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94:菜农逆袭 > 第14章 结个善缘

1994:菜农逆袭 第14章 结个善缘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4 19:12: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名菜工男的叫敖德海,女的叫赵玉,也都只有二十多岁,两人都是苗族,皮肤也都晒得挺黑。

在陈家志记忆里,这两人都是干活的好手。

不过再过没多久,两人就没在易哥手下干了,而是去了其它菜场。

因为易哥这个人吧,有点偷奸耍滑,自己经营菜场一直很一般,经营不稳定,也给不了高待遇,别人自然要走。

就像提前收菜这事儿,其实陈家志感觉凭易哥的经验,肯定也懂了,但就是犯懒、不想干活~

然而,易哥帮老板打工又是一把好手,前一两年在东乡菜场时,听他说出菜高峰期时单月工资加奖金提成能达到五六千元,当时菜场的独一份。

所以他才有底气包那么多地。

然而,易哥自己当老板时,又一直很一言难尽,现在就是如此,当老板比不上以前打工。

所以几年后又去了沪市打工,几百上千亩的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帮人挣了不少钱。

然后又回蓉城单干,结果又十年下来,一辈子反而没落下几个钱。

其实,在这十几二十年里,花城、沪市等城市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菜工。

但说到最有口碑的菜工,有很多老板都会投贵州菜工一票,因为稳定,因为吃苦耐劳,这一时期还要加一个敢打能打。

反观其他省的菜工,做到最后,要么选择进厂,要么小夫妻自己单干,但贵州菜工,一直到三十年后,都是大型菜场的主力之一。

有些贵州菜工,甚至能跟同一个老板二三十年。

所以,陈家志对敖德海两人天生带有好感。

1号地已经空了,2号地也只剩下几小厢菜心,今天主要收的菜在5号地的小白菜、菜心和油麦菜。

将两人带到5号地后,安排了下工作,陈家志就独自一人到宿舍后面的2号地收菜心。

2号地大约0.5亩,只余角落两小厢菜心,菜杆径很细,也不高,收起来也很慢。

收完后,陈家志估计有60来斤,算亩产量更是低得吓人,还好单价高,赚肯定是有赚的。

这时,陈家志再次来到5号地,敖德海两人也收的菜心,收的数量差不多是他的两倍。

对此,陈家志很满意。

首先,你不能指望工人和老板一样拼命的干活,想通这一点,再来看这效率,就知道两人很尽责了。

见陈家志打量着菜,敖德海有些忐忑地说:“陈老板,这菜太小了,收起来快不了。”

“没事,已经很快了。”

论年龄,两人比陈家志大个三四岁,聊天中得知敖德海夫妇已经有两个孩子,都在贵州老家。

两人在东兴菜场干活也已有几年,原来公司倒闭后,就留下来给易定干打工。

工资现在还是7.8元一天。

陈家志觉得这个工资该涨了,太低了点,再不涨再稳定的工人都会想要跑路。

雨慢慢又下大了,一下午都没停,打在尿素‘雨衣’上啪啪作响,三人也就没再聊天,专心收菜。

按陈家志的计划,今天想收500斤去卖,但菜小又下雨,李秀帮不上忙,仅靠三个人一下午完不成。

于是在要到下班时,陈家志问两人要不要加班,一个小时1.5元,比正常工资高50%。

敖德海同意了下来。

大约5点时,陈家志开始将菜一筐筐的挑回去,淋了雨的菜更重,晚上光是卖‘水’都要多卖不少钱。

到了家后,陈家志让李秀晚上多做点饭菜,他要留敖德海两人吃饭,晚上加班。

一下午时间,三人收了三百多斤菜,吃了饭后,晚上又摸黑收了一百多斤菜。

陈家志和敖德海两人回去的时候浑身早已湿透,都得赶紧洗个热水澡。

在陈家志洗澡时,众多菜农打量着摆放在坝子里的菜框,都有些愣神。

李明坤说:“这是包地以来,个人收菜最多的一次吧?!”

在一旁抽着烟的郭满仓感慨道:“不用怀疑,这就是最多的一次,即使易定干也没一天收过这么多菜!”

还在屋里与人打牌的易定干听了这话,顿时也有些尴尬,这里面的菜农,一开始大部分都是他从老家带出来的。

“家志是真狠得下心啊!”

“他这么个收法,最多还有两天,地里除了豇豆和丝瓜那两块地,其它都是空地了,至少二十多天没有菜卖!”

众人又讨论了起来,但看着阴晴不定的雨,没人敢保证陈家志的做法不是正确的。

至少,他把菜卖了,钱拿在了手里,这一刻,很多人的想法都变了。

李秀在房间里也听到了众人的议论,但心里更多是心安。

不论这雨怎么下,身上有一千多块钱,这就是底气。

凌晨。

老天爷并没有给陈家志面子。

在雨停了两小时后又开始下,他这几百斤菜运到市场还真有点艰难。

好在人多,易定干、李明坤、郭满仓、戚永锋几人一人都帮他带了点。

其中易定干和戚永锋都是最近第一次卖菜,戚永锋直言天天看秀才吃香的喝辣的,他早就忍不住了,惹得在屋里睡觉的娟婶都发出了咳嗽声。

鱼贯进入批发市场外围后,陈家志一眼就注意到今天的临时摊贩少了很多。

不止他注意到了,老菜农郭满仓也注意到了:“秀才,今天卖多少,你说了算。”

其他人也都看着他,显然认同郭满仓的说法,在抬价这块,他们都认同了陈家志的实力。

而且,他的菜最多,没理由陈家志叫高价,他们还不敢跟。

陈家志想了想,前两天其实又提了一次价,油麦菜1元,小白菜和上海青1.15元,菜心1.2元,今天,易定干还收了有苋菜。

然而,还没等陈家志回答,就有来得早的贩子注意到了他们这群菜农,直接就围了上来。

陈家志干脆大声说道:“菜心1.3元,小白菜和上海青1.25元,油麦菜1.1元!”

整体又抬了一毛。

涨价不可谓不狠了,陈家志重生这不到10天里,菜价已经涨了3~4毛,可能抵得上过往一年的涨幅。

然而,菜贩子更疯狂,在讨价还价了几句没有效果后,便直接开始了下单,还有好几个七八十斤的大单,大都是给陈家志的。

因为他菜最多,帮他带菜的人,也都把菜给他归拢到了一堆,一般拿货拿得多的贩子,都会优先看他那一堆。

“这一筐是我先看好的,你去选其他的,来,赶紧给我把菜称了。”

“靓仔,先称我的。”

“踏马的,我先来。”

不一会儿,就有点乱,菜贩子自己就挑好了菜,有的还要了塑料袋,自行装菜。

“家志,苋菜卖多少呢?”

却是易定干在问,陈家志哪知道,这些天他没关注过苋菜,但易哥更不可能知道,他随口说道:“一块二。”

说完,他没管其他人,这会儿围过来的人太多,用杆秤称重根本来不及,搭把手的机会都空不出来。

于是,陈家志给旁边李明坤打了个招呼,就去市场里的档口想借一台用游砣校准的台秤。

被拒绝了两次后,才终于有个老板答应暂借他一会儿。

拿回来后,陈家志就招呼几个大买主先把大单称了,账结了,把菜抬在一旁留下送货地址等会儿再装袋送。

随后陈家志又赶紧把台秤还回去,给老板发烟时,他多看了一眼这个档口,有卖冬瓜,还有外地发来的瓜菜。

“老板,今年菜不好种,这两个月可以多囤点冬瓜。”

老板笑了笑,没回话。

陈家志也不以为意,能结个善缘最好,不成也没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