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 > 第93章 富得流油的武将勋贵,待宰羔羊!

景华殿。

李斯正在汇报这两日对付武将勋贵的种种情报,其中一些对付武将勋贵的手段,便是沈楠听着都有些摇头,李斯有时候做事的确是过于酷吏。

这也是因为李斯昔日是大秦相国的缘故,大秦可没什么柔和的手段。

始皇帝要想对付哪个臣子,那是说抄家灭门就抄家灭门。

只不过以始皇帝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望,他无论做什么都能镇压的住局面,沈楠如今却是还不能如同始皇帝那般肆意。

他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行了,这几日就别太折腾他们了。”

“如今这些武将勋贵大约拿出了多少银两买命?”

相较于如何折腾这些武将勋贵,沈楠更关心的还是自家的内帑可曾富裕了。

李斯心中默算:“目前而言,已有大约五千万两白银,这仅只是现银,具体是田亩、店铺、商会的收拢都是由韩掌印负责,估算是有一亿三千万两白银的。”

这个数字一出来。

沈楠哪怕早知晓武将勋贵富裕,也是难免有些惊异:“也就是说近两亿两白银?这可是跟大奉一年的财政税收相差无几了。”

大奉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在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范畴。

而且这些收入扣除军饷、各项开支之后,剩余的银两可就几乎没有多少了。

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大奉皇帝自己从内帑拿钱做事。

如今只是收拾了一下武将勋贵,尚且还没有下狠心抄家就能得到这么多的银两,也难怪李斯跟韩生宣的手段那般酷烈,就算是沈楠也忍不住想要撤回刚才的命令,让李斯跟韩生宣好好整治一下这些武将勋贵,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少家底!

沈楠强忍着内心的**,他吐了口气:“大奉八百年终究是养出一批富得流油的武将勋贵啊,你这几日还是暂时放缓,日后再行安排武将勋贵。”

这些人只要还在帝都,那么银两就带不走。

尤其是他们手中没有赤龙十卫这个权柄后,一个个都不过只是待宰的羔羊而已,区别只是沈楠什么时候宰,用什么方式宰而已。

如今这些银两已是足够沈楠养黑龙、玄鸟、羽林三卫以及赤龙骑的钱。

他暂时也不想将这些武将勋贵彻底逼死。

李斯点头:“诺。”

沈楠又朝着李斯询问:“你担任刑部侍郎已是十多日的时间,这段时间你可曾了解庙堂的格局?若是朕打算对儒家动手,又当如何?!”

无论是川州、幽州九镇粮草,乃至日后掠夺蛮莽妖族的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无法避开儒家的。

沈楠如今也有底气跟实力对儒家动手。

李斯略微沉吟后说道:“陛下如今已是在利用以杨柯为首的寒门儒家对付世家儒家,这般做法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要想让他们做到跟怜生教、佛门那般狗咬狗,只怕是不太可能,大奉的庙堂关系极为微妙。”

“法家一直处于中立、客观的立场,他们谁也站,只是站在大奉法度、律法这边,儒家虽是分为寒门、世家,但却并未特别明显的党政跟争锋相对。”

“这其中固然是有寒门、世家皆有十一境、乃至十二境底蕴的缘故。”

“亦是因为他们的理念相同,无论是寒门还是世家,皆是主张帝王垂拱而治,政事归于六部、内阁,公论付之言官的理念,在这般理念之下,他们内部或许有些许争执,但对外却一直是齐心协力,无论是对付宦官,还是对付帝王皆是如此!”

大奉八百年的江山社稷。

这八百年中几乎将前世各种朝代的事件都走了一遍,什么宦官掌权,什么寒门崛起,什么世家把持朝政,什么天子年幼太后监国,这些事情都是发生过的。

在前世尚且还需要看史书,在大奉只需看看以往的卷宗即可。

因而在这么多年下来后,庙堂上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党争,有的只是一个个微妙至极的平衡,法家中立,维持法度,道家置身庙堂之外,只是以炼器、炼丹、符箓奉献力量,儒家把持朝政,重视民心,压制宦官,兵家远离庙堂,镇守边境。

这种平衡看上去似乎是非常完美,但实际上由于大奉这么多年下来,各个势力都已变得极为庞大,他们内部分裂成各种派系,这些派系之中又有一个个小团体,因而就导致大奉看似强盛至极,可实则内部已是混乱不堪。

沈楠想要利用寒门对付世家,这固然没错,但真想要让寒门彻底跟世家针锋相对,甚至是形成近乎党争的局面,他好从中将一个个权柄拿回来,那么就不太可能,毕竟寒门跟世家有时候可不是分的那么清楚啊,寒门之人若是娶了世家女,他便也算是世家之人,世家之人若是娶了寒门女,那么他也算半个寒门的人。

这还只是联姻,更不要说同窗、同乡这种更加复杂的关系。

相对起来。

怜生教跟佛门就简单多了,佛门跟怜生教那是根本理念就有区别。

大奉也养不出两个同样野心勃勃的宗教势力来!

沈楠闻言后便是微微沉默起来:“看来要想对付儒家,还是得一点点处理,不能将儒家简单的分为寒门、世家,而是要针对性的处理,比如——川州官吏。”

寒门跟世家关系的确是错综复杂。

这种事情固然有坏处,那就是难以处理,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如果沈楠只是单纯针对一个地域的官吏,那么其他的官吏,未必会全力阻止,最多也就是拉一把。

李斯闻言亦是点头:“当是如此,首先便是要发展我们自己的官员。”

沈楠点头:“看来还是要先从川州下手,庙堂这些老狐狸,暂且看他们如何行事罢了,朕倒是有些好奇,他们接下来会出什么招数?”

就在沈楠话音刚落的时候。

韩生宣已从殿外走进来,他带的两个小太监,手中皆是捧着一叠厚厚奏疏。

见此奏疏。

沈楠就知晓儒家的手段是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