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农场主的幸福生活 > 第六十三章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傍晚七点左右。

天已经彻底黑了,街道上唯有零星几盏路灯发出昏暗的黄色光芒,勉强照亮面前的一小段路。

而在道路尽头,则是一座灯火通明的九层大楼。

这里是位于广渠门桥西南角的安化楼。

史铁生在散文《九层大楼》曾有过这样的叙述:我记得是1959年,我正上小学二年级,它就像一片朝霞轰然升起在天边,矗立在四周黑压压望不到边的矮房之中,明朗,灿烂,神采飞扬。

安化大楼主体九层,附属楼八层,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内有电梯,完全对称的三段式大楼有着前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烙印,一个主要的大走道,两侧是南北向的居室,墙厚层高。

高华站在楼下,面无表情。

毕竟作为一个穿越者,他见惯了各种满是光污染,动辄三十层,四十层,甚至五六百米高的大楼,对于眼前的九层楼并不感到震惊。

他只是羡慕。

若他能住在这里该多好!

毕竟这可是四九城有名的‘高干楼’,一楼是公共食堂,每周六晚上都会有食堂的工作人员推着小车,挨家挨户询问居民们晚餐和第二天是否订餐。

点餐制。

想吃什么点什么!

顶楼还有着娱乐休闲功能区。

每到周末,九楼的活动大厅还会举行乒乓球比赛或者舞会。

或许,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因特纳雄耐尔吧……高华缓步走向大楼,接受盘问,然后坐上电梯,在电梯管理员的注视下直达六楼。

出门右拐。

遵循着记忆来到一间紧闭的房门。

高华先是四下打量,见到四下无人,手中多出了一大盒在中关村西点买的糕点,以及一条很是鲜活,啪啪啪啪甩着尾巴的五斤重大草鱼。

再然后,他敲响房门。

咚咚咚!

门内先是响起一声小孩呼喊妈妈的声音,紧接着是男人的问询声:“谁啊?”

“王叔,是我,高华!”

高华站远一点,方便门内的人能够看清自己。

吱呀一声。

门开了。

一个四十多岁,两鬓微白的中年人出现在高华视线,那人穿着黑裤子,牛皮腰带,上身则是一件白衬衫,个子不高,但看起来很是威严。

这人名叫王文昌,高华老爹高松的朋友,在戏剧院认识,对方任职ZY办公厅,参加过高松的葬礼。

安化楼建成后王文昌从单位宿舍搬了过来。

高华曾经来做过一次客,只可惜原身高华过于木讷,自那以后再也没了往来。

因此,王文昌就着灯光看到了高华,脸上先是闪过几分疑惑,旋即笑道:“小高?咱们可是有日子没见过了吧?”

高华点点头:“这段时间工作不忙,就想着来看看王叔……”

此时,房间内响起女人的声音:“老王,是谁来了?”

听着有点沪城口音。

王文昌回头说道:“是高华,高和尚的儿子!”

哒哒哒。

小皮鞋踩在地面的声音响起。

很快,高华面前出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短头发,黑框眼镜,看起来有些古板的学究气,但望向高华时却笑的很灿烂:“哟,真的是高华啊!”

高华点头:“林阿姨好!”

林如英招呼道:“你也好你也好……快进来吧,别在门口站着了!”

此时,王文昌才看到高华手中拎着的礼物,顿时有些不悦的皱皱眉:“我和你爸什么关系?你来我家怎么还拎东西?等下你怎么拿来的怎么拿走!”

林如英却笑道:“人家孩子是一片心意,何必如此不通人情?他不收没关系,阿姨收下了!”

边说,她拉着高华向家里走。

房间内,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满是好奇的望着高华,直到他看到高华手中拎着的糕点和鱼,顿时发出欢喜的叫声:“妹妹,有鱼,快来看!”

然后,卧房内跑出来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

俩人一前一后盯着高华手里的草鱼。

高华微不可见的叹了口气。

若是放在其他地方,小孩子注意的重点一定是他手中的糕点,然而这里是安化楼,这里的孩子只对难得一见的小动物感兴趣。

林如英将鱼接走,扔到卫生间的浴缸里,放满水,招呼着一双儿女来看鱼在水里游,将客厅让给高华和王文昌。

沉默良久。

还是王文昌率先开口:“最近工作怎么样?”

高华点头:“还行,上个月才得了个先进工作者的称号!”

王文昌笑了起来:“不错、不错,没给高和尚丢脸!”

高华做腼腆状。

王文昌问道:“那你今天来?”

高华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我听说最近有一批九三农场的黄豆要运过来,就想着找王叔,看看能不能给轧钢厂也弄一点……”

“我们厂刚刚扩建,工作紧任务重,工人需要吃点好的……”

“不愧是高和尚的儿子……”王文昌笑着摇了摇头:“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你这么个要求,就有些难为你王叔叔了……”

林秀英在卫生间喊道:“这有什么难办的?老孙不就是在粮食局上班?找找他,让他先给小高把计划落实一部分……反正都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先给谁不是给啊!”

王文昌苦笑:“这件事还真不是老孙办……”

“那是谁?”林如英从卫生间内走出,擦了擦手,很是自然的拿了个苹果派吃着。

王文昌叹了口气:“这次分配黄豆上面很重视,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一千斤以上的黄豆调拨需要小组讨论后才能执行……”

高华插嘴:“王叔,我不贪,有个三两百斤就行……”

王文昌:“……”

他瞪着眼睛:“就要这么点黄豆,你大老远跑来找我?这不是随便找个粮店就能办了?”

林如英笑着说道:“就是。你也太看不起你王叔叔的本事了!”

王文昌问道:“轧钢厂需要多少黄豆?”

高华回答道:“厂里本月的采购计划是一万斤豆腐……但不是因为豆腐供应紧张吗,就把注意打到黄豆上了。”

“嗯,我们自己磨豆做豆腐。”

“很好,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王文昌称赞一句,旋即竖起三根手指:“一万斤豆腐我没这个本事,我最多能帮你弄来三千斤黄豆!不过这需要占据你们厂本月的豆制品指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