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体成型后,铸剑阁的气氛骤然一变。
原本热火朝天的锻造场地被仔细清理,地面上铺设了一层特制的灵纹垫,用来吸收符文铭刻时可能溢散的灵力。十二盏青铜香炉整齐摆放,燃烧着安神静气的沉香,让整个空间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烟雾中。
";灵纹笔准备好了吗?";赵大师轻声问道。
";都在这里。";王铸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檀木盒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九支灵纹笔,每一支都散发着淡淡的灵光。这些都是用千年灵竹精心打造的,专门用于铭刻高阶符文。
另一位铸剑师端来一个玉盘,里面盛着一碗墨色的灵液。那是用数种珍贵材料调制的灵纹墨,散发着一种特殊的香气。这种灵纹墨不仅要能够承载符文的力量,还要与剑体的材质相容,调制过程极其讲究。
铸剑师们开始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心神逐渐平静下来。符文铭刻需要极其稳定的手势,哪怕是一丝微小的颤抖,都可能导致符文出现偏差。
楚轩注意到,就连一向说话爽朗的王铸师此刻也变得异常沉默。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凝重的神色,仿佛即将面对一场重大考验。
确实,符文铭刻是整个炼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一柄上好的法剑,其威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符文的品质。特别是像麒麟剑这样的镇派之宝,需要铭刻的符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每一道都必须完美无缺。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个符文的细微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个法宝的品质。更何况这些符文还要与麒麟骨的神兽气息相互呼应,难度更是倍增。
";都准备好了吗?";李璇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符文铭刻一旦开始,中途不得停歇。诸位务必全神贯注。";
铸剑师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们都是这方面的行家,深知符文铭刻的重要性。此刻的沉默,正是对这项工作最大的尊重。
";开始吧,我亲自来";李璇接过灵纹笔,神色庄重。
与楚轩平日里炼制灵剑时的灵纹不同,李璇要铭刻的是一套远古符文。这些符文不仅要承载麒麟真火的力量,更要与麒麟骨的神兽本源相互呼应。每一笔都关系到整柄法剑的品质。
只见李璇手持灵纹笔,缓缓沾取灵纹墨。那支千年灵竹制成的笔尖刚一触及墨面,周围的灵气就开始躁动。李璇眼中精光一闪,一缕金丹真元顺着笔尖流入,瞬间将那些躁动的灵气安抚。
第一道符文开始成型。笔锋游走间,一个古朴的符号逐渐显现。那不是简单的勾勒,而是在用真元将道法的领悟融入其中。每一笔都仿佛包含着天地至理,每一划都像是在演绎大道玄机。
楚轩在一旁屏息观看。通过剑轮的感知,他能察觉到这些符文的不凡。那些看似简单的笔画中,竟然蕴含着对火之大道的深刻理解。符文成型的瞬间,甚至能引起天地间火属性灵气的共鸣。
";这就是金丹真人的境界吗......";楚轩暗自惊叹。他平时铭刻的灵纹,更多是借助材料本身的特性。而李璇的符文,却是将自身对道法的领悟直接铭刻其中,这完全是另一个层次的手法。
随着符文的增多,剑身上开始泛起一层奇异的光芒。那些符文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李璇的编排下形成了一个玄妙的整体。它们相互呼应,彼此交织,隐隐间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大道图景。
其他铸剑师也都看得入神。即便是赵大师这样的老手,也不禁为之动容。这哪里是在铭刻符文,分明是在用符文演绎大道。每一个符文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力量。
";这才是真正的符文之道......";王铸师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敬畏。
李璇却仿佛进入了某种特殊的状态,手中灵纹笔挥洒自如,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似惊雷炸响。那些符文在他笔下仿佛有了生命,每一个都散发着独特的道韵。
楚轩默默记下这一切。他明白,自己正在见证一位金丹真人展现真正的符文造诣,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就在李璇继续铭刻符文时,楚轩的眉头突然微微皱起。
通过剑轮的感知,他发现剑身中部一组符文的排列似乎有些异常。那处偏差极其细微,甚至可以说是微不可察。但正是这个细微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阵法的运转效率。
楚轩陷入了犹豫。这些符文是李长老亲手铭刻,每一笔都蕴含着金丹真人的道法领悟。自己一个七品铸剑师,有什么资格去质疑?更何况,那处偏差如此细微,说不定是自己感知出了问题。
但他又想起李长老之前的告诫:麒麟剑的炼制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这处偏差真的会影响阵法运转,那么自己保持沉默,反而是对不起李长老的信任。
";怎么了?";赵大师似乎注意到了楚轩的表情变化,低声问道。
楚轩深吸一口气,凑到赵大师耳边,声音极低:";赵大师,我...我似乎发现剑身中部那组符文的排列,与整体阵法的能量流向有些不太协调。";
";哦?";赵大师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就在第三组符文的转折处,";楚轩小心翼翼地解释,";那里的间距比其他位置略微宽了一线。这种差异虽然很小,但可能会让阵法运转时出现细微的能量紊乱。";
赵大师闻言,目光仔细扫过楚轩所说的位置。以他的经验,自然明白楚轩这番话的分量。能发现这种程度的偏差,说明这个年轻人对符文的理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你确定吗?";赵大师又问了一句。
楚轩神色恭敬:";不敢完全确定,只是依据剑体内部能量的流向做出的推测。还请赵大师明察。";
赵大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知道楚轩这番话说得极有分寸,既指出了问题所在,又保持了对李长老的尊重。这种谨慎的态度,反而让他更加重视楚轩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