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没金手指,我做团购养活全家 > 第162章 小炮换大炮

云洁、云升各骑着一辆自行车,云平骑着大三轮,连莲舒服地坐在车斗里,一起回家咯!

满载而归!

原以为买个三轮车得好几百块甚至1000元,没想到竟然这么便宜,280元就拿下了,捡了一个好大便宜!

云洁看到路边还有卖这种大三轮的,看起来还不少,“不知道他们卖多钱呢。云升你去问问吧。”

云平回头:“别去问了,咱们都已经买好了,再去问有啥意思,万一人家更便宜,咱们不是自找不痛快吗?280元买到这么好的车子已经出乎咱们意料了,就偷着乐吧。”

云洁觉得说得有道理。

可云升觉得哥哥说得不对,那如果人家卖得贵很多,咱们的快乐不就更多了吗?胜负的几率是一样的,甚至胜的几率大得多,为啥不去尝试一下,获得快乐呢?

哥哥是求稳,弟弟却是求进。

占了这么大便宜,云平觉得口袋里鼓鼓的,说好了进货西瓜粽子后就去买好吃的,现在咱们有大三轮,也有地方放,云平决定带弟弟妹妹,开着新车去城里兜风,买好吃的!

新车子新油新轮胎,云平虽然带着连莲,也是蹬得飞起。

买了一堆好吃的,连莲整个人都埋在了各种吃食中间,像个掉进粮仓的小仓鼠,看看这个,闻闻那个,都不知道该吃啥了。

四个人没有回六中,而是直接蹬着车子去了涂山镇齐家庄,云洁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改造这个三轮车了。

大姨看到连家的新车也是惊呆了,“你们买个这么大的三轮车,是要拉菜吗?”

“不是的大姨,我们这是为小吃摊准备的,想要拜托姨夫打造成带玻璃框的小吃车。”

大姨夫听到赶紧过来看:“这几天我正琢磨,想给你大姨做个上集卖凉皮的箱子,正愁自行车后座施展不开呢。你这个车子不错,整个后斗可以改造一下。在哪里买的,多钱?”

当大姨和大姨夫听说这个车子才280元,都惊呆了,反复确认好几遍价格。

因为一个老太太小三轮都得200多了,这个大玩意才280元?

“是的,没错。就是280元,我们这是去捡了一个大便宜呢。姨夫你看看这个车子能改造成云洁说的那种小吃车吗?加个玻璃框子。”

大姨夫已经开始对着车子比比划划了。

四个人吃过饭就回家了,连莲有点舍不得三轮车,坐在三轮车斗子里,可比坐自行车舒服多了。

大姨夫并没有让大家等很久,过了几天,四兄妹再次来到齐家庄,小吃车已经初具规模。

大姨夫简直就是全才,不仅会木工,还会电焊!

三轮车后斗的四个角上,焊接了四根结实的钢管作为支架,底部从斗部往上抬了五十公分左右,焊了一层小钢管,大约离地一米二高,这就是操作台了。

操作台面和车斗之间有八十公分左右的空间,可以放置杂物。

操作台之上,用木头拼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壳子,三面玻璃。

好在庄头就有一家卖玻璃的,取材也方便。

完全按照云洁的设想来做的。细节处理得很好。

走街串巷摆夜市的第一辆小吃车,带着她的使命,提前二十年面世了。

云洁转了一圈又一圈,爱不释手。

简直是摆摊人的梦中情车,大姨夫说了木框会刷成白色,满足云洁对纯白小车的幻想。

“还有两天就完工了,这个完工后,给你大姨也买个这样的车子,装上这么个框子,以后卖凉皮就可以现场操作了,方便又卫生。”大姨夫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

“姨夫,哪天你去买车子,我陪你一起。我知道哪里有这种三轮车便宜处理。”云平自告奋勇。

小炮换大炮,连家四兄妹的小吃摊升级了!

车子一做好,云平就迫不及待骑着车子来到夜市,今天特意提前了一个小时到位,为的就是炫耀他的新车子。

果然,造型别致的小吃车一经亮相就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几个搪瓷大盆装着各种配菜,一个大箩筐装着单饼,一个圆形的案板,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不管味道如何,光看这架势,就很吸引食客。

大姨夫还在玻璃框的两个角上留了挂灯的钩子,天一擦黑,两盏灯亮起来,纯白玻璃框的小吃车,跟梦幻城堡似的,人们终于不用再昏黄的路灯下面摸黑吃饭了,各种颜色的吃食,在暖黄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更有食欲。

有人对车子很好奇:“你们这个车子是在哪里买的?上面这个棚子是带着的还是现定做的?”

云平答道:“三轮车子是在东昌县城东边摩托车市场买的,这个玻璃框嘛,是我们大姨夫亲自给做的。”

“真是巧手。”来人无不夸一句。

断断续续,问这个车子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人来来回回打量摩挲。都说没见过设计这这么巧妙得劲的棚子车。

这里的人,管一切带斗带盖的车子叫做棚子车,一般都是密不透风的铁皮棚子,或者自己简单搭的油纸布棚子,哪见过这么精巧美观的玻璃棚子车。

问的人多了,云洁心里又开始琢磨:大姨夫一周做一个玻璃棚子,因为最麻烦的地方是做木工,这个棚子车用木头的地方不多,大多是钢管和玻璃,如果让他快点做的话,估计三四天就能做一辆,如果手熟的话也就三天。如果让他专门给三轮车做玻璃棚子的话......

“云平,这么一个全新的三轮车加玻璃棚子,就是咱们这个小吃车,你觉得值多少钱?”

云平疑惑地看一眼云洁,“姨夫不是说不要钱吗?”

“我是说,这么多人来问这个车子,如果想买的话,咱说多钱合适?”

云平立马明白了云洁想干啥:“三轮车正常卖的话得350元,钢管、木头、玻璃,大姨夫说不值钱,怎么也得值50元,成本是400元吧,算上一周人工,怎么也得卖500元吧。”

“如果做得多,成本还能再降70元到100元。”云洁估算。

“你是想让大姨夫做好玻璃棚子再卖,卖小吃车?”

云平觉得云洁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这么多感兴趣的,再有问的,就直接说500元一个,先预预热,回家跟大姨夫商量商量去。”

云洁想起前生后世,上大学的时候,省城流行一种少数民族的肉烧饼,一时间到处都是烧饼店,刚开始时有技术保护的,时间长了,这东西都能仿造出来,遍地开花,一时造成恶性竞争。

在这场商业混战中,开烧饼店的有没有挣到钱咱不知道,卖烧饼炉子的倒是赚得盆满钵满。

为啥,烧饼好模仿,做烧饼的炉子不好模仿,或者说模仿的成本太高,只能靠口碑,一个介绍一个。

坐等收钱。

云洁看准了小吃车有前途,咱们卖卷饼挣钱,姨夫可以做车棚子挣钱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