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南洋沈氏豪门家族的时代传奇 > 第263章 梦想基金,点亮县城财富之光

2024年8月17日,阳光肆意地洒在桃源县城的每一个角落,为这座充满生机的小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沈浩然坐在星宁度假村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内,面前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份份文件,这些都是关于他在县城设立的梦想基金的详细资料。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细细审视着每一个数据和反馈,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责任与期许。

“叩叩叩”,一阵敲门声打破了房间的宁静。“请进。”沈浩然抬起头,温和地说道。

酒店经理小李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沈总,这是梦想基金受助者的最新反馈报告,还有一些媒体想要采访您关于梦想基金的事情。”

沈浩然接过报告,快速翻阅起来,脸上渐渐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小李,你看,这些受助者中,有的已经成功创业,赚了百万,甚至有几位表现极为出色的,资产突破了千万,还有个别佼佼者达到了几千万。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啊。”

小李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是啊,沈总。自从梦想基金成立以来,给很多有梦想却缺乏资金和资源的人带来了希望。现在县城里到处都在传颂您的善举,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沈浩然微微点头,陷入了回忆。梦想基金成立之初,他就希望能为县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帮助那些怀揣梦想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基金主要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有技术却难以扩大规模的小企业家,以及致力于改善县城经济结构的创新项目。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张伟的情景。张伟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怀揣着发展生态农业的梦想回到家乡,却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四处碰壁。当张伟站在沈浩然面前时,眼神中既有渴望又有一丝自卑。“沈总,我真的想为家乡做点事,把我们那里的农产品推广出去,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可我……”

沈浩然被张伟的真诚和执着打动,当即决定为他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梦想基金的帮助下,张伟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建立了农产品加工生产线,还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销售渠道。短短两年时间,张伟的生态农业公司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还带动了周边数百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

“张伟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打算扩大生产规模,还要开发新产品。”沈浩然笑着对小李说,“他还说,等新项目盈利了,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梦想基金,帮助更多的人。”

小李感慨道:“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啊,沈总。张伟的故事激励了很多人,现在申请梦想基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项目质量也越来越高。”

沈浩然接着翻看报告,又看到了王芳的案例。王芳是一位手工艺品制作人,她的作品独具匠心,却一直局限于小作坊式的生产。梦想基金为她提供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培训工人,还帮助她参加各类手工艺品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如今,王芳的手工艺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她也成为了县城里的知名企业家,资产达到了几千万。

“这些成功的案例,就是梦想基金存在的意义。”沈浩然对小李说道,“不过,我们也要严格审核每一个申请项目,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时,小李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完电话后对沈浩然说:“沈总,媒体记者已经到酒店大堂了,您看现在安排采访吗?”

沈浩然思考片刻后说:“行,就安排在酒店会议室吧。我想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梦想基金,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县城的发展建设中来。”

在会议室里,面对记者们的长枪短炮,沈浩然侃侃而谈:“梦想基金的初衷,就是为了给那些有梦想、有能力的人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让他们的梦想照进现实。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人通过梦想基金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但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成功案例,带动整个县城的经济发展,让桃源县成为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地方。”

一位记者提问道:“沈总,在审核申请项目时,您最看重的是什么?”

沈浩然回答道:“首先是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我们希望资助的项目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其次是申请人的能力和决心,一个好的项目需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去执行,只有那些真正有梦想、有毅力的人,才能把项目做好。”

采访结束后,沈浩然回到房间,继续研究梦想基金的发展规划。他知道,梦想基金的发展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很多梦想等待被点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