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一卷 第14章 农机告急,临危受命

带着那沉甸甸的现金和用破布仔细包裹好的玻璃瓶与铁罐,李向前回到空无一人的修理铺后院小屋,李向前小心翼翼地将瓶罐藏在床板下的暗格里。

他摸着那叠厚实的钞票,黑市一行,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让那个只存在于脑海中的润滑脂计划,第一次有了落地的可能。

然而,兴奋过后,冷静也随之而来。原材料只是第一步,生产设备呢?场地呢?更别提还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后续的实验和量产。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现在这点家底,还远远不够。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节奏。

李向前依旧是那个勤快的学徒,扫地、擦拭机器、整理工具,手脚麻利。王德发叼着烟袋锅,眯着眼睛看他忙活,时不时指点两句,但语气早已没了最初的审视和怀疑,多了几分随意和信任。

“向前,昨天送来的那台‘红灯’牌收音机,你看看,又是老毛病,声音时有时无,跟猫叫似的。”王德发吐了个烟圈。

李向前放下扫帚,走到工作台前,熟练地拆开收音机后盖。

【破障之眼】悄然开启,淡红色的信息流在电路板上浮现。

【目标:红灯753型晶体管收音机】

【故障诊断:可变电容器C3接触不良,碳膜电阻R12阻值漂移超过15%】

【建议方案:清洁并调整可变电容器触点,更换电阻R12(标称值4.7k【表情】)】

“王师傅,您看这儿,”他指着可变电容器,“这轴有点松,估计是里头接触片氧化了,或者变形了,调台的时候接触不好。”他又指了指那个不起眼的碳膜电阻,“还有这个电阻,颜色都发暗了,八成是老化了,阻值不对,影响信号放大。”

王德发凑过来,用他那粗糙但稳定的大手也试了试,点了点头:“嗯,有点道理。你小子现在看毛病,眼光是越来越毒了。”他把烙铁递给李向前,“你来弄吧,这活儿你熟。”

李向前也不客气,拿起工具,清洁触点,更换电阻,动作行云流水,不过十来分钟,收音机里就传出了清晰嘹亮的广播声。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风扇……各种各样的老物件被送到铺子里,又在李向前的“观察”和“尝试”下恢复生机。

王德发乐得清闲,也打心眼里高兴。这小子不光技术好得邪乎,人也踏实肯干,话不多,但句句在点子上。

渐渐地,王德发不再仅仅让李向前干修理的活。

“向前,下午你去趟废品站,看看能不能淘换点旧轴承回来,铺子里这几种型号快用完了。”

“向前,这是上个月的账本,你帮我理理,我这老眼昏花的,看着头疼。”

甚至有一次,王德发直接将铺子后门的一串钥匙丢给了他:“以后你下班要是比我晚,就自己锁门。”

然而,平静往往是用来打破的。

这天下午,天气有些阴沉,乌云低垂,空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

修理铺里,王德发正拿着个紫砂壶慢悠悠地喝茶,李向前则在琢磨一个结构复杂的钟表机芯,试图从那些精密的齿轮和弹簧中,再次捕捉到【破障之眼】凝聚出的“科技碎片”。

突然,“哐当”一声巨响,修理铺的木门撞了一下,接着被人猛地从外面推开。

一个身影踉跄着冲了进来,带着一身浓重的泥土气息和水汽。

来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裤腿上沾满了黄泥,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无法掩饰的焦急和惶恐,额头上的汗珠混着泥水往下淌。

他一进门,目光就死死锁定了王德发,几乎是扑过来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王师傅!王师傅!救命啊!!”

王德发认出来人,连忙放下茶壶站起身,皱着眉头迎上去:“赵队长?是你啊?出什么事了?这么慌慌张张的?”

来人正是附近红旗生产队的队长,姓赵,一个五十来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平时为人还算稳重,跟修理铺打了多年交道,经常送些犁头、锄头、脱粒机零件之类的农具来修理维护,和王德发也算熟识。

能让他急成这样,肯定是出了天大的事。

“王师傅!我的亲师傅哎!”赵队长一把抓住王德发的手臂,声音都在颤抖,“出大事了!我们队里那台宝贝疙瘩,那台‘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坏……坏在地里头了!”

“拖拉机坏了?”王德发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农村,拖拉机就是命根子,尤其是在农忙时节。

“是啊!”赵队长语速极快“早上还好好的,犁了半天田,中午歇了会儿,下午再去发动,就怎么也打不着火了!我们几个懂点的捣鼓了半天,啥法子都试了,就是没反应!那机器就趴窝在地中间,动弹不得了!”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和泥,指了指外面阴沉沉的天空,声音里带着绝望:“王师傅,您看看这天!眼瞅着就要下瓢泼大雨了啊!我们队里那几百亩刚冒头的麦苗,就等着这最后一遍地耙平保墒呢!这拖拉机一坏,要是等雨下来,地一泡,那……那今年大伙儿的收成就全完了!这可是要了命了啊!”

王德发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那不仅仅是一台拖拉机,那是几百口人的希望和饭碗。

“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这可是个大家伙,结构比缝纫机、收音机复杂多了。而且是坏在了地里,情况紧急,维修环境也差。

王德发放下紫砂壶:“老赵,你慢点说!拖拉机坏了?怎么回事?人在地里头,机器咋整?”

赵队长喘着粗气:“不……不知道啊!王师傅!早上还好好的,突突突犁得欢实着呢!中午歇了会儿,吃了点干粮,下午再去发动,就……就跟死了一样!怎么摇把子都摇不着火!”

他顿了顿,似乎在努力回忆当时的细节:“后来好不容易打着两下,那声音就不对!噗噗噗的,跟得了痨病似的,还一个劲儿冒黑烟!熏死个人!我们队里那几个自认懂行的,拆开油管看了,又捅咕了半天喷油嘴,啥招都使了,就是没用!那铁疙瘩就趴窝在地中间,死活不动弹了!”

“冒黑烟?声音不对?打不着火……”王德发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手扶拖拉机的柴油机,那玩意儿可比缝纫机、收音机复杂多了,零件上百个,哪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

喷油时间不对?供油不足?还是气门或者活塞环出了毛病?光听这几句描述,神仙也难断定。

更要命的是,赵队长指着外面越来越阴沉的天空,声音里带着哭腔:“王师傅,您看这天!老天爷不给活路啊!雷都响了!眼瞅着一场大雨就要下来了!我们那几百亩刚冒头的麦苗,就指望着这最后一遍耙地保墒呢!这拖拉机要是陷在地里等雨一泡……那地就全毁了!一年的收成,几百口人的嚼谷……全完了!王师傅,您可得救救急啊!”

“哟,这不是红旗生产队的赵队长吗?什么事这么着急忙慌的?听这意思,是你们队里的宝贝疙瘩——拖拉机坏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门口站着几个人。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干净的确良衬衫、中山装裤子笔挺的中年男人,梳着那个年代常见的干部头发型,手里还夹着个公文包。

他身后跟着两三个同样穿着干部模样的人,正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修理铺里简陋的环境。

王德发和李向前都认得这个人。正是国营红星机械厂办公室主任,张德彪!看这架势,八成是下来检查工作,或者搞什么调研,正好路过。

张德彪显然听到了刚才赵队长的求救。

他慢悠悠地踱步进来,目光在满身泥泞的赵队长和穿着工装、手上沾着油污的王德发、李向前身上扫过,眼神中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一丝轻蔑和优越感。

“拖拉机可是精密的大家伙,技术含量高得很呐。”张德彪慢条斯理地说道,刻意提高了音量,似乎生怕周围的人听不见,“这可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捣鼓明白的。我看啊,赵队长,你还是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赶紧打个报告,派人到我们红星厂技术科去求援吧!我们厂里的工程师,那才是真正的专家!”

赵队长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不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顾忌对方“领导”的身份,讷讷地不敢开口。他当然知道红星厂技术厉害,可一来一回打报告、走程序,黄花菜都凉了!等厂里的“专家”肯纡尊降贵下到地里,那几百亩麦苗早就被大雨泡烂了!

张德彪似乎很满意自己造成的这种压迫感,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继续用那种“指点江山”的口吻说道:“王师傅,不是我说你。你们这小打小闹的修理铺,修修自行车、缝纫机还行。这拖拉机,尤其是柴油发动机,里面的门道深着呢!没经过系统学习,没有专门的设备,瞎鼓捣,只会把问题越弄越糟。到时候损失更大,责任算谁的?”

他这话,既是警告王德发不要逞能,也是在进一步向赵队长施压。

“张主任说的是。”王德发强压下心头的火气

就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李向前往前站了一步。

“张主任”李向前的声音很平静:“拖拉机坏在地里,等报告打上去,批下来,再派人下来,恐怕麦子都等不及了。”

他转向王德发:“王师傅,我知道这活儿难,条件也差。但是赵队长他们等不了,地里的庄稼也等不了。要不……我们去试试?就算修不好,至少我们尽力了。能早一点是一点,总比干等着强。”

赵队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猛地亮了起来,连连点头:“对对对!王师傅!小李师傅说得对!试试!我们去试试!死马当活马医啊!”

王德发看着李向前。这小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他带来意外。

他那份超乎年龄的镇定,那份敢于担当的勇气,还有那双似乎能看透一切机械故障的眼睛……王德发想起李向前之前创造的一个个“奇迹”,修复收音机,搞定复杂的缝纫机,甚至智斗流氓……一股莫名的信心在他心底升起。

妈的!干了!

“老赵!别慌!”王德发的声音洪亮起来:“向前说得对!等不得了!我们这就跟你走!”

他转身麻利地开始收拾工具箱,扳手、钳子、螺丝刀……各种家伙什儿被他迅速地归拢到一起。“向前,把那几个常用的柴油机滤芯、垫片也带上!还有那桶备用的机油!”

“好嘞!”李向前应了一声,动作飞快地跑向库房。

张德彪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他没想到,这个老顽固王德发,还有那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竟然敢当着他的面,无视他的“好意提醒”,直接就要去“瞎胡闹”!

“王德发!”张德彪的声音带着怒气,“我可提醒你!要是把拖拉机彻底弄坏了,影响了生产队的收成,这个责任……”

“责任我担着!”王德发头也不回地吼了一句,将沉重的工具箱往肩上一扛,“老赵,带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