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外面,哥俩就自在了许多。也敢问价了。
两个人在人群里转过来转过去,不用开口问价,价格满天飞。
土豆子这边卖六分钱,那边直接五分,还有卖八分的;头道子韭菜两块五,二道韭菜直接一块五,云升有点疑惑,怎么价格差这么多。
因为货品不一样。
比如土豆,有的土豆是外地来的,有的是本地的;有的是通货,大小都有,好坏一起;有的是精选,个头大又饱满。
云升又不懂了,土豆大小不一样吃吗,怎么价格差这么多。
卖土豆的老板看他是个小孩,耐心解释:“其实吃起来一样的,你们在集上卖就进通货或者小的,大的是供应饭店的。”
不仅如此,土豆还有黄心土豆和白心土豆之分,有的有面,有的怎么煮都是硬邦邦,嘎吱嘎吱脆;还有的,外面看着完好,切开后坏果率很高,这是陈旧土豆没保存好的。
所以,一定要睁大眼睛啊!
今天两人骑一辆自行车来,本来就没想拿菜的,这会也没有压力,只是一味闲逛。
太阳还没出来,天气冷得很,尽管出门时把最厚的衣服都穿上了,但还是手脚冰凉,外面的温度跟大棚里差不多,甚至棚里更阴冷些,怪不得大家都烧起了火堆,这样的温度,直接待不住啊。
早上吃的那点面条早就消化没了,看着冻得哆哆嗦嗦的云升,云平决定先去吃点饭再说。
根据热心人的指引,哥俩穿过熙攘的人群,来到东南方向的另一个大棚,这个大棚小一点,远远看到很多人坐着或站着。
走近一看,嚯!俨然就是一个美食街。
卖火烧的,卖包子的,卖豆浆的,卖羊汤的,卖油条的,还有“刺拉拉”炒菜的,真是应有尽有。
“吃什么?”云平问,云升擦擦哈喇子,“哥,都想吃咋办?”
云平拿出一把零钱:“这些都是咱俩卖菜挣下的,今天就把这些零钱花光。”
买了两个包子、两个火烧、两个糖烧饼,两个人来到豆腐脑摊子前坐下,各要了一碗豆腐脑,狠狠地加了一勺辣椒油,呼噜噜吃完。
云升问:“哥,还有多少钱?”
“还有两毛。”
“可我们还没给她俩买好吃的呢。”
云平又拿出5元钱,买了两个火烧,两个粽子,一兜子油条。
感觉自己挣来的钱花起来特别有底气。
吃完饭,两人准备继续逛菜市场。
回到交易区,两个人懵逼了。
人呢?车呢?菜呢?
刚才还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吃饭的功夫,也就半小时,怎么就——没人了呢?
难道是找错地方了?两个人围着大棚转了一圈,没错啊,就是在大棚外边这个地方啊,这个广告箱我还倚过呢。怎么完全不一样的场景了。
这转变过于惊悚,云升突然想起了看过的聊斋小说,书生在温柔乡大吃大喝后,一觉醒来竟在坟场躺着。
天刚刚大亮,现在也就八点多吧!
有个推着小推车的老大爷看这两人提着火烧油条,傻愣愣站着,招呼他俩:“小伙子,过来看看我的菜!”
两人乖乖过去,车上有蒜苗,有韭菜,有辣椒,看来这是自己种的。
“你俩这是来买菜的?”老头子没牙,说话有些漏风。
“我们是卖菜的,来看看,有没有批发的菜。”
“那你看看我这些菜能一起收了吗?我急着回家,便宜给你。”
“多少钱?”
“蒜苗五分,辣椒五毛,韭菜一块。”两人一听,对视一眼,这么便宜吗?
又想到今天只有一辆车子,没法进货,只能叹气。
“大爷,你咋卖这么便宜?”两人一早上不是白逛的,就大爷这些菜的品相,这个价格简直就是一半的价钱。
“不是说了吗?我急着走。你们到底要不要?”
“今天车子好像载不了......”
“不买你胡叨叨啥,快让开,别耽误我卖菜!”
“哎,你这大爷......”云平云升被大爷无情地赶到一边,并不恼,谁让自己挡了人家生意呢。
市场上还有零零落落的人,都是剩下的菜底子,够新鲜、够便宜,就是量太少,一般进货的根本看不到眼里。
云平终于知道舅舅为啥跟云洁说可以晚点来捡漏,这真是很适合他们收了,多收几个品类,每样也不用多,回去绝对好出手。
可现在自行车载不了啊。
看看推着的车子,也就横梁上能挂点东西,已经挂上火烧粽子油条了。
两人转了一圈又一圈,总觉得就这么空手而归差点意思。怎么着也得把今天吃饭的钱挣出来。
两人又转到老爷子这边,老爷子的菜还是那样,一点没动,正叹气呢,一看到他俩,又招手:“你俩过来!”
两人又乖乖过去。
老爷子一把抓起自己的竹筐,墩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开始往里面放蒜苗、辣椒、韭菜。
云平惊得张大了嘴巴,这是干什么?抢劫吗?啊不对,强给吗?
云升也急地说话磕巴:“大爷,爷爷,我们不买,我们不要了。蒜蒜蒜苗,爷爷......”
老爷子眼睛一瞪:“别吵吵!”
推车上所有的菜都被老爷子装到了竹筐里,摞得满满当当。哥俩目瞪口呆,真是迷之操作。
“韭菜八斤多,辣椒十斤,蒜苗十二斤。给我十块钱。筐子给我带回来!”
老爷子伸出手来:“十块钱,拿钱!”
云升用手肘碰碰云平:“哥,快给钱。”
“啊?”
云平还没反应过来,听云升这样说,还是下意识掏出十元钱。
老爷子一把夺过去,麻利拾掇好推车,笑眯眯地朝云升说:“好聪明的小伙子,下次来还找我,记得给我带回筐子来!”
说完一溜烟跑了。
云平还是有点没反应过来,云升拍拍哥哥肩膀:“回吧,卖菜去,这些菜最起码能卖出三十元,净挣二十。”
云平不相信,有这么多吗?
“哥,刚才市场上韭菜两块,辣椒一块,蒜苗五分,那是批发价,咱加个几毛钱,韭菜两块三,辣椒一块二,蒜苗一毛,你算算能挣多少?”
云平可算不出来,但听云升的准没错。
可问题是,这下我们怎么回家呢?
两人最终还是顺利回家了,云升坐在横梁上,云平载着云升和后座上的竹筐,竟也蹬得飞起。
包子、火烧、烧饼,还有豆腐脑,那可不是白吃的。
哥俩兴冲冲回到家,云洁一看愣住了,她也没想到,他俩竟然真的带回菜来,还有一个大竹筐,哪弄的这是?
“云洁,看给你们买的好吃的。”云平把火烧粽子油条一股脑塞给云洁,“还有我们刚进的货,今天上午就去西区家属院转转,下午转东区。”
云洁看着冻得鼻子通红的哥俩,这也太拼了吧。
“不急这一会,时间还早,一早上没喝水吧,先喝点热水,歇一会再去。”
云升不想歇着,只想快点去卖菜,可拗不过姐姐,硬被按在了八仙桌前,“你俩怎么也得给我们讲讲,今天早上的见闻吧!”
云升一听来了兴趣,绘声绘色讲起来。
重点描述了美食街的众多美食和有意思的老头子。
云洁听到老头子什么话都不说,把菜硬塞给哥俩时,笑得捂着肚子起不来,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时他俩有多么惊慌无助。
连莲突然问:“那你们给他钱了吗?”
云平一呆:“你这家伙,更狠!”
云升很好奇啊,老头子那么急急忙忙,到底有啥事,急成那样,给钱就甩。
“大概是去钓鱼了吧。”云洁想不出一个老头子,还有啥爱好能急成这样。
两人随便喝了一点水,稍微歇息,便坐不住了,云平嘀咕着算账,翻来覆去算了半天,终于算明白了,全部卖光的话,净挣二十元。
真是佩服云升那小子,一眨眼就算明白了,云平决定以后进货都带上云升,比算盘子都好使。
两人推着小车来到西区家属院,云升一放下车子,先跑去5排3号,敲敲门:“大爷,大爷,送菜来了!”
大爷来开门,见是云升,很高兴,“你们哥俩弄得啥菜?”
“来看看啊大爷,今天有韭菜呢!”云升兴冲冲。
“好好好,我去看看。”
蒜苗,辣椒、韭菜,也有新鲜应季的便宜蒜苗,也有稀罕的辣椒、韭菜,大爷很满意,这哥俩,这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孺子可教,接着就弄好菜来了。
大爷很支持哥俩,三样菜各要了一些,云升看出来了,这是个刚退休的老教师,不缺时间不缺钱,又好教育别人,这可是未来忠实又优质的客户。
老大爷不仅自己买了一堆,还当起了推广大使,手里拿着三样菜,在家属院奔走,大嗓门很快吸引了不少人出来。
“这么新鲜的蒜苗,才一毛钱一斤,这么稀罕的头道子韭菜,两块三一斤。今天晌午包饺子去咯!”老头子满载而归。
越来越多的人涌上来,把小小的摊位围起来,云平手忙脚乱收钱找钱,兼顾给顾客解答疑问。
啥时有黄瓜,啥时有西红柿,啥时有西葫芦,还有人开始点菜,问啥时有西瓜,云平一时有点懵逼,这是串台了吗?
云升负责称菜,一声不吭,咬着牙,把秤杆甩地“邦邦”作响。
也就一个来小时吧,云洁还没做好饭呢,两人推着车子回来了:“卖完了卖完了,全部售罄!”
“没想到周六上午这么多买菜的,简直就是抢啊!要不是我手快,藏起来这一把韭菜,一点都不给我剩。”
“还想着下午去东区家属院呢,这下不用去了,唉,就是进货进少了,双倍的都不够卖!”
哥俩一脸兴奋,今天这菜卖的太顺了,原以为青椒会剩一点,结果一点都没剩下。
“青椒没剩吗?”云洁问。
“啊?”坏了,忘了云洁喜欢吃青椒了。云平有点不好意思。
“下次哈,下次一定给你留着青椒,原以为青椒一定会剩下不少,来人我就推销青椒,来人就推,没想到青椒竟然都卖光了。”云平没有给云洁留点青椒,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今天中午喝疙瘩汤,放上韭菜当青头,美死了要!”云洁一点都不在意,能挣钱,挣大钱就行,吃不吃青椒,无所谓,咱家是卖菜的,剩下啥吃啥呗!
一家人美美吃了疙瘩汤和油条,云升撑不住去补觉了,云平仍是一脸兴奋,在八仙桌前跟云洁商量接下来的卖菜大业。
“九巷批发市场虽然离得远,但货品确实又多又好,我和云升可以每周六去一次,也不用太早,七点准时出发,到那里不到八点,正好可以捡漏收摊。”云平计算着。
“云升一定要跟着去吗?那么远,又冷,不知他吃不吃得了这个苦。”云洁有点于心不忍。
“只要能挣钱,我看他劲头挺足的。先试试吧,什么时候他乏了,我就自己去。”云平不忍心舍下云升。
“如果你们两个一起去,就再借上魏奶奶家自行车,她家是个女式自行车,云升骑着不大不小正好,可惜载不了很重的东西。”
“咱们六中家属院,周六老师们正好放假,上午10点到11点是买菜时间,中午正好在家给家里人做点好吃的。”
“以后每周六去九巷批发市场进货,卖给休假的老师们;周二、四、日晚上去舅舅家拿菜,隔日早上卖给家属院的家属们。这样一周拿货四次,也累不着。”
云洁看云平喋喋不休地畅想着卖菜大业,突然有点心疼,这是一个才十几岁的孩子啊。
“你知道今天我们挣了多少钱吗?二十元!”云平骄傲地说,“当然,今天是让我捡了漏,但以后进货多的话,东西两个家属院,光周六挣20元也不难。”
“也不知道云升怎么算出来的,老头子一说完斤数和价格,他就算出来能挣多少钱了。是加了利润的卖价哦!”云平真是佩服地紧。
从姥家拿货利润高,从九巷批发卖得快,一周四次,纯收入50元左右,一个月就是200元,都赶上一个教师的工资了!
云平越算越兴奋,在屋里转来转去。云洁不好打击他,正在兴头上,先让他高兴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