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远的名字,还是在他三岁时,他家给‘黎清云’家拿了二十个鸡蛋,让原主父亲黎怀谦取的。
黎思远倒是比原主‘黎清云’幸运很多,他家的条件稍微好些,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也都尚在。
原主‘黎清云’,从她小时候时,她的亲人就一个个早逝离去,也不知是谁传出的,反正村子里流传着她克亲的流言蜚语。
‘黎清云’被迫背负着克亲的流言,加之清溪村里人口不是很多,大家日子过的艰辛,很多人家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每日都是要干很多家务活计。
不像‘黎清云’被父亲极度宠爱着,不用像他们那般干很多活计,‘黎清云’的朋友就更少了。
而与‘黎清云’家距离最近的黎思远家,和黎清云年龄相仿,同样不用做很多活计的黎思远,俩人自然是相熟交好起来。
‘黎清云’和黎思远从小交好,可黎思远的父母家人并不赞同他们俩人多相处。
或许小孩子偏偏就是如此,大人越是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偏偏越是做什么。
正好是天灾的那几年,也就是‘黎清云’五六岁到十岁的那几年,黎思远偶尔会偷偷省下一点点他的口粮,然后送给原主‘黎清云’。
黎思远的接近交好,甚至特意给‘黎清云’分享食物,不同别的小孩对黎清云的逃避远离没时间。
渐渐的,‘黎清云’很是珍惜这份友谊,对黎思远颇有好感,愿意和他交好,并且也愿意教授他自己所会的学识。
‘黎清云’很感激黎思远的行为,那时候她刚开始跟着她父亲读书识字,她则是会给黎思远教她所会,俩人因此很是亲密无间。
‘黎清云’的天赋很是不错,很多东西基本都是教一遍就会。她父亲黎怀谦不止一次感慨过,可惜了,她不是男儿,偏僻那个时代,女子无法入仕。
但从那时候开始,‘黎清云’基本日日跟着父亲黎怀谦识字读书。尤其在后来她的祖父母和母亲都逝去之后,她爹爹从痛苦中振作起来后,对她教授更是认真,她也学的更是认真。
十年的时间,长年累月下来,‘黎清云’基本也快将她父亲所会的都学完了。
她和黎思远交好的那些年里,俩人青梅竹马一块长大的那些年里,她给男主启蒙,并不比旁处差多少。况且孩童的讲解,互相更能理解。
‘黎清云’十岁之前,跟着父亲黎怀谦已学了四五年。和黎思远从四五岁时交好,熟识的那四五年的时间,她也给黎思远教了四五年的她所会的一切知识。
‘黎清云’十一二岁时,天灾也结束一两年了,她父亲再次开办了学堂。
村里人也没多余的钱财,大家都过的苦,也就帮助原主家修缮屋子,种种地,送点自家的瓜菜,抵了学费。
当然,这还是有意识,愿意送孩子读书的人家才会如此。更多的人家,都是不会让孩子读那泥腿子不敢沾染的读书人的事儿。
而那时候,黎思远家人,尽管他们不赞同两个孩子相处,可他们明面上不说什么,只是待黎思远回到家里才会叮嘱,让他少与原主黎清云接触。
后来,直到他们发现他们的儿子不过偶尔给一点点的口粮,就哄骗的原主给他们儿子教授知识,他们才住嘴没再多说,甚至对原主还有了好脸色。
‘黎清云’那时候还小,只记得父亲说过,就算女子,读书识字也是好的。何况黎思远是男子,黎思远对她好,所以她也愿意分享她的东西给他。
而原主发现,自从被黎思远家人知晓,她给黎思远启蒙且教授他知识后,黎思远的家人都对她和蔼可亲了几分,她更是觉得如此是不错的。
‘黎清云’的父亲,自然是也知道了女儿的行为,可他清楚他的身子骨不好,估计陪不了女儿多久了。
既然女儿和黎思远交好,俩人又是青梅竹马一块长大的,日后他们在一起也是好的,所以对此他也没阻拦过。
黎思远呢,比起原主还小一岁。
前几年,天灾之前,原主父亲还当教书先生时,黎思远还小,也没入学堂读书。
后来四五年的天灾之后,百废待兴,随着生活和日子的好转,原主父亲在村里人的相邀下,再次当起了教书先生。
而黎思远,此时已跟着原主学习了四五年的时间,这次他自然也进入了原主父亲的学堂。
原主‘黎清云’也跟着几个学生,一同在黎怀谦的学堂再次学习,所以黎思远和黎清云俩人,也算是同门师姐弟了。
黎怀谦因为女儿和黎思远前些年的那些事儿,加之有着他的考虑,所以在后来重新开办学堂后,他毫无保留倾力教学黎思远,只是想着女儿以后跟着黎思远能活得好些。
时间很快,又是几年过去了。
这几年里,黎怀谦发现就算抛却至亲关系不谈,他还是觉得,他的女儿天赋更好,可偏偏如今的朝代,女子不能为官不能科举。
黎思远的天赋,虽然不如他的女儿,可原主父亲很是看好黎思远。
他觉得,以黎思远的天赋和努力,只要坚持勤学苦练,终有一日,可成才,届时,秀才举人不成问题。或可更进一步,科举进士及第也不无可能。
‘黎清云’十五岁那年,黎思远也在黎怀谦的学堂学了三四年了。加之之前他被原主‘偷偷’教学好几年,黎思远也算读书已有**年了。
那时候,黎思远十三四的少年郎模样,文质彬彬,俊逸非凡,自有一股读书人的气质,犹可见未来的风姿。
那时候,原主‘黎清云’已不知爱慕了黎思远多少年了。少女的心事,无法向人吐露,待她明白心意时,已爱慕了不知多久。
黎思远的家人,看着他们的儿子如此俊逸风姿还优秀,自是得意洋洋。村里人也看得分明,原主父亲明显是在培养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