

读书不能立刻看到回报,但是做工却可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