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南洋沈氏豪门家族的时代传奇 > 第777章 乡村新梦,工地曙光

2028年5月26日,贵州的清晨被第一缕阳光温柔地唤醒,宁静的乡村乡镇里,消息却如春风般迅速传开——沈浩然投资的大项目正在火热建设,需要大量工人,工资待遇优厚,还提供培训机会。这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在乡村中激起层层涟漪。

“你听说了吗?隔壁村的李二娃去面试塔吊工,人家说培训完每个月能拿三万到四万呢!”村里的王婶一大早就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和邻居们分享着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真的假的?这么多!那咱村里年轻力壮的可都有盼头了,不用再出去打工,在自家门口就能挣大钱。”张大爷激动地接过话茬,脸上满是期待。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各个村落,村民们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村委会办公室门口挤满了前来询问的村民。村支书老李忙得焦头烂额,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大家别急,一个个来。这是个好机会,只要大家愿意学,接受培训,都有机会进工地干活。”

此时,沈浩然投资项目的人力资源部门也接到了大量咨询电话。负责人赵强一边忙着接听电话,一边安排工作人员准备资料,应对即将到来的报名热潮。“这次报名人数肯定不少,我们得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村民都能得到公平的机会。”赵强对团队成员说道。

在乡村的各个角落,年轻人开始踊跃报名。陈刚是村里的一名年轻小伙,原本在外地的工厂打工,工作辛苦不说,工资也不高,还常年不能回家。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来到村委会报名:“支书,我想报名木工,我以前学过点手艺,就盼着能在家门口找个好工作,照顾家里。”老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上进心,好好干,肯定行!”

报名结束后,培训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项目方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专业讲师,来到乡村为村民们进行培训。培训场地就设在村里的小学操场上,临时搭建的讲台和摆放整齐的桌椅,充满了求知的氛围。

木工培训课上,讲师拿着工具,详细地讲解着各种木工技巧:“大家看,这是最基础的榫卯结构,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保证精度,这样做出来的活儿才牢固……”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讲师的示范动作。陈刚学得格外认真,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还不时提出问题。

塔吊工的培训则在另一个场地进行。专业的塔吊司机坐在模拟驾驶舱里,通过大屏幕向学员们展示操作流程:“启动前,一定要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常,操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保持与地面指挥人员的良好沟通……”学员们围在屏幕前,一边听一边比划着,心中满是对这份高薪工作的向往。

然而,培训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年龄稍大的村民,在学习新技能时遇到了困难。比如张大叔,他虽然干劲十足,但对一些科技智能健康设备的操作总是掌握不好。在工地上,这些设备用于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讲师并没有放弃他,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讲解,手把手地教他操作。经过几天的努力,张大叔终于熟练掌握了设备的使用方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亏了老师不嫌弃我笨,我这把老骨头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随着培训的深入,村民们的技能水平逐渐提高。为了检验培训成果,项目方组织了一次模拟考核。考核现场,气氛紧张而严肃。木工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制作出一件合格的木制品,塔吊工则要在模拟环境下完成一系列吊运任务。陈刚在木工考核中表现出色,他制作的小板凳结构稳固,工艺精细,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而参加塔吊工考核的李明,操作熟练,吊运精准,顺利通过了考核。

考核结束后,大部分村民都顺利通过,获得了进入工地工作的资格。大家兴奋不已,纷纷回家准备,期待着开启新的工作篇章。

5月下旬的一天,第一批通过考核的村民正式进入工地。他们身着崭新的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工地负责人站在队伍前,大声说道:“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项目,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这里的一员了。希望大家遵守工地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为项目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工地上,木工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切割木材,有的负责组装,大家配合默契。陈刚的技术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制作的木制品又快又好,成为了木工小组的骨干。塔吊工们也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李明坐在高高的塔吊驾驶舱里,熟练地操作着设备,将建筑材料精准地吊运到指定位置。

随着项目的推进,工地上的工作氛围越来越浓厚。村民们不仅在工作中获得了丰厚的收入,还学到了新的技能,开阔了眼界。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成为了参与现代化建设的产业工人。

村里的变化也日新月异。以前,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冷冷清清。现在,年轻人都回到了家乡,村子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些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新建的房屋越来越多,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沈浩然得知村民们在工地的表现后,非常欣慰。他来到工地视察,与工人们亲切交谈:“看到大家在这里干得这么起劲,我很高兴。你们是项目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家乡发展的希望。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和我们一起把这个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工人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沈浩然的期望。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夏天,贵州的乡村因为沈浩然的投资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民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在工地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而这个项目,也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当地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未来,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更多的村民将加入到建设队伍中,乡村的面貌也将发生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