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民间风水奇谭 > 第477章 初到坝美

民间风水奇谭 第477章 初到坝美

作者:张自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1 05:40:39 来源:小说旗

杨兴河目光一愣,赞扬的说:“说的对,能以第一眼便能看出地局,可见张师弟的造诣很深,不愧为我峦头一脉。”

杨修缘诧异的说:“什么是光影风水?师傅,为什么从没学过?”

“修缘,我带你游历,可曾讲过一件书本上的事情?”杨兴河说。

修缘摇摇头,神色十分的疑惑,但杨兴河确实是一名很合格的老师,他耐心说:“书中里的东西有前人的智慧以及许许多多后人的考证,确实可以称为一个人通往成功道路的捷径,但是你不论怎么学,也离不开书里的知识,自然也无法超越书的作者,最后自己只能受困于一个小圈子里,要说光影风水本就是后世之人钻研出来,他打破了无土无山的风水空白。”

等他为了杨修缘讲解了风水后,我们已经入了山洞,刹那间,洞外嘈杂的风声、水声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发出时有时无脆鸣声,黑暗渐渐的将我们完全吞噬,船夫拿出了大号的手电筒照应着方向,感受阵阵的凉风吹过,杨兴河突然开口说:“张师弟,现在明白光影风水的年轻人可不多,你认为坝美是什么风水地局?”

我只是了解,算不上精通,可喜水的地局,无非是龙与蛇,但当下的地势确实让我有些拿捏不准,所以我虚心的问:“难道是青龙地局?或者是螣蛇地局?”

杨兴河指着前方说:“是青龙地局,你回头看一眼,自从我们进了溶洞以后,一共有三段水路,现在我们所处在第三段,顶部有两道缺口,好似天眼一般,让阳光正好可以射进来。”

我顺着方向一看,没错,溶洞顶部一左一右确实有两个天眼。我说:“杨师兄眼力,师弟佩服,可是这两道光怎么看出是青龙地局的?”

杨兴河看了表,让船夫把船停一下,等了大约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天眼射入的两道光线开始缓缓的互相靠近,彼此相交汇于凸出水面的一块儿圆形的石头上。

杨兴河指着石头说:“左右交光归中堂,在光影风水称呼这种现象叫‘天光下界’也被称为神光,你再看看四周。”

我与杨修缘均像是学生一样眺望,发现那块儿大石头的周围聚满了各种各样的鱼虾嬉戏,这正是生气充足的表现,因为鱼虾在水中会最直接的感受风水的妙用,好比大家想想看,凡是那些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的地方,鱼都特别的好吃。

“杨师兄,那石头就是青龙地局中的穴泡吧,石头生气充足,色泽光润,神光交汇,有青龙入水的之势,洞外的大山若是作为葬地,一定会出头脑聪明的后代。”我赞叹的说。

杨兴河说:“你说的对,可聪明并不代表富贵,这青龙地局不藏富贵,洞内四通八达,除了聪颖以外,其他的福气恐怕都散的一干二净了。”

杨修缘从旁问:“师傅,洞内阴寒,不论葬于山内还是山外,不会造成绝丁,或者人丁不旺的风水么?”

杨兴河指了指头顶上的两处天眼说:“有着两处天眼的神光降临,那居住这里的老百姓不会发生那种情况。”他又对杨修缘说:“风水只能窥看天机,这两处天眼的位置不偏不移,稍差一寸,那可能就是绝子绝孙的风水,要知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日后学业有成,见到自然之中由于天灾而导致的风水煞,一定要主动将它扼杀。”

“我知道了师傅。”杨修缘态度非常尊敬。

随着杨兴河一挥手,那船夫再次开船,像刚刚他的话对于船家来说毫无用处,人家压根儿都没当回事,或许在船夫的心里,什么风水也不如赚来的180块钱实惠。但他的一番话,却在我的心里地位中,像是坐了火箭似的往上窜,就连高虎也是一脸钦佩,唯独只有一诚是个例外,一路上他始终不冷不热的,像对一切都毫不关心。

渐渐的,我们穿过了石笔山那条幽深、昏暗的水洞,当阳光渐渐出现,一座古朴的村寨显露在我的眼前,仅仅在这一瞬间,我好似回到了三百年的古代,眺望远方,村寨建立在山坡上,一层层梯形的格局地面上,除了瓦屋、小楼外,均是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地。

托桑达一脸赞叹,结巴的说:“中,国,很美。”

“是啊。”杨兴河扭过头看向我们,他对托桑达说:“你说的对,这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底蕴与自豪,能见到祖国山河依旧秀丽,是我们每一位风水先生都值得自豪的事情,如果喜欢,你以后可以选择留在中国。”

“有机会一定。”托桑达憧憬的说,但同样也尴尬的说自己中文不太好,都是由高虎简单的翻译了几句后,大家才继续的向前走。

一诚的步伐很快,而且我还发现自从那天开始他好像陷入了自己心中某种死循环了,整个人变得不喜言谈,一直表现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坝美四面环山,除了我们进来的那条路以外,根本没有任何的路,山上树木葱茏,坝里绿树郁郁苍苍,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彻底进了村子。我们去时候是在零几年,全村修建的不像现在这么完善,如今政府帮忙修建的石板儿路,恢复古建筑,早就与当初变得全然不同,而此时多数的砖瓦较为破旧,村寨是由树木搭建,瓦片也是寨子里自己烧制的泥瓦,站在高地,能看到远处的田地里正有人牵着黄牛在耕田劳作,我们走在村路,偶尔间还能听到古代纺织机运动时传出的‘咔咔’声,这里是保留了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纺织术。

等我们到了一株四五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旁的时候,见到许多人围在榕树下乘凉,几名头上扎着帕角、穿着色彩鲜艳服饰的妇女正坐在树下绣花,见我们来了,这些几乎同时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看向我们。

一位老者在石凳上站了起来,指着我们喊了一些话,我们几个显得特茫然,由此也引起了对方的哈哈大笑。

我尴尬的看向杨兴河:“你听得懂么?”

杨兴河摇头,包括郭钟毅也表示不明白,就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托桑达与那边沟通的热火朝天,郭教授做出恍然的样子,其实缅甸、越南在过去其实就是壮族与羌族的分支,彼此的语言共同性很大,现在有托桑达可以交流,却也为我们省了不少事儿。

再由高虎翻译,原来这里刚开始开展旅游事业,因为广告没做的响亮,许多人都去了丽江,将这里当做是骗消费的,所以很少有人会来,再加上语言不通还没什么油水,导致一些个旅游团同样不太喜欢来这里。

说起整间寨子是没有客栈的,我们花了一些钱住在了当地土家人的大宅子里,他们家有五间屋子,我们六个人交了六份儿钱,但只给了两间屋子,大毛自从进了坝美以后就消失了,我估计它肯定是享受自然春光去了,所以一直到现在也没露个面。

但毕竟我们来坝美不是旅游,而是要做事儿的,前路一切的凶险未知,首先要做的需要先打听下阿吉的下落以及人蛹的原因。我与杨兴河商量下一下,想让他们尽可能的都待在宅子里哪也不要去。

杨兴河倒是没在乎,他说此行来主要是找风水,必须要进山逛一逛走走穴才能查看紫薇龙巢是否在这儿。至于我则是想要找族长聊聊,没有托桑达沟通不了,没有高虎托桑达的话我也听不懂,所以在如此麻烦的情形下,一诚留在宅子看东西,我们大家分头行动。

出了门,高虎我们三人像是旅行者一样,一边打听一边闲逛,这一路上也见到了一些外地过来旅游的人,一直到了山坡顶端,眼前有方圆一百多米空地只有一间用砖土修建的四合院小楼,这里也就是我要来的目的地。

敲了敲门,随着犬吠声传出,等了不到一分钟,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为我们打开门,妇女带着头帕,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开始我们主动表明来意,说想要拜访下族长,那妇女主动让开了身,邀请我们进了房间,但她则是不发一言的进了里屋。

可当我前脚刚进了房间,迎面出现了一副让我无比熟悉的壁画,这副与羌族所看到的有些不同,画中虽说还是那长发女人的背影,但在是人身旁却多了一位背负长剑,身穿八卦道袍的青年道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