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文道成圣后,薄情父亲悔断肠 > 第34章 春闱到来

文道成圣后,薄情父亲悔断肠 第34章 春闱到来

作者:逸辰公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4 21:18:21 来源:小说旗

春闱这天,贡院内一片肃穆。

八千余名考生已经在各自号舍中等待多时。这两天的准备时间,让每个人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咚!咚!咚!\"

三声锣响,预示着春闱即将开始。

\"诸位考生听令!\"李云章的声音在贡院上空回荡,\"此次春闱,乃是十年一遇的大考。朝廷特意改变考题,以求真才实学!\"

原本安静的号舍中顿时传出阵阵议论声。

改变考题?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遇!

\"肃静!\"

场面很快安静下来。

\"第一场考试,除了《文道经》和《圣贤录》外,还要加试一篇策论!\"李云章继续道,\"题目是:何为天下之道?\"

号舍中再次响起低低的惊呼声。

这样的题目,前所未有!

\"第二场考试,除了寻常策论外,还要加试一篇论文!题目是:何为圣人之道?\"

\"第三场考试,除了八股文外,还要加试一篇文章!题目是:何为万世之道?\"

整个贡院一片寂静。

这三道题目,每一道都直指本源,每一道都需要真才实学!尤其是第一场考试,《文道经》和《圣贤录》本就是大疆立国之本,现在还要加试这样深奥的策论,难度可想而知。

郭闻在自己的号舍中凝眉思索:\"这考题......\"

南宫智禹则是神情凝重:\"果然不简单。\"

诸葛玄青正了正衣冠:\"十年大考,必有惊人之举。\"

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依旧懒洋洋地靠在木榻上,听到考题后露出一丝笑意:\"终于来了......\"

而萧玉辰,则是平静地坐在最偏僻的那间号舍里,神色如常。

\"现在,开始分发考卷!\"

一队官员开始挨个号舍发放考卷。每张考卷都经过特殊处理,上面盖有朱印,以防作弊。

\"第一场考试现在开始!\"

随着锣声再次响起,八千余名考生同时提笔。

这一刻,整个贡院都笼罩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

而在某些号舍里,已经有考生露出了苦恼的神色。

这样的题目,哪里是寻常八股文可以应付的?

这需要真正的学问,真正的见识!

但也有人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比如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有意思......\"

又比如萧玉辰,平静地提起笔,怔怔出神。

这一刻,春闱正式开始。

而那个真正引动文庙异象的人,也将在这三天中,展现出惊人的才情!

高台上,几位主考官相视一笑。

\"开始了。\"李云章捋着胡须。

\"是啊,\"张怀瑾望向那些号舍,\"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文圣之资!\"

这注定是一场载入史册的大考!

萧玉辰静静地坐在号舍中,看着面前的考题。

《文道经》和《圣贤录》的试题摆在眼前,但他的目光却落在那道策论上:何为天下之道?

\"终于......\"他轻轻吐出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服下文圣丹后,他一直在隐藏自己的实力。即便是在张怀瑾面前,也从未展露过真正的才学

但今天,是时候了。

他将考卷摊开,仔细审视每一个字。

《文道经》的试题是:\"文道之源,始于何处?论其本末。\"

《圣贤录》的试题是:\"圣贤之道,传于何世?述其来历。\"

萧玉辰嘴角微微上扬。这些题目,都在问根本。

而那道策论\"何为天下之道\",更是直指万事万物的本源。

\"有意思......\"他轻声自语,\"看来陛下是想借此次春闱,寻找真正懂得'道'的人啊。\"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这些年来读过的无数典籍。从《文道经》的第一卷到最后一卷,从《圣贤录》的开篇到结尾,每一个字句,每一处典故,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不仅如此,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玄机,此刻都在他心中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原来如此......\"他睁开眼睛,眸中精光闪烁。

提起笔,他的手稳若磐石。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低调的庶子,不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少年。

他要让所有人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才学!

笔尖轻轻落在纸上,如行云流水般开始书写。

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多年的积累,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邃的见解。

那些常人难解的经文,在他笔下变得清晰明了;那些前人争议的观点,在他的阐释下有了全新的诠释。

而当他写到策论时,笔锋一转,直指本源。

\"天下之道,始于一心......\"

就在他落笔的瞬间,号舍内突然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光芒闪过。

这一次,他不再压制自己的才情。

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圣之资!

贡院内,八千余间号舍,八千余名考生,此刻都在凝神思考。

郭闻看着《文道经》的试题:\"文道之源,始于何处?\"他轻轻叹了口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奥。文道之源,究竟是始于圣人立言,还是始于天地开辟?

南宫智禹则在思索《圣贤录》的考题。\"圣贤之道,传于何世?\"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个大疆王朝的文脉传承,稍有差池就会贻笑大方。

诸葛玄青的目光在三道题目间来回游移。他知道,这些题目看似分散,实则一脉相承。文道之源、圣贤之道、天下之道,都在探讨\"道\"的本质。

\"难......\"有考生低声叹息。

\"这题目......\"又有人皱眉。

\"朝廷这是要考什么?\"更多的人露出困惑之色。

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却是眼睛一亮:\"原来如此......\"

在其他号舍里:

\"文道之源,应该从三皇五帝说起......\"有人开始下笔。

\"圣贤之道,当始于上古......\"又有人在构思。

\"天下之道,莫过于治世安邦......\"还有人在打腹稿。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寻常的答案根本不足以应对这次的考题。

朝廷要的不是这些表面的东西。

\"该从何说起?\"有人犯了难。

\"如何立论?\"有人踌躇不决。

\"这深意......\"有人若有所悟。

在一间普通的号舍里,赵明德正冷汗直流。

他平日里仗着家世,从未真正下过苦功。如今面对这样的考题,顿时手足无措。

而在另一间号舍中,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正在凝神思考。他知道,这次春闱不同寻常,朝廷是要借此选拔真正懂得\"道\"的人才。

有人欣喜,有人忧愁,有人迷茫,有人坚定。

八千余名考生,心情各不相同。

但他们都知道,这次春闱将会决定他们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