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我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唐圆玉望着赵不群离开的方向,眉头拧成了个疙瘩,手里那把招摇的鹅毛扇也忘了摇。
李唐唐心不在焉地嚼着从现代带来的口香糖,“啪”一声,吹了个不大不小的泡泡。
她瞅了一眼医馆对面,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苏大福那小子,又在鬼鬼祟祟地干嘛呢?
“怕什么大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李唐唐满不在乎地说着,心里却盘算着,汴京这潭水,看来是越来越浑了。
赵不群暗中举报“盛唐医馆”非法行医的事,虽然暂时没了下文,但唐圆玉和李唐唐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要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大宋朝站稳脚跟,还得另辟蹊径,扩大影响力才是王道。
于是,他们俩的目光,再一次锁定在了苏轼身上。
这位老饕,可是个绝佳的宣传大使!
唐圆玉再次登门拜访苏轼,这次他带上了精心准备的“道具”——一幅从淘宝上淘来的韩愈画像,当然,是经过PS处理的,啤酒肚P得那叫一个浑圆饱满,跟怀胎十月似的。
“东坡居士,您瞧瞧这位唐朝大文豪韩愈,是不是气宇轩昂,文采斐然?” 唐圆玉指着画像,神秘兮兮地说道,“您可知晓,他这标志性的啤酒肚,正是他文采的秘诀所在啊!”
苏轼捋着胡子,眯着眼仔细端详着画像,一脸疑惑:“哦?此话怎讲?”
唐圆玉摇着扇子,开始了他天花乱坠的忽悠:“这肚子呀,就好比一个墨水池,肚子里装的墨水越多,学识自然也就越渊博,文采自然也就越出众!你想啊,韩愈这肚子,能装下多少墨水啊!”
苏轼本就对唐朝文化颇感兴趣,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眼睛都放光了:“竟有如此玄妙之说?愿闻其详!”
唐圆玉一看有戏,立马趁热打铁,从袖子里掏出一包“盛唐医馆”特制的增肥茶,献宝似的递给苏轼:“东坡居士,这是我们医馆秘制的增肥茶,喝了之后,保证您也能拥有韩愈同款啤酒肚,文采更上一层楼!”
苏轼一听能提升文采,哪还有犹豫的,当即接过茶包,迫不及待地泡了起来。
茶香四溢,苏轼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流涌入腹中,说不出的舒坦。
接下来的几天,苏轼每天都坚持喝增肥茶,肚子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
更神奇的是,他感觉自己的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加精彩绝伦了!
苏轼这下彻底相信了唐圆玉的鬼话,逢人便夸“胖”的好处,说胖能提升文采,还把韩愈的“啤酒肚”理论添油加醋地传播出去。
文人圈子本来就小,消息传得飞快,不少文人听说了这事儿,都开始对“以胖为美”的理念产生了兴趣,纷纷跑到“盛唐医馆”来咨询增肥秘方。
李唐唐和唐圆玉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笑得合不拢嘴,这波营销,简直是大获全胜!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被躲在暗处的苏大福看在眼里。
苏大福看着被忽悠得团团转的苏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可咋整啊……
“东坡先生!您可千万别再喝那什么增肥茶了!”苏大福终于忍不住冲了出来,一把抓住苏轼的胳膊,焦急地说道。
苏大福一把抓住苏轼的胳膊,焦急得声音都快破音了:“东坡先生,您可千万别再喝那什么增肥茶了!那茶根本就是坑人的,喝多了小心变成大肥猪!” 但苏轼却一脸得意,拍了拍圆润了很多的肚子,笑道:“小福啊,你不懂,这啤酒肚可是文采的秘诀啊!我这几天的文章,可是越写越顺手了!”说着,他还特意把最近写的一篇文章拿给苏大福看,字迹流畅,笔力遒劲,确实比以前强了不少。
苏大福接过文章,越看越心急,但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焦急地搓着手,额头上汗水直冒。
一旁的李唐唐和唐圆玉看着这一幕,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唐圆玉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说道:“苏少东家,是不是觉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啊?”
苏大福瞪了唐圆玉一眼,却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身影从人群后缓缓走出,他轻咳一声,缓缓说道:“东坡居士,听说你最近文思泉涌,真是令人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