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60章 冲着安乐国来的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60章 冲着安乐国来的

作者:破天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2 来源:小说旗

荀彧:“哪里哪里,我就是觉得,殿下之才,有如这大海一般,浩瀚无边,真不知天下间,还有何事能够难住殿下,是以,我突发一想,不如,我们一起打个赌如何?”

众人:“赌何?”

“不如就赌,有谁能难住殿下,当然,此题必须利国利民,只要是对安乐国提升实力有帮助的,在此范围内,无论何事,只要难住一次,便赏金一万,因为是用来发展安乐国的,所以此赏金,从国库中出,如何?”

万金对于这群卖瓷卖茶卖酒的大佬来说,虽然不多,但象征意义很大。

既利国利民,又显得自己很有本事的样子。

典韦:“如此,会不会吃罪于殿下?”

荀彧:“放心,主公心胸之宽广,如同这大海一般宽广,只要不触及德行与礼制之底线,便不会怪罪,相反,似这等为发展国计民生的好事,还会抱以欣赏的态度;如此说来,典将军是有妙策了?”

典韦:“妙策没有,俺就是觉得,战马太少,帐下无马可用,将来万一逢遇战事,怕误了大事。”

确实,安乐国现在兵力4万多,战马只有1万7千匹。

而这些战马中,刘昊把其中的1万匹,给了最擅长打奔袭战的张辽。

3千匹给了太史慈,不然处在青徐二州的港口一但有事,他无法及时驰援。

另外4千匹三尉平分,这可是雇佣兵团,不是云骑就是游骑、屯骑,名义上是骑兵,却连战马都没有几匹。

荀彧大喜。

“战马一事,我也多有焦急,天下诸侯各怀异志,眼下连耕牛都无处可买,更何况战马了,安乐国也急需大量战马,典将军何不问计于殿下?”

“诶,俺明天就去。”

现在殿下正领着一群美人,在那胡闹,现在不敢去。

荀彧正想说,此时去比明天去更好,却见远处有几十骑人马向这边而来。

那群人,人人披着安乐国独有的棉甲,为首之人,正是关羽关云长。

张辽第一个发现,大喊了一声:“来者可是云长兄?”

“文远贤弟,正是在下。”

说着打马前来,翻身下马,向众人一一施礼。

荀彧:“正值备耕季节,云长怎地不在郡中忙于春耕,莫非有何变故不成?”

“是啊,是以关某特来就此事,拜见安乐王殿下。”

一众文武,感觉辽东郡似有大变故,一起随关羽,来到安乐王府。

特地拖后一步,先派人去通知殿下,辽东发生变故,关云长前来求见。

好让殿下赶紧把那群美人,给打发到后院,免得被人耻笑。

“参见殿下。”

“云长免礼,来来来,快请坐。”

文武都来了,肯定要按照身份地位来排座位。

蔡邕按照关羽的身份,给他安排座位。

关羽急忙叫停:“使不得,使不得,实不相瞒,关某如今已非太守,已被降旨贬为庶民,此番前来拜见殿下,是想给一路追随关某的袍泽兄弟,在殿下这里谋份出路。”

刘昊:“什么?被朝廷降旨给贬了?那翼德呢?”

“翼德仍在辽西就任太守。”

有文章,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

“接任辽东太守的是何人?”

“听闻,是原玄菟群长史,公孙度公孙升济。”

办公室(大殿里)顿时陷入死寂,全都等着刘昊开口。

关羽被晾在那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十分尴尬。

刘昊是在想,按照正常走向,公孙度是怎么当上太守的。

“寡人想起来了。”

荀彧:“哦?是何?”

“云长,先快快请坐。”

关羽这才入座。

“诸位可曾记得,沓氏城里的首富?”

“徐增徐文升?”

“没错,寡人听闻,董卓帐下有一中郎将,名叫徐荣,也是辽东人,必然是此人在董卓面前,举荐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

荀彧:“如此说来,那徐荣与沓氏徐家是一家人?此番操作,是冲着为徐家报仇而来?是冲着我们安乐国而来的?”

“所以,云长这是受到寡人的牵连,才招致被贬的。”

关羽万没料到,这里面竟有如此多的文章。

起身拜道:“关某本就一介武夫,仰仗殿下,方立得微末之功,得封太守实属侥幸,实不相瞒,关某自知无有治理民生之才,早已萌生辞掉太守之心,如若殿下不弃,愿为殿下帐前一小卒,为殿下效犬马之劳,便是关某平生最大所求。”

众人顿时目光一动,尤其荀彧:

如此一来,安乐国的领地,不就可以拓展到整个辽东了吗?

既能得到无数良田,又能得到许多丁口,实力将大大提升。

否则关羽横在那里,交情都不错,不忍心对他下手啊。

刘昊:

“不行,你的太守之位,是靠你自己立下战功,由先帝给你敕封的,”

“那圣旨是否经过当今天子之手所发,还不得而知,”

“当今天子虽然年少,但聪明机敏,绝不会将先帝敇封的功臣轻易罢免,”

“必然是有人伪造圣旨,假传圣令,此中必然有诈。”

别人不知道,这些近臣都知道,传国玉玺就在殿下手里。

罢免关羽的圣旨,肯定是从长安传到这里的,但圣旨上的玺印,必然是伪造的。

殿下说圣旨是假的,就必然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

董卓手里没有玉玺,只能干瞪眼,不敢吱一声。

但关羽并不知道,而且,他已打定主意,不愿再做太守,这段时间太守当的,着实令人头疼。

各种乱七八糟的大事小情,层出不穷。

处处受到地方豪强的掣肘,还指望着他们帮忙治理辽东,怒也不是,不怒也不是,让他不胜其烦。

还是专心当个武将,靠战功建功立业来得香。

打从酸枣会盟,遭遇刘备冷眼相向后,他就不再想着追随刘备了。

而这安乐王,文能把辽东治理的物富民丰,武能单枪匹马诛杀反贼张举,极大可能那个铁面司令就是安乐王本人,又能对自己这种出身寒微的,一视同仁。

同样是汉室宗亲,此人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仁德明君。

心下断定,只有他,将来才能中兴大汉。

只有追随他,才能不失自己严格恪守的忠孝仁义之气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