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修好的事情,在红星厂区和周边的几个生产队迅速传开了。
一开始,大家还只是当个新鲜事儿听。一个修理铺的小学徒,居然把国营大厂技术员都可能挠头的拖拉机给弄响了,还是在那种瓢泼大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这事儿听着就透着点邪乎。
但随着红旗生产队的人把新打的粮食、肥膘的猪肉送到红星修理铺,用最实在的方式表达感谢时,这事儿就不再是简单的“听说”了。王德发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后座和车把上挂满东西,一路叮当作响地穿过厂区家属院,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老王,发财了啊?这是打劫了供销社?”有相熟的工友开玩笑。
王德发咧着嘴,黝黑的脸上泛着光,也不多解释,就憨厚地笑着:“运气,运气。”
这几天,修理铺的生意明显好了不少。以前一些觉得小毛病懒得修,或者觉得王德发手艺虽好但价格可能不便宜的街坊邻居,都开始拿着家里坏掉的收音机、电风扇、甚至自行车过来。王德发忙得脚不沾地,李向前也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很多活儿王德发看一眼,就放心地交给李向前处理。
李向前乐得清闲,正好利用这些机会,不断通过【破障之眼】汲取着各种机械和基础电器的“信息溢出”。虽然大多是零碎的原理片段和工艺数据,不成体系,但积少成多,也让他对这个时代的工业基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上次从拖拉机上获得的【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基础概念(超早期)】和【机械式离心调速器磨损补偿算法(简化)】虽然残缺,却也让他隐隐触碰到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壁垒。
至于那个【基础齿轮润滑脂配方】,他已经将买回来的环烷烃油和二硫化钼小心地藏在了铺子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木箱底层。资金和设备依然是最大的难题,黑市之行虽然惊险,但筹集到的钱对于建立一个简易的“活化”装置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这事儿,急不得。
这天下午,天气难得放晴,李向前刚帮着王德发换好一台落地扇的电机轴承,正在清理工具,王德发则坐在一旁,美滋滋地抽着赵队长送的好烟叶卷的旱烟。
突然,铺子门口的光线暗了一下,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了门口。
这年头,小汽车可是稀罕物,尤其是在这片工人聚居的区域。王德发和李向前都下意识地抬起了头。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个穿着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他快步走到后门,恭敬地拉开了车门。
紧接着,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笔挺中山装,看起来五十多岁,面容严肃但眼神锐利的老者,从车里走了出来。
王德发手里的旱烟杆差点掉地上,他猛地站起身,惊讶地张大了嘴:“厂……厂长?!”
来人正是国营红星机械厂的一把手,周建国厂长!
周厂长平时都在总厂那边办公,等闲不会到这片家属区和修理铺扎堆的地方来。他这一出现,顿时让王德发有些手足无措,赶紧在满是油污的工装上擦了擦手,迎了上去:“周厂长!您……您怎么来了?快,快请进!”
周建国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却没在王德发身上过多停留,他的目光落在了站在王德发身后的李向前身上。
“你就是李向前?”周建国的声音不高,但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和力量。
李向前心中也是微微一动。他认识这位厂长,前世在厂里远远见过几次。没想到,这位日理万机的大厂长,居然会亲自跑到这个小小的修理铺来找他。看来,拖拉机那件事的影响,比他预想的还要大。
他没有像王德发那样紧张,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周厂长好,我是李向前。”
王德发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生怕李向前这不卑不亢的态度惹恼了厂长。他赶紧打圆场:“厂长,向前这孩子年轻,不懂事……”
“老王,你不用紧张。”周建国摆了摆手,打断了王德发的话:“我今天来,就是专门找他的。”
专门找李向前的?
王德发彻底愣住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涌上心头。厂长亲自来找自己的徒弟!这面子,可太大了!
周建国看着李向前,缓缓说道:“前几天,红旗生产队那台拖拉机的事情,我听说了。”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用那种……嗯,非常规的办法,把机器救活,保住了几百亩地的收成。小同志,很不简单呐!”
李向前依旧平静:“运气好,加上王师傅指导有方。”他没有居功,顺便捧了王德发一句。
王德发听得心里熨帖,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但还是谦虚道:“厂长过奖了,主要是向前这孩子脑子活,敢想敢干。”
周建国笑了笑,没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而是话锋一转:“不全是运气。我们厂技术科的老刘,还有设备科的赵经理,都跟我提过你。说你年纪虽然轻,但技术很扎实,思路也很灵活,是个难得的人才。”
听到这话,王德发脸上的笑容更盛了。老刘和赵经理可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和中层领导,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分量可不轻!看来李向前这小子,之前在厂里帮忙的时候,没少给人留下好印象。
李向前心里也大致明白了。看来是之前帮着处理过的一些小问题,加上这次拖拉机事件的发酵,终于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厂长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李向前没有绕弯子,直接问道。
周建国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小李同志,我今天来,确实是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或者说,是想请你去给我们‘指导指导’。”
“指导”两个字,从堂堂国营大厂厂长的嘴里说出来,分量极重。王德发在一旁听得心头一跳。
李向前也微微皱眉,预感到事情恐怕不简单。
只听周建国继续说道:“厂里生产车间,有一台从苏联进口的老精密镗床,型号是2A622F1。这台机床是七十年代引进的,一直是我们厂加工高精度零件的宝贝疙瘩。但是最近这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故障频发,加工精度严重下降,动不动就停摆。”
精密镗床?还是苏联货?李向前眼神一凝。这种级别的设备,在前世也是需要高级技工小心伺候的大家伙,结构复杂,精度要求极高。
“厂里的老师傅,技术科的技术员,都轮番上阵检查了,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甚至还请了市里研究所的专家来看过,都没找到根本原因,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勉强维持。现在,这台镗床基本已经趴窝了,严重影响了我们厂一个重要产品的生产进度,上面催得很紧,我这几天也是急得焦头烂额啊!”周建国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和焦虑。
他说着,目光再次看向李向前,带着一种期待:“我听老刘他们说了你的事迹,觉得你思路不一般,敢于打破常规。所以,我想请你……去我们厂里看看那台镗床,帮我们诊断诊断,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当然,不是说一定要你修好,毕竟连专家都束手无策。就是想借你的‘火眼金睛’,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忽略的问题。”
李向前和王德发都听明白了。
这哪里是“指导指导”,这分明是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李向前身上!
王德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深知那台苏联镗床的分量,那可是厂里的核心设备之一,关系重大。厂里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技术员,还有外请的专家都搞不定,让李向前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去,这……这压力也太大了!万一弄不好,岂不是……
他下意识地想开口劝阻,或者至少帮李向前推脱一下。
但李向前却抢先一步开口了:“周厂长,既然您信得过我,那我就去试试。”
周建国显然也没想到李向前答应得如此爽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好!有担当!不愧是能在大雨里救活拖拉机的年轻人!”
他拍了拍李向前的肩膀:“那这样,明天上午九点,你直接去总厂生产车间,找车间主任老马,我已经跟他打好招呼了。需要什么工具,或者需要谁配合,你尽管开口!”
“好的,周厂长。”李向前点头应下。
“那就这么说定了!”周建国似乎也松了一口气,脸上的严肃缓和了不少,“小李同志,这次就拜托你了!”
送走了周厂长和他的秘书,黑色轿车缓缓驶离,消失在街角。
修理铺里,只剩下王德发和李向前两人。
王德发看着李向前,半晌才憋出一句话:“向前,你……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那可是苏联的精密镗床!厂里多少老师傅看着都头疼的家伙,连市里专家都没辙,你就这么答应了?”
李向前笑了笑,拿起一块干净的棉纱,擦拭着手上的油污,阳光照在他年轻的侧脸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王师傅,”他转过头,看着王德发,眼神明亮,“总得试试,不是吗?”
试试?王德发看着李向前那平静却又仿佛蕴含着无穷力量的眼神,突然觉得,也许……也许这小子,真的能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