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7日,这一天。
一大早,云洁就从睡梦中醒来,有那么一忽的恍神,马上清醒过来。
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开始预演今天一整天的行程。
今天是腊月二十,连莲的生日,六岁了!
时间仿佛走得很慢,又好像走得很快,不知不觉地,连莲也长成大宝宝了,今年秋天就上小学一年级了!
之前跟云平云升说,如果佳佳能把她说的话匀出五分之一给连莲就好了,现在看来,不止五分之一,简直就是五分之六了!简直就是个小话痨。
想起昨天晚上连莲和云升叽叽喳喳安排今天的行程,云洁的嘴角又禁不住开始上扬。
今天作文集训班也停课一天。数学老师齐老师刚搬了新房子,邀请同学们去她家做客。想起齐老师不容置疑的邀请,云洁心里又涌起一股暖流,齐老师是知道自家情况的,专门强调,一定要带着弟弟妹妹们,要见见这些孩子。
第一次去人家家里做客,齐老师又是乔迁新居,云洁决定按照当地习俗,给齐老师烙两个发面饼。这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习俗,每每有主家乔迁新禧,亲戚朋友会登门“温锅”“烧炕”,携带礼品前去认识新门,主人会设宴款待,包含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美好祝愿。祝贺的礼物,有的是酒肉、米面,有的是锅碗瓢盆,有的是自己制作的食物。
云洁见过魏奶奶给邻居戚姨送过大饼,于是决定有样学样,准备给齐老师送两个大大圆圆的发面大饼。
和面对云洁来说是个挑战,凡是动面粉的工作都是云洁的大难题。云洁把云平捞起来帮忙。
云平起身,舀水、和面,加了一点豆面、玉米面和绵白糖,这样烙出来的大饼呈金黄色,又有点甜甜的感觉,寓意很好。云平特意多放了一瓢面,可以烙三个大饼,这样中午连莲的生日也可以吃大饼了。
和好一盆面,云平将面盆放在灶台上醒着,待会烙饼。
接下来,云洁开始点火做饭。锅里放了水,把昨天的凉饼子拿出来,用小碗盛了一点辣疙瘩咸菜,一起蒸上,想了想,又洗了四个鸡蛋,放在蒸屉上,水开后,下了一点小米。
约摸十分钟,等云升洗漱完毕,小米汤熟了,鸡蛋也蒸熟了,云洁灭了火,把汤饭继续闷在锅里。
“饭好了,快点来吃,吃饱饭先去供销社给连莲买礼物。面盆里和好了面,回来还得烙三个发面饼子,中午我们吃一个,下午带两个去蒋老师家。”
“那,晚上在蒋老师家吃饭吗?”云升眼睛亮晶晶。
“是的,我们四个一起,中午在家做大餐过生日!晚上去蒋老师家吃饭。”
“啊,那真是太好了!”云升高兴地跳起来,又猛得抱着连莲亲了一口。
吓得云洁连忙摆手,“先别叫醒她,让她多睡会。”
“她早就醒了,我都跟她说过生日快乐了!”
连莲一骨碌爬起来,“大姐,我早醒了,今天我就六岁了,我不是五岁小孩了!”
“哈哈哈,不是五岁小孩,可不能再耍小孩脾气咯!”云平也来凑热闹。
云洁看大家都醒来了,干脆招呼大家一起吃早饭。
“哇,有四个鸡蛋!大哥,是不是每人一个呢?”
连莲举着两只小手,只待大哥一声令下,顾不得鸡蛋烫手,给每个人发了一只鸡蛋。
“今天是连莲的六岁生日,从今天开始,四妹妹再也不是五岁小孩了,我们祝四妹妹聪明可爱,健康成长!”
四个鸡蛋碰到一起,其乐融融。
早饭过后,才不过八点一刻,云升已经等不及要去供销社了,他早就看好了要给连莲买的生日礼物,又怕被别人买走了,一个劲催促大哥大姐,快点快点。
快过年了,供销社的物资空前丰富,玻璃橱柜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往日空荡荡的墙上也挂上了新衣服。
云平宣布,咱家100元的过年资金,从连莲生日这一天就拿出来启用了!
云升和连莲欢呼起来。
云洁也很高兴,转而一想,不对啊,明明是生日资金和过年资金两个项目资金,怎么就合二为一了?好像又被这葛朗台忽悠了。
供销社人很多,云洁云升在橱窗前挑选红绸,想着过年给连莲弄个大红头花。云平怕撞到连莲,一直抱着她,连莲居高临下,给出自己的意见。
云洁心里对张家二婶绑在连莲头上的橡皮筋一直耿耿于怀,初二还得回姥姥家,今年势必要给连莲弄个最鲜艳最漂亮的头花,这件事情是她心底一个又酸又苦的秘密,不敢跟两兄弟说。
想啥来啥。突然有人大喊:“连莲,连莲!”
连莲被抱得高高,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叫她名字的好朋友,瞬间就激动起来:“佳佳!佳佳!”
拥挤的人群阻挡不了两个小闺蜜的热情,两个人扑到一起,手挽着手,又蹦又跳。
云平可算是知道,连莲为啥变得这么活泼爱说话了。
佳佳是沈丽波带出来的,娘俩来栗黍镇走亲戚,顺便来供销社看看有没有新鲜玩意。
云平云洁带着云升,向张家二婶子打过招呼,云平念着连莲在人家家里借住过,便热情邀请来家里坐坐,云洁却一直淡淡的,可能女人之间的直觉比较敏感,沈丽波也觉察出云洁并不是很欢迎自己,便婉拒了。
云升也挂挂着中午要做好吃的给连莲过生日,也不想带这娘俩回自己家,他可不喜欢这个“哈哈哈”“呜呜呜”。
这可难为了两个小闺蜜,连莲是过生日也不香了,大饼子也不香了,非得把佳佳带回家。
佳佳也是哼哼唧唧,一遍一遍看她妈的脸色。
后来,沈丽波趴到佳佳耳边说了几句话,佳佳便安静下来,咬着牙,摆摆手,跟连莲告别。
连莲失去了盟友,很快也就败下阵来。大家各自回家。
好巧不巧,刚出供销社大门,又碰到了本家三姑连洪妹,三姑婆家是栗黍镇的,此时车把上大包小包,一看就是走亲戚的。
云平忙迎上去:“可巧了三姑,这是去家里吗?”
三姑是镇上为数不多的连家亲戚,平日里经常来哥嫂家走动,她家的一儿一女学习成绩不好,也是连占勇走关系进的六中。
连洪妹看到连家兄妹四个,停下车子,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今天走婆婆家亲戚......”
“哦。”云平自觉说多了话,一时不知该怎么回。
连洪妹看小连莲跟在姐姐后面,忙从提兜里摸出一个橘子:“今天出来得匆忙,也不知道会碰见你们,没啥好东西,给连莲个大橘子吃吧。”
连莲忙接过来:“谢谢三姑!”
“哎,哎!嘴真甜。”连洪妹踌躇了一会,还是说,“年前家里事多,我就先走了。”
云平云洁对望一眼,“三姑你快忙去吧。”
连洪妹蹬起车子,一会就消失了。
“她每年不是来家里送年糕吗?今年还来不来?”云升突然说道。
云洁耸耸肩,云升便有了答案。
“回家喽!做好吃的去喽!”云平把连莲举到肩膀上坐着。
“回家喽!做好吃的去喽!”连莲骑坐在大哥脖子上,雄赳赳气昂昂像个大将军。
兄妹四个回到家,云升陪连莲摆弄刚买的小玩意,云平做饭,云洁烙大饼。
还没到饭点呢,厨房里飘出诱人的香气。
“云升!带连莲去请魏奶奶过来吃饭啦!”云洁吩咐。
“好嘞!”云升连莲齐齐答应,刚去出门,正好碰见魏奶奶进门来,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
“我一闻到香味,马上就过来了!”魏奶奶笑眯眯,“来吃好吃的!”
“奶奶,奶奶!”连莲扑上去。
魏奶奶从布袋里拿出一身黑红格子的儿童套装,“这是给连莲的生日礼物,也是过年衣服!穿上试试漂亮不?”
魏奶奶的一儿一女很是优秀,却一个在国外、一个在遥远的上海,连父觉得老人跟孤寡老人似的,于是这几年一直是邀请魏奶奶一起来家里过年,魏奶奶也愿意跟孩子们待一起。
魏家儿子感激邻居连大哥的好心,经常往家里寄送东西,吃的喝的用的,还有孩子们的衣服,估计衣服是魏奶奶叮嘱过的,每次寄来的衣服都是又好看又合体。
连莲高高兴兴去换衣服,云升偷偷看了布袋子好几眼,期盼着魏奶奶再从里面拿出一件衣服。
他倒不是想自己要衣服,他和大哥一向对衣服没有要求,还不如好吃的。魏奶奶之前也是大多给两姐妹买衣服,他期待的是姐姐的新衣服。
终于,魏奶奶伸手,又掏出一件墨绿色的上衣,云升觉得自己紧绷的心终于放下来,简直就要“弹冠相庆”了,云升知道这个成语不是这样用的,但他觉得这个字面意思很是表达了他激动高兴的心情。
连莲也围上来,“哇!这个衣服好漂亮,姐姐,以后我长大了,这件衣服能不能传给我?”
“哈哈哈哈!”大家都笑起来。
这件衣服确实很漂亮,手感厚重,通体墨绿色的,大大的圆领,镶嵌着金边,袖口是深红色的镶边,胸前有漂亮的刺绣,纽扣是琥珀色的,显得精致又飘逸。
云洁试穿了一下,腰身是宽松的,跟斗篷似的,这件衣服能穿到她成年。
这么漂亮的衣服,一看就是上海货。喜欢死了!
云升心里庆幸,原以为魏奶奶跟三姑一样,今年不来咱家了呢!
“奶奶,姐姐做了三个大饼子,好香好香,好漂亮!她说两个送给齐老师,最漂亮那个今天中午咱们吃!”
竹篦子上放着两个圆圆的大饼,静静地冒着热气。饼子做得不错,金黄暄软,还撒了黑白芝麻,看着让人食指大动。
还有一个躺在锅盖上,更厚实一些,外皮有些焦了。
云洁有点不好意思,“第一个做得不大成功,后面这两个还行......吧。”
“不错不错,一看就很好吃,金黄金黄的,火候正好。”魏奶奶夸道。
云平捧起大饼,夸张地猛吸一口气。逗得连莲哈哈大笑。
云升使劲晃晃脑袋,把刚才的不好情绪使劲甩出去。今天是小妹妹的生日,大家都要高高兴兴地。
云洁则一直在想,沈丽波到底跟佳佳说了什么话,佳佳突然就不闹了。
下午三点钟了,四个人收拾东西,魏奶奶给连莲扎了一头繁琐复杂的小辫辫,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四个人拎着大饼,浩浩荡荡往齐老师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