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茅,让你买好菜来,你就买的这些东西!冬瓜!冬瓜!还是冬瓜!你看我长得像冬瓜吗!”
“这次连老板都注意到了,特意问有多少天没有青菜了,你让我怎么和他交待,你再这样下去让我很难办啊!”
工厂里,茅良才又被大骂了一顿,最后还是破财消灾,给黄经理递了红包,得到保证后,才灰溜溜的走出来。
但也不能再糊弄下去了。
第二天凌晨,茅良才特意赶了个早,两点过时就来到了陈菜农几人的摊位上。
菜最多的还是陈菜农,以及他旁边那位,也只有这两人才能满足他的需求。
纠结了一番,他还是对菜品相更好的陈菜农问道:“今天空心菜多少?”
陈家志有些诧异的看着他,这人竟然又来了,但来即是客,别人服软了,也不能太过分。
“两块五。”
听到他的报价,也在一旁的两名老客户都微微一惊,这报价和他们的不一样啊!
“装吧,80斤空心菜。”
但茅良才却微微松了口气,这价格和昨天一样,今天蔬菜价格普遍又涨了,陈菜农却没有再刻意加价,本来他都做好了被狠狠宰一刀的准备。
说完后,他摸出200块钱,报了个送货地址,就先离去,再呆一下,只会让他更尴尬。
“陈菜农,空心菜你给我算的多少?”一名老顾客问道。
陈家志笑道:“刚才谈好的,两块三嘛,你们都是老顾客,天天买我的菜,不好卖的时候也照顾我生意,自然有优待咯!”
“可以,靓仔,你这事做的敞亮。”
两名老客户心里都有点舒坦,同样的菜,别人要的量比他多得多,但价格还是没有他优惠,这不仅是实打实的利润,更是多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回到家后,还可以和家里人吹上两句,在市场上,他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空心菜都卖两块三了,可以想象市场上有多缺菜。
李明坤和郭满仓每天只有几十斤菜,到市场要不了半小时就下班回家。
有时候碰到大客户,一口气直接包圆,可能十几分钟就交待了。
他们也想和陈家志和易定干一样持久啊!
像现在的情况,越持久,就越赚钱。
其实陈家志和郭满仓两人也坚持不了多久,五月的最后一个早上,两人不到四点就清空所有菜。
“兄弟,今天我去买肉。”
易定干对昨天早上的事还耿耿于怀,明明一起买的,结果好话全被陈家志一个人得了去,今早卖的钱比昨天还多,他也要表现一次。
“行,那我去拉一车锯木屑,家里快没烧的了。”
两人各自又耽误了半小时,这才骑车回家,陈家志看了看易定干买的菜,也是海鲜,有生蚝,还有此前他买过的鲳鱼。
“易哥,花了多少钱?还是一人一半哈。”
“不用,回去让你二姐看看,我也是舍得花钱的。”
到家后,时间和前两天差不多,都是5点过,李秀和陈家芳都在烧火做饭,易定干傲然的把生蚝和海鱼放到了陈家芳面前。
“中午做了吃。”
“花了多少钱?”
“65元。”
“你怎么想的,昨天才花了60吃海鲜,今天又买,你买点其它东西不行吗?我看你就是脑子有病!”
“我……”
陈家志把一脸委屈相的易定干拉到了前门抽烟,随后又给了他35元,易定干这次没和他客气,收了,这区别待遇也太狠了。
抽了烟后,陈家志回屋点了下钱,算上给易定干的35元,今早一共卖了698元3毛。
差不多300斤菜,卖了近700元,菜价高就是好啊!
这几天一天一个价。
29号早上空心菜还只有1.6元/斤,30号涨到2元,31号就直接被拉到了2.3元。
排菜心只有一个客户,陈家志刻意控制了涨幅,但也有2.5元/斤。
这样的菜价放在二十年后都有利润,何况是现在。
三天时间,陈家志每天都是一辆自行车满载300斤左右,卖的钱却一天天增加,分别卖了492元、615元、698元。
即使扣除付给农资店的和日常消费,也剩下了1578元。
交完下个月房租、给敖德海两人发完工资后,都还能剩几百元,而地里还在源源不断的出菜。
直到这一刻,陈家志才感觉彻底走出了困境,剩下的就是一步步做大做强。
…
早上阴沉沉的,有些闷。
陈家志去地里看了看,昨天播下的菜心和苋菜已发芽生根,今天再播种一茬苋菜。
菜心是计划中的6号地;
而苋菜是3号地,原本的豇豆和菜豆被他拔苗重新整地,一共约0.5亩,分两天播种。
之所以选择苋菜,是因为6月中旬有端午节,6.18也在端午节后,苋菜的行情应该不会差。
敖德海夫妇则是在间菜心苗,5月18日后播种的几批菜心都到了间苗期,几乎每天都有这项工作。
每一批间完苗后,都需要及时追施尿素,促进叶菜快速生长。
而陈家志和敖德海两人交流了会儿后面的工作后,则背出喷雾器准备打除草剂。
这几天卖了快1100斤空心菜,5号地一批空心菜已经卖完,腾出了一块空地,得及时整地,轮种下一茬~
结果才走到地里,就飘起了小雨,得,这药是打不成了。
但他感觉雨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便又回家背了一袋尿素出来,拿桶装了便给间完苗的菜心施肥。
如果小雨下久点,就可以省了浇水的功夫。
现在有六七亩地了,对陈家志来说就完全能轮转过来。
他的目标是从现在开始,一直到国庆节,都要每天至少出两三百斤菜,甚至更多。
而且不能一直用自行车,还要换三轮车,去考驾照等等。
一边干活,陈家志一边规划着未来,同时也在回忆一些重大事件。
可惜上辈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和蔬菜打交道,其它赚钱的路子他知道的不多,而且也不会~
“育种也要坚持试试~”
三分靠种子,七分靠管理,种子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的重要性母庸质疑。
陈家志清楚的知道现在的种子和后世的种子差距有多大。
现目前接触过的,空心菜、菜心、丝瓜、苦瓜、小白菜等等,都和后世的品种相差甚远。
有些差在产量;
有些差在抗逆性;
有些差在不耐储藏,货架期短……
而且现在种子购买渠道很单一,大多是通过供销社等国有单位,种子表现一般,混杂退化比较严重。
还有很多人干脆用的农家品种,比如说大骨青,其同样在混杂退化。
陈家志前世虽然不懂育种,但多次因为蔬菜烂市而自留种,尤其是菜心和芥兰。
留的种虽然比不过商品种,但种植表现也不差。
这两天看了粤省农业科学的几篇文章后,他发现育种制种其实离他并不远,就是多了种子筛选、授粉、隔离等几个步骤。
然后加强管理,就可以对现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保持优良的种性。
陈家志奢望的不多,他只希望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前,在种子上能先自给自足。
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选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那自然更好。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