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没金手指,我做团购养活全家 > 第69章 雨水,闹元宵

年后的日子过得悠闲又舒适,云洁按时上着作文集训班,插空写作业,云平云升在家写作业、晒太阳,兼职做饭,云平的厨艺越来越好了,大家都感觉胖了点,尤其是小连莲,吃喝玩乐睡,又没有作业,小脸越发圆润。

雨水节气到了。

虽然没有下雨,但严冬远去的背影渐行渐远,万物觉察到了回春的暖意慢慢苏醒。这是一个由冬向春过渡的季节,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云洁打开妈妈的记事本,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有些紧密联系的节气,在因为雨水而滋长的幸福与希望的时光里,与之相关的习俗也透着丝丝温暖与爱意。

《雨水》

雁来东风起雨水,农时老汉田间催。

雨露滋润本不语,草木萌动颜色回。

正是因为悠闲,所以飞快,眨眼间已是元宵节,云洁放假两天,后天开学。

一大早,云平便去供销社割肉去了,今天元宵节包饺子。

云洁在家看着一盆越和越多的面发愁。云洁会做饭,做鱼做肉都不在话下。唯独涉及面粉的活计有点对付不了,每次和面都以失败告终,她实在受不了面粉在手上黏黏糊糊的感觉。

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干了加水,湿了加面,越弄越多,越弄越乱。永远不明白人家是怎么做到盆光、面光、手光“三光”的。

今天本想挑战一下自我,这会子,看着这一盆不知所谓的蜂窝面,云洁只想暴走。

云平买肉回来,正好看到云洁跟面盆大眼瞪小眼的场景,不禁失笑。

安排云洁洗手剁肉,云平三下五除二就收拾好了面盆,漂漂亮亮的“三光”。

云洁真是服气了。

没有其他毛病,就是面有点多了,无妨,多弄点馅子,大不了多包点饺子呗。

云洁开始剁肉,一面剁,一面嘟嘟囔囔,云升留心听了一下,这是在复盘自己的和面心得呢,反正就是乱七八糟的。

吃过午饭,醒好了面,调好了馅,魏奶奶也过来了,大家一起包饺子过元宵节。早点吃过晚饭,还要去看花灯呢。

饶是魏奶奶,也被面板上一大块面团和三盆馅子惊到了,云洁讪讪地说:“呃,一半包饺子,一半包大包子,开学后当早饭吃。”

说干就干,先包饺子,云洁擀剂子还是又快又好的,云平的手胖乎乎,捏起饺子来一捏一个,一捏一个,简直就是包饺子圣手。

魏奶奶笑说:“云平的手跟爸爸一样一样的,又大又胖,最适合包饺子了。天生就是干活的命。”

魏奶奶就这样突兀地提到父亲,云洁心里一咯噔,悄悄去看云平云升的神色,见他们只是笑笑,并没有露出异样的神情,也就放下心来。

包好了两屉饺子,云洁赶紧去厨房煮好。

大家吃过饺子,休息一会,继续包大包子。云洁最积极,跑前跑后,上锅、添水、开火,家里的两个灶眼都用起来,快点把包子蒸熟了,还要去看花灯呢。

魏奶奶吃过晚饭就回家休息了,云洁看着灶上蒸着的两锅包子,再看看盆里还剩不少馅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又招呼云平和了一点面,做成了两个比盘子还大的死面大肉饼。

这下,开学后的早饭有着落了。

原先,云洁以为元宵节就是看看花灯,猜猜灯谜,等他们来到街上,汇入磅礴的人流,她才发现,事情跟想象的不一样,这阵势,太大了!

正月十五月儿圆。按民间习俗,在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在这个时代,千家万户的彩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街头彩车及民间文艺队伍展演。

四个孩子跟随人流站在路边。突然,只听见震天动地的锣鼓声由远及近地传来。在欢歌笑语中,各式花样别致、制作精美的彩车和身着统一服装的表演队伍从从东向西有序行进。

紧接着,铿锵的锣鼓伴着欢快的秧歌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秧歌演员们个个英姿飒爽、舞步飞旋,扭出了农家富裕起来的欢乐心情。

舞狮表演的人气最高。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子在人们心中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活动寄托着他们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愿景。

真真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云洁在热闹的大街上,双手合十祈祷:“希望接下来的日子就像这彩车一样,红红火火。”

巡游舞乐结束后,接下来是长廊猜灯谜。

放眼望去,一片喜庆的红色映入眼帘。大红灯笼把现场点缀得格外漂亮。一条条用彩纸写好的字条整齐地悬挂在空中,静待揭开谜底。

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被称为“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改称为“谜”。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元宵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

人们纷纷涌进灯谜区,揣摩起谜面的内涵。不一会,一个个谜底迅速地被揭开。

几个人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到处找没有被解开的灯谜。

“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打一字)。”云平念,“这不是朝吗?”

这个也太简单了。

“电话一来便就职(打一成语)。”这个也没有难度,马上被云洁破译,

“听之任之。”

有几个人围在一个灯谜旁边,抓耳挠腮,看来有块难啃的骨头,云平云洁对望一眼,围过来:“酒肉朋友(打一字)。”

这个有点难度,云平云洁陷入思考。

“是饺子的饺吧。”云升忍不住插话。

众人一想,好像是,又好像不那么贴切,但又找不出更好的答案。姑且算是吧。

过了正月十五,闹完元宵节,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也就结束了,接下来是开学吗?并不是。

开学是正月十七,中间还有正月十六一天,是集中补作业的时间,一个个烂尾学生开始挑灯夜战了。

云升从正月十五就开始补作业了,看完花灯回家的路上,云升难得沉默,就连小连莲都注意到了二哥的不对劲。

“二哥,那个兔子花灯的眼睛真是宝石做的吗?”

“嗯。”

“二哥,花灯真好看,咱们回家也自己做吧。”

“嗯。”

“二哥,我和姐姐猜中了四个灯谜,你看我们的奖品,我们还吃元宵了呢。”

“嗯。”

云平云洁也注意到了云升有点魂不守舍,以为是累着了,于是便加快脚步回家,准备赶紧洗漱睡觉,明天再休息一天,后天就开学了。

云升一到家,立即扑到自己屋,翻腾了半天,抱出一堆课本本子练习册,把八仙桌占满了。

云平见此情景,长叹一声,这是烂尾工程要收尾了。

云平云洁的作业在假期中间抽空写完了,可云升没有写完啊,他的事情可多着呢。

这会子开始奋笔疾书,一面写一面悄悄叫着:“哥哥、哥哥、大哥......”

云平本想装着没听见,可云升的呼唤太魔性了,磨得耳朵痒痒。

过了一会,等云洁和连莲从东屋出来,趴在桌上奋笔疾书的就是云平云升两个人了。

正月十七开学了,热闹却还没有结束,因为正月二十一,也就是这个周日,连见星要结婚了。

这可了不得,我的爷爷要结婚了!

连见星的爸爸连正焕是庄里辈分最高的十六世,连见星是十七世,这么高辈分的爷爷、老爷(三声)结婚,可是全庄的大事件。

正焕老爷(三声)不是庄里年纪最大的,却是辈分最高的,他们这一脉之所以辈分高,就是因为子嗣艰难。正焕是独苗苗,见星也是独苗苗。

见星结婚,占堂村支书作为大侄子,可是下足了力气,力图把婚礼办得比自己儿子连云利的更隆重、宏大、有场面,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见星娶的这个新媳妇,叫黄念真,是见星在省城上大学的同班同学,据说是省里一个大领导的女儿。

可不能让人家城里人挑出咱的毛病来。占堂很庆幸前段时间刚给儿子操办了婚礼,现在一肚子的经验教训,全部可以用在小叔叔的婚礼上来。

无非是场面更宏大更热情,乡里条件有限,只要别让人家在“礼”上挑出毛病就行。

过年时,占堂二伯反复强调,庄里同族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得提前回来参加婚礼,出嫁女也要带着男人孩子回庄。

云平兄弟姐妹四个也得回庄参加婚礼,云平怕人家在意自己正在热孝期,占堂二伯特意表明,没这个说法,婚礼上,云平还要代表占勇坐位子呢。

云平也很庆幸,幸亏婚礼安排在周日,要不然咱们几个不好请假,请假理由总不能是:

我的爷爷要结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