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69章 所以真的能实现吗?(跪求追读!)

相比于苏文宸。

大队的有些人却直接忍不住了,没好气的说道。

“我就说小女娃就是天真,找人教不需要钱啊,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

“而且干一天活,谁还愿意去识字啊!”

姜梨听到对方不满的话之后。

直接回应道。

“确实,我知道咱们大队的情况,我们不可能跟城市里一样,直接开夜校,聘请专门的老师才教我们的社员。”

“我目前的想法是并不强制社员们学习,反而是从在座的诸位开始,作为大队的领导,枕边人连字都不认识这不太合适吧!”

“由你们每天睡觉前,教枕边人认识几个字,甚至每天一个字,一个周认识一个字都可以。”

“我知道,这是一个很慢的事情,所以咱们完全可以慢慢来。”

“而且为了激发社员们的积极性,咱们大队完全可以在每年不上工的冬月,举办一些识字比赛之类的小活动。”

“甚至那个生产队认字的人数最多,我们大队就专门颁发一个最有文化生产队的锦旗,还有一些小礼品。”

“甚至每个生产队之间也可以举办小比赛,评选出优秀识字模范,大队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我相信,社员们如果知道大队的各位领导都私下里教家里人认字,又恰好提前知道,冬月要举办识字活动,发现不仅能为自己生产队争荣誉,个人还能获得礼品之后,肯定也会主动自发去识字的。”

在姜梨说完之后。

苏文宸也眼前一亮,他没想到姜梨居然打算用这种方式。

怎么说呢。

这种由下面社员觉得是自己偷偷打听到的消息,确实更容易激发他们的主动性。

当然能持续多久苏文宸不好说,鉴于他们大队消息的传播速度,苏文宸觉得时间肯定长不了。

不过总的来说,就算都知道消息了。

有集体荣誉和个人奖励这两根萝卜在前面吊着,下面的生产小队也有动力督促小队里的成员识字。

总归能提升他们大队不少的识字率。

于是率先给姜梨鼓起掌来。

而听到姜梨的方法,下面大队不少人脸色都有点奇怪。

特别是李国栋,作为兼任第二生产队的队长,他一直对第一生产队的名头渴望已久。

如果今年冬天举办识字比赛,他们二小队肯定能拿下最有文化生产队的锦旗。

到时候他们二小队在大队里,不是第一胜似第一,到时候出门都有底气。

不过一想到要教家里婆娘识字,又一个头两个大。

他虽然认识字可还没教过别人呢。

下面各个生产小队的队长副队长都有这个想法,因为这个年代的荣誉对大家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甚至别说这些生产队的小队长了。

就连贺飞槐听了,也觉得他们公社是不是到时候也颁发一个,最有文化的生产大队,激励一下公社下面的各个大队。

扫盲工作,可是上面从头到尾一直都强调的工作。

只不过这项工作目前在农村地区,一直进展比较缓慢。

要是这个时候,他们北湾公社一枝独秀,扫盲工作完成的好,那么他是不是也能动一动呢?

这时,恰好苏文宸的鼓掌声响起。

贺飞槐也立刻跟着鼓起掌来。

随后整个大队其他人见到书记都捧场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都给面子捧场了。

这也代表,姜梨党支书位置稳了。

因为经过这一番话下来,其他人多少也知道,当支书不是跟老高一样当个吉祥物就可以。

如果要他们每天搞识字这种工作,他们宁愿不当这个支书。

良久。

鼓掌声逐渐停止。

贺飞槐缓缓说道。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姜梨同志从现在开始,正式担任坪村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一职。”

接着话锋一转。

“刚才姜梨同志说了她接下来的工作方向,那么我也趁这个机会,听听你们两位副书记后面准备怎么展开工作。”

“苏文宸同志,你先说说你准备从哪个方向开展工作吧!”

看着苏文宸起身。

姜梨也朝着苏文宸握了握小拳头,露出加油的表情。

苏文宸朝着对方笑了笑。

接着走到最前面。

“首先感谢公社领导的信任,也感谢大队的各位叔伯阿姨的信任,说实话,深感压力啊!”

“不过贺书记亲自点将,不管多大的压力我也肯定得全力以赴。”

贺飞槐挥了挥手。

“你小子别说那些没用的,你要净说这个,那你还是下去吧!”

呃!不是,贺书记怎么这还区别对待呢。

我这不是按照流程走的吗?

于是直接说道。

“那行,跳过这个环节。”

“我先帮咱们大队算一笔账,然后说说我对于咱们大队副产业这边,今年的发展计划和未来的规划!”

伴随着开口的话语,苏文宸的神色也越发严肃认真。

“首先,我说几个数字,我们大队目前总共开荒出来的地,大概也就一千亩多一点。”

“其中小麦三百多亩,这个是公粮和任务粮,我们不能动!”

“剩下还有七百多亩的玉米,当然还有杂七杂八的一些零散的地,种了一些土豆,地瓜之类的东西,暂时不算。”

“如果是按照去年玉米的亩产七百斤来算的话,大概就是五十万斤的样子。”

苏文宸话音刚落,就有人说道。

“你小子说这些干啥?你不是管副业吗?怎么打算跟你爹抢活,要教我们种地啊!”

“是啊,养鸡你小子是一把好手,可是说起种地来,你小子一百个也不够我看的。”

这人话音刚落。

场内顿时响起哄笑声。

苏文宸也笑了笑。

“那确实,论起种地,我肯定拍马也追上各位叔伯。”

“所以我今天也不是说的种地的事。”

说着苏文宸碾了碾手指。

“我说的是钱的事,去年我们大队的五十万斤玉米就是我们大队忙活一年的主要收入部分,这没错吧。”

“按照标准,一人三百斤的基础口粮,咱们大队一百多户不到五百人,一共支出十三万斤的基础粮,最后还剩三十六万斤的玉米。”

“平常,我们大队一般会留几万斤备用,其他的按照统购粮的价格卖给粮库。”

“按照统购粮的价格,这三十六万斤玉米,咱们大队全卖了,大概也才能卖两万多块钱。”

接着看向大队会计李向东。

“东叔,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

李向东点点头。

“差不多,不过咱们大队一般不会卖这么多,都会留足十万斤,毕竟当年被饿怕了。”

李向东话音刚落。

苏文宸打了个响指。

“现在,清楚了以前的价格,我们来算算如果把这些玉米,换成其他的,能卖多少钱。”

“按照我们大队现在这座养鸡场,一百只鸡现在每天消耗的饲料,大概五十斤到六十斤不等,能产三十斤左右的鸡蛋,。”

“其中主料就是玉米,占了一半多一些,也就是三十斤左右,剩下的麸皮和高粱又占据了一小半,总共有十五斤左右,还有十斤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辅料了。”

“也就是说,咱们大队有了足够规模的养鸡场,”

苏文宸伸出三根手指。

“三十万斤的玉米,我们只需要加上十五万斤的麸皮和高粱,再加上十万斤的其他辅料,就能够把三十万斤的玉米全部变成鸡蛋!”

“而三十万斤的鸡蛋,按照现在七毛钱一斤的市价能卖到二十万,就算按照以前五毛钱一斤的价格也能卖到十五万。”

“所以接下来我们大队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三十万斤的玉米,努力变成三十万斤的鸡蛋,再把三十万斤鸡蛋,变成二十万块钱。”

在苏文宸说完的瞬间,场面顿时陷入沉默。

接着此起彼伏的吸气声响起!

场面瞬间热烈起来,因为所有人都有些不敢置信。

二十万块钱,这得是多少钱啊!以前他们大队十年也赚不了这么多,所以真的能实现吗?

甚至有人觉得苏文宸算错了,直接催促李向东道。

“老李,你算算,真能有二十万吗?”

“是啊,老李,你快算算,我怎么觉得二十万有点太多了呢!”

“别吵,别吵,我算着呢!”李向东满头大汗的在纸上不停的写写画画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