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没金手指,我做团购养活全家 > 第146章 改天换地小能人

在张家庄的“场湾”里,听到的不仅是各家的八卦,还有各方新鲜的消息,比如,今天的话题是张家庄种菜挣钱的标杆:小能人。

年前年后,云平跟小能人打交道可真不少,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在忙啥。想着这次在姥姥家待几天,一定去找小能人,看看他又捣鼓了什么好东西。

小能人最近可没空,他都“能”到别村去了。

小能人与邻村朱家茂村合作,搞了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专门种黄瓜。

大棚的前期投入很多,技术很新,大家都持观望状态,小能人却两眼放光,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多年积蓄,跟着上马。

本来人家朱家茂村不打算带他,可他对新技术天生一股牛劲,自己又善于鼓捣,还鼓捣出一番成就来,人家看他十二分的积极,也有一定经验和基础,便把他收为编外成员,一起种黄瓜。

第一批黄瓜成熟,小能人的成绩最好,当一筐筐顶花细刺的黄瓜从大棚里抬出来,小能人就专门站在大棚门口数票子。

那一段时间,小能人瘦小的身躯在全庄人眼中,一天比一天显得伟岸,庄里种菜的大姑娘小伙子老头子,都想拜师学艺。

小能人是个心里有数的,新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这是他捂都捂不住,藏也藏不了的,你看人家朱家茂村,不就是抱团发展吗?所以他也没有藏私,来者不拒,把第一批蔬菜大棚的种植经验全部传授给大家。

现在张家庄人嘴里,说的最多的还是今年拔地而起的一个个蔬菜大棚,全庄人对今年冬天的种植充满期待。

云洁记得嘱咐过二舅一定要跟着小能人种菜,他种什么就跟着种什么,他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不知二舅有没有听话。

二舅表示:“听了,听了,全听进去了。大棚已经盖好了。”

云洁特意去看了二舅的蔬菜大棚,果然跟小能人家之前一人高的大棚不一样。

“哇!这么大吗?”云平云洁一进来就惊呆了,扑面而来的热气差点把两人熏个跟头。明明外面天气已经很热很热了,大棚里面的温度和湿度还是高出几个档次。

高高的大棚,目测大约有3米高,20米宽度,长度更是一眼望不到头,据说有500米。

这这这,也太大了吧,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大棚里种的是西红柿,已经坐果,有些已经是粉红了。

春夏之交吃个新鲜爽口的西红柿,想想就很美。

“再过半个月就成熟了,虽然不如冬天那样绝无仅有,但现在也是稀罕的,并且咱们高温棚昼夜温差大,柿子的口感好,比一般的柿子皮更薄,汁水更多,更甜,这样就能卖上价去。”二舅满脸骄傲。

云平云洁也很高兴,咱也有稳定的货源了,以后卖菜不用到处进货,直接来张家庄找菜就行,蔬菜的货源稳定了,咱们就有时间和精力去搞其他好货。

原来冬暖式蔬菜大棚就是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云洁没想到自己竟然亲身经历了蔬菜大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真有一种参与到历史进程中的自豪感。

舅舅们种菜,咱们卖菜,也算是对东昌县蔬菜事业的支持。

云洁很是笃定,接下来,整个东昌县会因为这个小小又大大的蔬菜大棚,走向全国的重要位置,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会因为这个小小又大大的蔬菜大棚,进入康庄大道。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充满希望的。

小能人今天难得在家歇着,二舅带着云平云洁去拜访他。

小能人还记得连家这几个孩子:“过年时的西红柿还是抢手货,现在你们再来找我,西红柿要多少有多少!随便拿!”

云平很激动:“舅舅,听说你们还种黄瓜,种辣椒,种茄子?”

“那是,什么不能种?都能种,以后不仅要种菜,还要种甜瓜、西瓜!”

“真的吗?现在咱们村里大棚都种的啥?”

“以西红柿和黄瓜为主,也有种芸豆、豆角、芹菜、菠菜的,大家现在都试着种,有的棚里种了好几种呢。”

云洁想,后世讲究一村一品,甚至一镇一品,为的是形成规模种植,便于管理和销售,但现在发展初期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或者即使考虑到这一点也暂时做不到,毕竟每家有每家的想法,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从其他人的意见,必须得踩几次坑,撞几回南墙,才能痛定思痛,寻求更好的统筹。

果然,云洁提醒小能人:“咱们村里这样分散种植,产量上去了,销量怎么办?有没有专门的定销渠道?”

小能人闻言看向云洁:“没想到你倒能想到这上面去。可见是思考过的。村里现在刚刚建起大棚,都憋着一股劲头呢,光看到了我第一批黄瓜挣了钱,却没想过怎么卖出去,我那时候是独一份,能摘下来就能卖出去,现在大棚这么多,产量这么大,后期销售还真是个问题。”

小能人挠挠头:“事情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可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等大量蔬菜都下来了再发愁,新鲜蔬菜可不等人。”

云平说道:“咱们东昌县有几个蔬菜批发市场,风市也有,可以往批发市场送。”

小能人说:“问过了,人家大多是收精菜,就是收拾打包成板板正正的蔬菜,并且一般是每样菜成批量地收,咱们有的人家棚里种了五六样菜,一起去送,要对接五六家菜贩子,就很麻烦。”

“并且东昌县几个蔬菜批发市场都在大南边,离得远,下菜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往外送菜,不够功夫的。”

云平想起大的批发市场确实是这样,每家只收一种菜,只卖一种菜,进货出货动辄以吨计。小的批发市场倒是机动,但又吃不下这么大的量。

这可怎么办呢?

云洁努力回想后世看到的农贸市场的运营方式,他们是怎么解决销售问题的呢?

就后世的严洁来看,有记忆的是......

云洁问小能人:“现在大规模搞起蔬菜大棚的有很多村吗?全县大约有多少知道吗?”

小能人不知道云洁为什么会这样问,但还是认真回答:“隔壁朱家茂村是第一个搞的,去年年底才开始建实验棚,咱们庄离得近,算是第一批正式建的,目前并没有形成规模,也就附近几个村庄有,不过我觉得,这东西,这几年一定能发展红火起来!”

云洁心想:“不愧是小能人,看得真准,以后咱东昌县就靠这个发家致富呢,可红火,简直是星星之火燎原啊。”

云洁想想张家庄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省道和国道的交叉口附近,方方正正的村庄,交通发达,实力雄厚,要不然也不会是附近好几个村庄的大集所在地,又想起张家庄庄南庄北好几个敞敞亮亮的“场湾”,有一个想法逐渐形成。

“舅舅,你说咱们附近这几个村庄,种了这么多大棚,是不是都难以找销路啊。”

“是的,刚建的蔬菜大棚都在咱庄附近,零散分布,估计他们也开始犯愁了。”

“咱们庄临近国道、省道,南边又有几个平整的大场湾,为什么不自己弄个批发市场呢,就在咱们庄前头。附近这么多大棚,不愁没人来送菜。”

小能人眼前一亮,是啊,我怎么没想到,没条件就自己创造条件啊,附近没有批发市场,俺就在家门口弄一个!

“走,现在就去庄头看看去!”小能人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几个人来到庄头,小能人站在打场的麦子中间,四下看看,越看越高兴,踌躇满志:“这里,这里,这里,离大路近,场地平整,稍微一拾掇就行!面积不够,还可以继续往北扩建!”

晒粮的乡亲见小能人比比划划,把自己家的麦子也比划了进去,不由得嘀咕:“这是要干啥,怎么把俺也加进去了?”

旁边有人说:“加你怕啥,这是小能人,他可有本事,带你赚钱你不干啊?”

“干,为啥不干,赚钱的事哪有往外推的!”

小能人搓搓手:“走,去村部找张永亮去!”

张永亮是现任村支书,也是小能人张起灵的本家兄弟,两人关系好得很,也是个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小能人兴奋得不行,两只不大的眼睛闪闪发光:“朱家茂村是第一个建大棚的,咱们张家庄是第一个建批发市场的!以后他们的蔬菜,种出来都得交给咱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