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 > 第248章 王圣亦要是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佛门....”

帝都雍容坊一处府邸之中,王圣亦是得知了金刚寺传来的消息。

佛门此次说是要拉拢儒家。

可不止是针对世家儒家,寒门儒家自也是需要拉拢的。

只是不同于泷师无视佛门一般。

王圣则是打算跟佛门合作一番,但他所合作的并非是其他,而是要借助佛门的势力发展寒门儒家:“如今的局面,尔等当是皆已知晓。”

“陛下之意已是极为明确,要想改变陛下的想法当是不可能的。”

“儒家唯一能做的唯有改变自身!”

“且先整顿内部的风气,贪污受贿之事不可再犯,其次便需扩大各地书院的规模,放宽书院的招收条件,但凡读书之人皆可入书院,便是南疆、幽州之人亦是如此,丰州、云州这边亦需要大力发展,扩张人手。”

正如同泷师要以地方势力来压制陛下的权势扩张。

王圣所做的其实也是一般无二。

别看寒门儒家有寒门两个字,可自古以来就没有真正的寒门读书人,所谓的寒门也不过只是中小地主、乃至富农背景的子弟而已,因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将这般条件放宽,收拢更多的人手扩大寒门儒家的势力,以此来抗衡未来陛下的压制。

至于说寒门儒家为何此前不这么做?

其一便是因为世家儒家的压制,其二则是因为这种扩张对于寒门儒家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利益可言,固然对于泷师、张旭这些上层的人来说或许能够扩大势力,下面的人呢?他们付出一定成本,加入寒门儒家,不就是为了当官发财?

若是寒门儒家疯狂扩张,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可不就是给自己找竞争对手。

尤其是这些扩张的钱可是要他们出的。

他们如何能愿意?!

但如今既是局势如此,这些人不出钱也不行了。

更何况还有佛门这边的支持,王圣也就更有把握能够迅速将寒门儒家扩张起来,固然这种会让原本就有些良莠不齐的寒门儒家变得更加混杂,但却也能够保证寒门儒家能够拥有更多的基本盘,尤其是南疆、幽州的扩张更是重中之重。

以往无论是寒门儒家,还是世家儒家可都是未曾瞧得起那些幽州、南疆人的。

如今只要放出口风,自是会有大批的幽州、南疆之人来书院。

要知道当初儒家虽是没有在幽州拥有太多的势力,可那并非是儒家没有这种实力,而是儒家所要拉拢的皆是军将世家的子弟,而非是那些寒门子弟!

他们瞧不起的也是幽州、南疆穷苦出身之人。

而不是那些能够带来大量利益的军将世家的子弟!

只是就在这时。

一直沉默不语的杨柯却是忽然开口:“其实自从陛下登基以来,虽是种种行事过于霸道,但整体而言却是对大奉是极好的,无论是川州的祸乱,还是雍州营卫的裁撤,皆是让百姓过的更好,亦是让大奉的军饷减少、赋税变得更高。”

“就眼下的局面而言,难道不是我们昔日所畅想的?”

这话一出。

四周之人皆是沉默起来,其实杨柯所说的道理他们又如何不知,便是王圣都知晓陛下如今所做所为的确是让大奉变好,可问题是这不是寒门儒家做的。

而是陛下所为!

尤其是陛下摆明了要整顿大奉儒家,要用王阳明的心学来代替他们。

那么他们又如何能够什么都不做?

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无论是王圣,还是在场的寒门儒家的重臣,皆是有自己的私心跟利益,王圣要的是自家所学的圣人学问愈发昌盛,亦是要让自己的学问传播开来,如此方才能够夺取更多的儒家气运,最终成就十三境的圣人。

在场的重臣则是因为他们本就是依靠寒门儒家的学问,一步步爬到今日这般地位,可一旦王阳明的学说大肆传播开来,他们又将如何?难道要转头王阳明重新学起来,自家的地位如何保留,自家的势力又如何保存?!

王圣看向杨柯认真的说道:“陛下行事太过霸道,有些事情还需吾等劝谏,但要做到这点,必需要足够的势力,也需要足够的实力来让陛下重视吾等!”

这般借口也算是冠冕堂皇。

但实则却是明显裹挟私心,更是有些诡辩。

只是杨柯在面对这般话语,他也唯有沉默,因为寒门儒家的气节,他早已是看透了,这些人在尚未成功之时,或许还能冠冕堂皇的说一堆话,可真正的爬到高位,却有几人还能不忘初心?说到底终究只是为了自身而已!

..........

寒门儒家跟世家儒家的动静。

几乎是在他们商议完的片刻后,就已传到了沈楠的耳中。

他听着高力士的汇报,不免有些冷笑:“且让他们在闹腾几天吧。”

一旦南疆的事情结束。

王阳明归来后,国子监的设立,必会让这些人知晓何为真正的手段!

无论是世家儒家、还是寒门儒家。

他们虽是未曾将人分为三六九等那般极端,可终究都一个个忽视了真正的底层寒士,所谓的学问传承,也一个个藏的极死,就比如昔日泷师的一个传承,就想要让川州的府君为之赴死,这点便能看出儒家传承藏的多厉害。

可王阳明却绝对不会藏私。

沈楠所要的也不是世家、乡绅这些人,而是大奉的万亿子民。

他轻声念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人如龙的梦想。

沈楠或许暂时还做不到,但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却是能够做到的。

这也是接连收拢川州、雍州、幽州部分军镇的底蕴。

儒家这些人或许只是看见沈楠掌握了足够的兵权。

但沈楠最大的杀手锏却是收拢而来的田亩,以这些田亩提供的粮食,他完全可以广开学堂,让大奉大部分人皆有书念,只要各地国子监的学堂建立,并且有足够的人手填充进去,大奉所谓的儒家,不出数年,便要彻底淘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