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民间风水奇谭 > 第1003章 云际寺

民间风水奇谭 第1003章 云际寺

作者:张自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1 05:40:39 来源:小说旗

周蓬莱祖师祖上曾是江西耍猴子的游民,曾祖落籍在福建吉安府吉水县,后来迁至浙江杭州府钱塘江县落户。不久,因闹饥荒动乱随双亲逃难到了山东青岛府蓬莱县定居,由此有了周蓬莱的辉煌的前半生,此人本名叫周小庄,对天文地理的研究造诣很深,儿时便能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周围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夸他是神通,称呼他自蓬莱仙境而来,故唤名周蓬莱。

随着年纪的增长,周蓬莱的名声渐渐传遍了五湖四海,被老百姓尊称为‘周公’,乾隆皇帝身边缺一个堪舆师来帮助预测天象、风水、吉凶,便将周蓬莱诏入宫中成为了地舆天文国师。

我爷爷特意给我讲过此人,称他便是风水行里常说的那句‘祸从口出’的典范,并以他的经历来教导我们,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据说,又一天乾隆皇帝在宫里待着没啥意思,就把周蓬莱叫到近前问他:“朕听人说,爱卿曾走遍天下名山宝地,阅尽龙脉奇穴,举手之间能断人富贵,风水宝地更是屡点屡中,佩服啊!”

被皇帝夸奖,周蓬莱的心里瞬间美开了花,连连称‘不管当’。

乾隆又问:“素问天下有真龙帝王之穴,除我大清以外,不知道天下尚有几口地穴未动?”

周蓬莱朴实人,一直便有铁嘴直断的名号,没加思索边说:“据微臣观天象,查龙脉,以星宿推断,应该还有八口龙穴未出。”

就这么一句话,乾隆皇帝面子上没做出什么震惊的表情,说完了,周蓬莱心里也有点后悔,本思考着应对方法,突然,皇帝又要求周蓬莱领他去看看宝地,并且口头许诺了重赏。

待周回家以后,右眼皮一直跳个没完没了,冷静思考下来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皇帝最看重的便是自家江山,他一口直言天下有八个口地穴,代表八个人可以威胁大清江山,皇帝怎能饶的了他?就算是他带着乾隆皇帝将八口灵穴捣毁,皇帝又怎能相信有没有第九口?或者,怀疑周蓬莱会不会给自己留一口?

面临死局,点也不对,不点也不对,于是乎,人家‘荷叶包鳝鱼,溜啦’。当时孜然一身的他,连夜逃出紫禁城,不久便被朝廷以逃犯论处,画影公布天下,悬赏万金。

我看着已经破旧的寺庙,到处都有火烧的痕迹,而佛陀神像却是崭新的,忽然,明白自己现在到底是在什么位置,没错,这里就是广西融水县,云际山!

入了云际寺,几根红柱撑起来的房屋映入眼帘,六根儿红木的柱子撑起了一间开放式的屋子,房梁上方还挂着一个牌匾写着‘大雄宝殿’,说实话,这算是我见过最寒碜的大雄宝殿了。

一尊大佛,两个罗汉便是大雄宝殿的供奉,黄布供桌上方还摆着贡品,看上去并没有腐烂,而左侧一口锈迹斑斑的晨钟让云际寺充满了岁月感。

程实左逛逛右逛逛,看的出他对寺庙的出现也是很诧异,谁知当他绕到了大雄宝殿的供桌前时,表现的简直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随手捡了个苹果,在胸口蹭了三下,又咬了一大口。

“真不错,又甜又脆,大舅哥你要不要尝一尝。”

“不了,擅自拿供果不礼貌。”我说。

“呸,啥叫礼貌?三尊泥塑的佛像你还当真了?本太岁在这儿,想吃就吃,谁能耐我何?”程实态度嚣张,突然,房顶掉下来个瓦片,正好砸在他脑门上。“雾草!快走,这房子要特么塌了。”

“塌什么塌,我看你就是嘴欠招的报应。”白伍说。

“放屁!谁敢把我怎么滴?报应?三个泥像能报应本仙君?我就吃,就吃。”他像是故意挑事儿似的,凑近了供桌一手一个大苹果,咬一口吐一口:“玛德,要你砸我,吃光你们的供果!”

结果在程实嚣张的时候,突然门外进来一个人:“你个野仔,给我把贡品放下!”

此人年纪六七十岁的样子,有些驼背,嘴角长了一个毛痣,瞪着眼睛,气得不轻,他又说:“偷吃佛祖的贡品,你个不要脸的货,我叼你老母。”

程胖子叼着苹果,含糊的说:“玛德,你说啥?再说一遍?”

“我说,叼你老母。”

“没听过。”程胖子又咬了一口苹果,嘎嘣嘎嘣的满嘴汤汁。

白伍说:“没听过?他是在夸你呢。”

程胖子一听说被夸奖,居然上前说了感谢话,给那老头气的,终于用普通话指着程胖子的鼻子喊:“你个傻吊,偷吃佛祖贡品,不得好死!”

握着手的程胖子愣了半晌,一指戳了老头的眼珠子,骂道:“我去你大爷,敢骂本仙君,活的不耐烦了!”老头捂着脸蹲在地上,他又将苗头对准了白伍。

俩人斗嘴的功夫,我去上前扶老头,结果,人家气呼呼的推了一下,起身指着胖子说:“你给我等着!”便捂着眼睛离开了云际寺。

而在刚刚,我也发现了一个特点,就是云际寺是与风水呼应,像是祈福挡煞所用,摸了摸墙角的黑灰,多半曾经出过火灾,不过,没有影响到老百姓,有可能是庙宇将灾难给承担下来。

老头走后,大雾已经彻底散了,站在庙宇可以眺望远方的县城,没想到一夜的赶路,狐仙的以人为马居然将我们三个从广东拉到广西,按照历史记载,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应该属于苗地,苗人历史悠久,以历史记载,蚩尤就是苗族的首领,只是逐鹿中原的时候败给了皇帝,让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至于将蚩尤记载成了无恶不作的大魔头事迹,其中真假成分,我觉得肯定是假的占多。

在苗人的民间传说里,蚩尤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雄形象,传说,蚩尤自幼离家学艺,经过刻苦修炼,习得一身高强本领,并会使用一百二十种医药,是一位可以呼风唤雨、起死回生的大神。

那时,苗民还居住在平原上,当地有一位垂耳妖婆趁蚩尤不在寨中,捉去了十八寨的老幼苗民。蚩尤与垂耳咬破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终于将她杀死,为民除害。垂耳妖婆的三个儿子也被蚩尤收进了呼噜丢入黄河。

在蚩尤的庇佑与统领下,苗寨兴旺发达,数十年后,发展为八十一寨。苗寨由蚩尤担任大首领,他的九个儿子各自掌管九寨。谁知后来,垂耳妖婆的三个儿子在黄河出海口被一位老渔翁救了。三个儿子为了报仇,去向舅舅黄龙公求助。

黄龙公自己去打苗寨被蚩尤击退。为了取胜,他请来了赤龙公、雷老五等恶神挡救兵,更卷起了黄河水淹没苗寨。蚩尤不敌,壮烈牺牲。余下苗人放弃了原由居住地,过了黄河,长途跋涉,向太阳落下的‘鬼方’迁徙。

(鬼方:指穷善恶鬼,环境险恶。)

苗民赶走了豺狼与鬼怪,开山种地,居住下来,但蚩尤在苗人的心里始终是一个大英雄。

从苗人的神话传说中,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他们口中指的‘黄龙恶神’是谁。所以,历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要以主观的意识去思考他人行为。后来,蛰伏了许久的苗人先有夜郎国自大,再有巫蛊之祸,汉武帝为了稳固后方对付匈奴,几次讨伐南蛮,也令苗人的生活区域越来越小,最终成了人们眼中神秘的代名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