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103章 全部纳入版图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03章 全部纳入版图

作者:破天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2 来源:小说旗

典韦:“殿下,那些马匹,已尽归殿下所有,又何需再使钱购买?”

刘昊一本正经的胡咧咧:

“我等乃正义之师,王者之师,兴师乃为讨伐不义,替草原各族的兄弟姐妹们报不平,若见财起异,我等不就成了打劫的了?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荀攸:你可真能扯犊子,你把人家的大小王杀的杀,赶跑的赶跑;

把人家的金钱财宝,牛羊马匹,能搜刮的全部搜刮到一起。

现在又恬个大脸,说不是来打劫的了?

草原虽然很穷,但那些大小可汗们,一个个可是富的流油,藏了不少值钱货。

“殿下打算如何处置?”

刘昊知道,他问的这个如何处置,包含了整个草原的所有一切。

“首先,本王兴王者之师,讨伐不义,”

“就是看不得草原各族的兄弟姐妹们,世代为奴,永世不得翻身,”

“所以,特地为了解放草原各族同胞,翻身农奴把歌唱而战;”

“所以诸位不必担心,本王率众前来,就是来解放你们的。”

荀攸秒懂,殿下这是想把草原,正式纳入到安乐国版图,想把草原,像治理安乐国那样治理的。

可你知不知道,草原跟东辽不同,辽东活野千里,有无数可耕之田,地里是能生金的。

草原穷的只剩下草,只能蓄养牛羊马匹,做不得其他。

还面积巨大,治理起来,投入巨大,就是个无底洞。

正因如此,大汉攻下草原后,才只在各地设置长史府,由校尉带兵镇守之,而无法像农耕区那样开发治理。

荀攸刚想开口,一群懂汉语的人,“扑通”跪倒,“咣咣”向刘昊磕头。

“求王爷开恩,小的们愿生生世世做王爷最忠实的奴才,替王爷放牛养马,小的们只想做王爷的奴才,不愿做其他,求王爷开恩,就让小的们做王爷的奴才吧。”

“嗯?这是为何?难道你们不想拥有自己的草场,放牧自己的牛羊马匹,过富足的日子吗?”

“小的们只知,哪怕做王爷的俘虏,都是一日三餐吃的饱睡的暖,更何况做王爷的奴才,给王爷干活了,只有做王爷的奴才,才没人敢欺负我等。”

这群人倒是聪明,知道抱大腿要挑最粗的那条抱。

荀攸:“殿下三思,草原就是无底洞,有多少钱财也填不满草原。”

刘昊能够理解古人的想法,他们无法通过科技手段,发现埋藏在地下的宝藏,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草原上的自然灾害。

草原上一场暴风雪,或是一场瘟疫,就能损失无数牛羊,变得一穷二白。

所以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公达所言,不无道理,但草原关系到中原的长治久安,”

“若不纳版图加以治理,今天赶跑了古羌,明天又有戎狄崛起,”

“后天又有东胡,大后天又有匈奴,乌丸,鲜卑,等等等等,没完没了,”

“一遇到灾害,为了活命,就只能对中原进行掳掠,使中原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所以,必须先把草原,纳入到安乐国版图,等到大汉复兴后,再交还给大汉。”

荀攸:“天灾不可与之相抗,非为力所能改变,即便纳入版图,仍避免不了天灾,草原人仍旧无法活命,平时还要花无数钱财治理。”

“所谓天灾,无外乎牛羊疫病,暴雪旱灾这几种,防治疫病用药来治;”

“防治暴雪,多盖结实的牛羊棚子;

“夏季多备草料,冬天再进些粮食,圈养饲喂即可;”

“防治旱灾,多多打深井,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赵云:“可如安乐国那般,建几处砖瓦窑,用以防治雪灾;打井对殿下来说,更加容易。”

赵云想的是,油井都能打到两千米深,打个水井还不容易。

他不知道的是,打水井,根本用不到那么大的设备,几万块钱就能买到钻百八十米的机器。

荀攸豁然明白了,殿下为何说,是来买马的,并且一个子不少的要花钱买。

这是想把这些买马的钱,投入到草原上,用于开发治理草原。

“殿下之圣明,令臣望尘莫及也,想来,有殿下在,定能将草原治理成如安乐国那般昌盛。”

刘昊:

“先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你们都先起来吧,”

“这片草原,是安乐国上下一心,齐力打下来的,”

“那么往后这草原,就是安乐国的草原,”

“你们愿意领安乐国户籍,做我大汉子民的,”

“允许你们承包安乐国的草场,本王亲自给你们分草场,”

“按照人头,每口人,无论老幼妇孺,至多可承包千亩草场,无需缴纳一分地租,”

“并且,本王亲自给你们分牛羊;大汉子民,无罪不得为奴,”

“至于你们所担心的安全问题,本王承诺,”

“对内,一切依大汉律法行事,杀人者偿命,伤人及盗者抵罪;”

“对外,尔等以为汉民,本王绝不容许有人进犯大汉子民;”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没有人生来甘愿为奴的,都是生活所迫。

若真能如王爷所说,谁不想有自己的草场,蓄养自己的牛羊马匹。

但这对于草原人来说,这是全新的概念。

无比期待,又很怕是一场梦,空欢喜一场。

但很快,这种担忧就转化成欣喜若狂。

刘昊雷厉风行的,先把草原命名为“鲲州”,鲲之大,一锅炖不下那个鲲,毕竟草原很大嘛。

又给划分成:以乌丸山命名的“乌丸郡”;

以南匈奴单于庭(乌兰察布)命名的“单于庭郡”;

大漠以北的“狼居胥郡”;

原丁零人居住的“北海郡”;

大鲜卑山周围的“兴安”郡。

就从狼居胥郡开始,把水草丰美之地,承包给想要居住在这里的人。

必须先把水草丰美之地给占了,这样才能越来越兴旺。

有一半的人,迁往这几个郡的核心区域。

另一半人,沿着之前打造好的木寨,给大家分草场,分牛羊。

那些原意留在草原上的三地之民,也给他们分草场,分牛羊,主要居住在木寨里,以保障生命线的畅通。

马匹由于大部分被跑路的人带走,只剩下23万余匹。

带走10万匹,剩下13万匹,分到一些熟知养马的牧民手中代养。

草原上还有成群的野马,很容易把马群壮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