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没金手指,我做团购养活全家 > 第144章 芒种,大姨家收麦子

《芒 种》

时雨未及好芒种,

田野收仓正凉风。

匆匆行饯花神宴,

闲来坐煮青梅汀。

五月中下旬,东昌县六中放麦假了。

**十年代的鲁西北乡镇中学,延续着一个优良的中华传统,就是每年比城里中学多了两个假期,放麦假和放秋假。

一个是忙麦收,一个是忙秋收。

这是重农悯农的、尊老敬长的好传统,庄稼地里粮食熟了,学校里的半大孩子,被学校赶着回家帮农,带着一身的力气,帮着父母乡亲忙农活。

割麦子,掰玉米,把父辈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颗粒收仓,然后再拍拍身上的浮草,回归神圣的知识殿堂,两不误。

学习再忙也不差这几天,如果家里重体力农活都不会干不能干,上这个学也就没啥意义了。

不知为什么,这么好的传统后世并没有坚持下来,许是机械化程度高了,用不了这么多劳动力?云洁没有做过调研,不知道真实原因,希望是如此。

云平计算着姥姥舅舅还有大姨家麦子该收了,打算带着一溜烟四个孩子去走亲戚,帮忙收麦子。

周四晚上,云平给文汇打了一个电话,看来春游野餐这件事情要拖到下个周末了。

当文汇在电话里听到“放麦假”这个晴天霹雳,好久都没有缓过神来,一瞬间就想到了转学到六中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麦假”这个事情。

“我们的麦假是十天哦,下下周一开学。”云平笑嘻嘻说道,可以想象到文汇现在是什么表情。

文汇一直没有说话,他已经被这个不幸的消息劈得转不过弯来了。

“并且,秋天我们还有秋假哦,那是为了收玉米,嘿嘿,也是十天。”云平简直坏死了。

文汇使了使劲,还是张不开口,他已经失去了说话的动力。

“那你们这几天准备干什么,你家没有种麦子啊。”文汇说道。

“我姥姥家、舅舅家、姨妈家都种着麦子地呢,这几天我们要去姥家忙麦收,我和云升收麦子打场,云洁带着连莲在家做饭送饭。”

“为什么不让云升做饭?”文汇好奇,云升的爱好不是做饭吗?

“呃......”怎么说呢,云平斟酌,“云升喜欢做好吃的,精巧有创意,有期待,但麦收只突出一个便利管饱,云升没处发挥。”

文汇立马就明白了云平的意思。

云升只喜欢做饭给懂的人吃,并且要求表扬回馈,麦饭......确实不适合他来做。

“并且,云洁本来就不白,家里人怕她晒得更黑......”

两人话音一顿,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好不容易安抚住文汇,云平因为爽约而愧疚的心也稍稍平静。

麦收咯!

走得早,到的也早。一进大门,就听见大姨的大嗓门在吼二勇。

“懒皮臊腚!老娘我都从地里回来了,你这屁股还朝天。睡睡睡,留在锅里的饭都不知道吃,大勇还知道吃个饭,你连吃饭都不晓得!”

一扭头看到四个孩子,脸上立马笑成了花:“四朵花来了,得了,四个大小伙子,今天这地里的活可以早点收工了。”

又一脚踢在二勇的被子上,“快起来,云平他们来了!”

“你这孩子,家里一有活就过来,就没个来耍的时候,你说你咋来的都这么是时候?”

“妈妈给我们留了一本农谚农时的书,我们是根据农谚判断地里有活才过来的,怎么也得把我们拿菜的钱用农活抵了啊。”云平笑眯眯开玩笑。

大姨手中的活计一顿,小声说:“你妈就是爱看书,手不能挑肩不能扛的,也就比划比划。”

“啊,大姨你说什么?”连莲凑到大姨身边,没听清大姨在嘟囔啥。

大姨看着这个鬼精鬼精的小家伙,这个家伙的嘴巴可是顶顶会怼人的。

“没啥,我说你二表哥今天得多干活,不干活不给饭吃。”

“那我和老四不干活有饭吃吗?”云洁抱着大姨的手臂,开启撒娇模式。

“我的俩宝贝闺女怎么能下地干活呢,让小子们去干活,你俩等着大姨中午给烙油饼吃。”

大姨跟妈妈虽然是亲姐妹,可除了眉眼有点相像,其余没有像的地方,如果说妈妈像一根修长笔直的竹竿,大姨就像一棵大树,一棵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大树,黑红的脸膛,洪亮的声音,不高的身材却总给人以压迫之感,身上永远呼哧呼哧地冒着热气。

大姨结婚比妈妈早几年,生了两个儿子后,没有再生,据说找人算过,大姨命中无女,生再多也是儿子,吓得大姨不敢生了,怕生多了儿子娶不起媳妇。

没有闺女却稀罕闺女,因此特别宝贝云洁和连莲,每次见了连莲都抱着亲个不停,亲得她哇哇大叫。还一个劲地让云洁和连莲喊她“娘”。

徐云是云洁和连莲的“妈妈”,她徐华就是云洁和连莲的“娘”。

今天大姨可没空抱着连莲举高高,只是随便摸了摸连莲的头,把头发成功搅和得炸毛,转身从被窝里揪着二勇,二勇精瘦,皮肤黝黑,上身光溜溜,只穿了条蓝色小内裤,云升嫌弃得撇过头去。

二勇穿上衣服,随便摸一把脸,坐到饭桌前,一边呼噜噜喝着面汤,一面跟云洁打招呼,“云洁来了,连莲呢?”

云洁猛然发现,大勇二勇已长成一副大人模样,虽然还是那个板寸,却不再是毛茸茸脑袋,而是多了很多棱角,声音也变得雄厚低沉,一双单眼皮眼睛炯炯有神,他自己管这叫龙眼凤睛,云洁没觉出龙凤之意,倒觉得他的眼睛越发小了,小,但有神!

就像现在,二勇歪着头,目光炯炯,虽然他经常做些不靠谱的事情,对这些兄弟姐妹却是一个温暖的人。

连莲正在院子里跟大勇胡闹,被大勇逗得一声声尖叫。

明明自己也有两个哥哥,连莲还是很黏大勇,因为只有大勇肯跟她玩一些紧张刺激的游戏。

比如现在,大勇拽着连莲两只胳膊,在院子里“打圈圈”。

吓得大姨扎煞着两只手,想阻止又怕吓到他俩滑手,一时不知该怎么伸手,嘴里却恨不得把大勇骂个狗血喷头。

爸爸在世的时候,每当放农时假,就会带着两个儿子来丈母娘家和大姨子家帮忙,云洁和连莲没有来过,但也经常听云平云升了两个说起帮工时的趣事。

因为农忙,大家从白到黑都在庄稼地里忙活,家里要么留一个做饭送饭的,要么就去庄头的火烧铺里买火烧,在地头凑合一顿。这个时候,家里人也舍得给大家买点冰棍和甜水喝。

云平云升每年盼望的,就是这些田间地头的美食凉饮。

今年兄妹四个全体出动,路上云升又把田间地头吃饭盛况跟连莲描绘一番,连莲的口水都要流到衣服上了。

麦收其实挺熬人的,五月的风,像带着小刺,**滚烫,把田间劳动的人们脸蛋肩膀都熬红了。

麦子割完了还要捆、收、捡,收回家后还要打场,可得好好忙上几天,好在云平云升都是能吃苦的,大勇二勇虽然懒一点,但也懂事,至少云平云升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他俩是丝毫不敢偷懒的,那就不是被娘骂的问题了。

好歹还是知道一点的。

大姨夫领着四个男孩子在地里挥洒汗水,大姨带着两个闺女在家做饭擀饼,油花花的大饼啊,一层又一层,烙得两面焦黄,“滋滋”冒油,连莲喜欢吃带葱花的,大姨便再烙几个葱花盐饼,那个香味吆,要冲到天灵盖了。

擀好的大饼,要到地头吃才好吃。

大姨挎着竹篮,里面放着一大摞油饼和葱花饼,还有自己调的爽口小咸菜,再炒个哑巴辣椒,油要多多的,带上一大罐凉开水,三个人,一前一后,来地里送饭。

几个人围坐在地头,闻着新麦子的香味,畅想着今年的收成,两只手抓着油汪汪的饼卷菜,吃得一脸满足,好像嘴里吃的就是刚刚割下来的新麦。

云升附在连莲耳朵上说悄悄话:“吃完饭你先别走,姨夫说了,晚一会要给咱们买冰袋子喝。”

连莲眼睛立马亮起来:“到吃冰袋子的时候了吗?”

冰袋子又叫冰砖,冰块,是一个塑料袋装着甜丝丝的糖水,冻成邦邦硬的大冰块,有牌子,最着名的是239和369两种,吃的时候要耐着性子,一点点嘬,等一会、化一点、嘬一口。一个冰袋子可以享受很久的快乐。

连莲也经常喝到冰袋子,但在火热的麦地里喝冰袋子,那是完全不一样的,到底哪里不一样,连莲也说不出来,反正就是不一样。

躺在刚刚割下的麦穗上,仰望着蓝白色的天空,“哧溜溜”吸着冰袋子,想想就觉得很美啊。

而这样的日子,还能持续好几天,就更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