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因为诈捐,去年送清河劳改的那个?”,邢局问道。
“对,就是她。根据一大妈那天说的,贾张氏搬进四合院的时间,虽然是45年抗战胜利以后,但贾贵一直都在啊。
还有,何大清说过的那次喝酒,贾贵酒后失言,易中海差点弄死贾贵。以及后来,贾贵的死,好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工伤事故。
还有,要说秦淮茹嫁进贾家以后,易中海极力维护、帮衬贾家,是为了自己的小情人和孩子。那解放前那三年呢?真的是所谓的托孤、帮助故人之后?会不会还有堵嘴的目的?”
“大茂,照你说的这些情况来看,还真有这个可能。”,邢局思索了一下。
“提审贾张氏的时候,可以告诉她秦淮茹和易中海的关系,以及两个孩子的情况。我想,以贾张氏睚眦必报的性格,她肯定会跟易中海翻脸,跳出来指证易中海的。”,许大茂说道。
“好,我这就通知香河,提人!”
出了邢局办公室,许大茂找到了门口等他的一大妈。
“一大妈,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许大茂给一大妈道歉。
“我也是刚过来,刚才在那边交东西也等了一会儿。”,一大妈说道。
“成,那咱走?”,许大茂说道。
“大茂,你去邢局那儿,是问易中海的案子吗?”,一大妈问道。
“我没主动问,邢局跟我说了几句,说易中海很顽固,现在没松口。”
“哼!他那不是嘴硬,他是怕死!要是松了口,他就离死不远了。”,一大妈说道。
“一大妈,刚好我也问您一下。您说当初贾贵也是院里的下人,他知道不知道易中海那些年在警察厅都干了些什么?”
“贾贵?他知道多少我不好说,不过他们都是男的,可能会比我知道的多点儿。可惜,贾贵46年就死了。”
“一大妈,贾贵当年说是在轧钢厂工伤死的是吗?”
“是,他当时跟易中海一起在轧钢厂上班。易中海是钳工,贾贵没技术,就是个打杂的。”
“打杂的还能出工伤?”
“不知道。贾贵怎么死的,我们都是听易中海说的。据他说,是贾贵搬东西的时候,东西倒了,把他砸死了。
我们都不懂这些,是易中海跑前跑后给贾贵办的丧事,轧钢厂的赔偿,也是易中海给争取回来的。”
听了一大妈的话,许大茂觉得当年贾贵的死,更有疑点了。什么都是易中海一手包办,他想搞鬼,可是太容易了。
“一大妈,贾贵这事咱们先不说了。您说有事找我,是什么事?”
“大茂,是这样的。易中海不是已经抓进去一个多月了嘛。聋老太太几次让我问问能不能见见他,可我自己都不想再见他。就拿今天来说,本来是可以见的,我没见,交了东西就走了。
你们上次跟我说,易中海的事没查清楚前,让我不能跟聋老太太”翻脸,还得对她更上心。我挺难受的,想着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大妈,这事我还真不好说。不过,既然他已经抓进去了,我相信查清他跟聋老太太猫腻的时间,不会太久了。
这段时间,还得委屈您忍耐着点。您也知道,聋老太太这人不简单,这回要是不能把她彻底弄明白了,您以后的日子,风险还是很大。
您今儿回去,就跟聋老太太说,公安局说了,易中海的案子还有别的情况,人家公安局还要继续审查侦办,一定要弄清楚了。在此期间,不给家属探视。”
“大茂,要是这么说,不会是给她报信儿吧?”
“就是要让她紧张。她紧张了,才会想别的办法门道。现在这情况,她只能倚靠您跟外边联络。
哪天她要是让您去哪,找谁或者是干什么,您就马上来分局直接找邢局。要是来不及,您就在院里找柱子哥两口子、雨水、南易都行。让他们来分局报信儿。”
“那你呢?”
“我怕是不成了。明天我又要去学习,又是仨月不在咱院子里。”
“又要去学习。大茂,你这是又要升官了呀。”,一大妈现在也知道了,谁要是一去学习,就意味着要升官了。
“没有,一大妈。就是调了个岗位,到新地方上班不得先学习熟悉呀!”,许大茂笑道。
“那你不在轧钢厂了?”
“嗯。不在了,这回我调部里去了。”
“唉,你们这些孩子,一个个都出息了。大妈我要不是被他们给害的,我的孩子怕也跟你们一般大了。”,一大妈说着,眼圈子就红了。
“诶,一大妈。您也别难过呀!那天协和的医生不是说了嘛,您好好配合他们的治疗,您这身体半年就能恢复。
您今年才四十多,咱尽快把聋老太太、易中海这事了了。我负责给您介绍个靠谱的,您儿孙满堂的日子跑不了!”,许大茂笑着安慰一大妈。
“你小子,还敢大妈开玩笑!没大没小的。”,一大妈嘴上骂着许大茂,脸上却是看不见一丁点儿的怒意。
骑上驴粪蛋子,带着一大妈回到胡同口,还是让一大妈先回。许大茂在胡同口找了个背风的地方,抽了两支烟,这才骑上驴粪蛋子回了四合院。
下午,许大茂把屋里又好好收拾了一遍,把一些不方便的东西,让统子先都收回去。又让统子给弄了两大包零食出来,现在零食消耗大啊!妹妹徐小琴、何雨水、大毛他们小哥仨,小久、钟跃民、李奎勇,现在有多了一个娄晓娥,还有不时给院里其他孩子们散点。他这一走半个月,得给何雨水补足库存才行。
“唉,孩子们都让自己给养刁了啊!”许大茂哀叹道。
“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是你养的吗?没有本统,你拿什么养?”,统子不乐意了,对于这种冒领军功的行为分外不齿。
“是!您批评的对。这功劳,实际都属于咱们无所不能、无私无畏的统大人!”,许大茂连忙奉承道。
“对了,统子。我过完年去了港城,雨水这边怎么办?你能直接给她提供物资吗?”,许大茂问道。
“能,不过到时候我要以你的名义,通过邮件包裹的形式寄过来。当然,就是插在最后投送这一环节。基本上当天、最多次日送到。”,统子答道。
“好,统子。你现在要计划一下,年后咱们出去要怎么操作了。出去以后咱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运粮食回来。还要依托娄半城的关系、渠道。在国内、港城、美利坚之间,建立起来一条物资采购、运输渠道。设备什么的,也要运一些回来。”
许大茂清楚,明年起咱们家将要开始遭受三年自然灾害。这时候,什么都比不上人命重要。原先准备去搞设备的队伍、渠道,在急迫的局势下,转向搞粮食,也将会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