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民间风水奇谭 > 第934章 夏朝秘闻

民间风水奇谭 第934章 夏朝秘闻

作者:张自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1 05:40:39 来源:小说旗

听着人群嘈杂的议论声,从头扫视了一眼,监牢内被关押的犯人可绝不在少数,瞧着他们那气愤的模样,我就知道如果我问他们:“不过就是骂一句么,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人家也不知道”。可是,我相信这句话一旦说出口,四周所有人必将会用口水把我淹没。

为了能更加了解双王城,也争取早日让所有的人明白,其实他们早就已经死了几千年了,打算与周围人好好聊聊。我坐在地上,此地牢房与牢房之间是紧挨着的,所以谈起话来倒也十分方便,再者外面长廊点着油灯,多数人还是可以看到轮廓的。我主动与隔壁的中年人交谈,询问关于李远山的事情。

他还显得特别诧异的问:“你竟然不知道李道长?”

我尴尬的说自己是在很远的地方来的,从未听说过李远山。这一问可不要紧,周围的老百姓兴奋了,尤其我隔壁的中年人给我讲起了李远山的事情。

禹王铸造九州鼎至天下大定,后成立禹王天宫,将大夏朝勇猛的兵将迁于天宫,成为长生不老天神,世世代代守护大夏子民。

中年人讲在天下安定时节,曾被舜帝打败过的三苗族又一次作乱,整个苗部纠集欢兜、共工氏、祝融氏遗族,又有九头蛇相柳,烛九阴等天神的的加入,一举进犯到了信阳城。禹王大怒,纠集兵马讨伐三苗部,旷古大战一直持续了40多日,禹王屠戮蛮荒天神无数,李远山同样也是在那场大战过后名扬天下。

周围的百姓提及了李远山时,那眼神的崇拜之色绝非做作,他们讲李远山那日以一己之力追杀九头蛇相柳一直到了南海,最后斩掉九头,又将烛九阴炼成十二盏永明灯放置于禹王宫,沿途伤了四海龙王,强行借来龙器‘镇水盂’2。

从南海回归商丘时,一路上诛杀各部作乱妖魔不计其数,解救万民于水火,待回归后没多久,竟然有数万名百姓千里跋涉追随而来,百姓带着种子赶着牲口到了城外落户,每每清晨将李远山视为天神供奉。

由于李远山的功劳,禹王特批他可在全国范围宣道,并且一宣道就是几十年,而且天下人都知道禹王最漂亮的女儿喜欢李远山,二人成双成对游走天下,救死扶伤。老百姓都称李远山为神农在世。

后来禹王带着部下上了天宫,想要召见李远山一同前去。但他却拒绝了禹王好意。他说,天下万民刚刚满足于温饱,他受命于师尊,需要留在人间为百姓开智。从那以后,李远山便开启了他游历天下,传说他身边除了夏玲珑以外还跟着一个光头。但不论在哪里,只要李远山到,简直要比夏启还要受欢迎。

临走之前,禹王将人间皇位传到大禹儿子伯益,可是没多久被次子夏启武力征讨夺得了王位。

但俗世的事情李远山毫不关心,天下大定,夏启安安稳稳的坐着他的皇帝。有次夏启外出巡查,依照礼节本应该是万民出城迎接,可赶巧那天李远山带人也来了,导致全城的百姓都去听李远山讲道,上到地方官员下到黎民百姓一人迎接帝王。导致夏启在心里上第一次对李远山产生了芥蒂,也令心狠手辣的他感受到了威胁。

身旁的人尽信谗言,说如果天下人都信了道,到时候谁会听帝王的?道说,万民取自于自然,理应还于自然。那既然都是大自然给的,关帝王什么事儿?时间久了,王权没有了约束,谁又会把他夏启当回事?

有的臣子提议要对李远山进行限制,但夏启也很无奈,整个夏朝最厉害的巫师、将士都随着他父亲上了天宫,并且跟在李远山身边的人就是他的姐姐玲珑。而且,夏玲珑在百姓的眼里威信很重,一直被世人称作女娲之后天下第一女子。

这个时候有位名叫“彤城北”的大臣说:“我府上来了一名西域龟兹国的胡僧,自称佛图澄,他想来宣教,可是禹王曾经有令,天下仅许李远山一人宣道。但此人救了犬子一命,一直在我家中休养。”

夏启听后,大为兴奋。没多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接见了远道而来的和尚,他见佛图澄肥头大耳,又手无寸铁,有点不愿意相信他能与李远山抗衡,于是问:“李远山道法通天,斩杀过三苗天神,连海外仙山、异族均称他为尊者。你自称佛陀,又有何玄妙之处?”

佛图澄笑了笑说:“佛法虽然以悟为本,却也能通过肉眼看见。”

夏启问他怎么看?佛图澄拿着一个瓦钵,盛满了水,烧香念咒。不一会儿,瓦钵内长出一株青莲,须臾开花,鲜艳夺目。

周围人大感震惊,他们问和尚是怎么做的?

和尚微微一笑:“道虽劝人向善,可却太过于刚硬,天下战乱频发岂不就是因为硬碰硬所致,我虽破坏力不如他,只因我佛慈悲不愿以术法伤人性命,更多的是想感化对方,让他信佛,相信因果轮回,明白创造是大于毁灭。”

夏启觉得很有意思,就问:“什么是因果轮回?”

佛图澄说:“你今生所做的孽为因,来世必将受到果报,倘若今生所遭受的苦难,必然是前世种下的恶果。凡是有因有果,冥冥之中,自有报应。”

夏启也是个人才,他一听觉得大和尚说的话很符合他的想法,毕竟天下百姓不可能人人富足,如果将自己所遭受的贫穷埋怨到了统治者身上,那怎么会让百姓继续俯首称臣?倘若有了因果,那就不一样了。这世界有贫有富,有的人生下来就注定受苦受累为人下人,也又的生下来就拥有王权,奴役他人。倘若奴役者将不具有奴性,那么胜利者又如何能永享太平?

所以,当佛教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所有权贵的一致赞同,因为他们害怕,害怕奴隶一旦不愿被他人所奴,那么奴隶就会握起刀,砍向那些奴役过他们的人。

李远山的宣教主张人人平等,取之于自然,还于自然。先修人道,重孝道,相信努力定会获得收获。而不是佛教所提出的因果观点,假如你失败了,那么失败并不怨现在的你,只怨你上辈子没积德的理论。

佛图澄的出现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快席卷了帝国各个角落。正巧,赶上了北方有摩羯族来进犯,当时对方北方一片战乱,摩羯族举国来犯,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有大臣提议见一见佛图澄,听听和尚怎么说?毕竟当初李远山能随禹王打天下,那和尚应该也会有神奇之处。夏启召见了大和尚。大和尚说不碍事,等他七日即可。

随即,让他带来的童子斋戒七日,七日后,佛图澄取麻油涂于掌上,再燃香念咒,过一会儿,佛图澄举手掌问童子:“看见了什么?”

童子说:“看见一个身穿铠甲,手拿金刀的军人砍掉了一个浑身刺青人的头颅。还有高挂的狼图腾旗帜,我们胜利了。”

佛图澄点点头,又对夏启说:“童子看到的是角木狼部落,金刀王辛甲,陛下可派他去,必能取胜。”

夏启听后大喜,众多臣子也是欣然一片,这个时候就有人借机对李远山发难说:“大禹王去了天宫,带走了全族最强大的武士,如今国有危难,道非既不能助我解除为难,亦不会去征战沙场,我看道士也没什么大不了,不如佛图澄忠诚可靠,现在王公贵族们已经纷纷学佛,不如陛下让佛图澄在全国开教,这样也好让百姓得到心中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