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144章 刘备前来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44章 刘备前来

作者:破天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2 来源:小说旗

徐干感觉,新高唐县这边的基础简直太好了。

原本就是一空县,不需要跟当地豪强明争暗斗。

而且,她那里留有十万俘虏,还有近十万辅兵退下来的,全部都是精壮。

广播果然播的没错,那几个老登,是真的卖给效命啊。

把个新高唐县治理的,热火朝天,如火如荼,井然有序。

田都给重新整了一遍?好像播种了?种的是啥?这个季节能种的,只有麦。

我的天呐,怎么到处都种上麦了?

“户禀大人,打探清楚了。”

“那些在建的,都是什么?”

“有木器坊,听说是用来大量赶制纺车织机的,那边大的,听说是制衣坊,将来要大量制做成衣,是以建的非常大,那几排在建的房屋,都是为制衣坊而建的。”

什么?那女县令,这是要大量织造布匹,大量制作衣物,卖到全天下去啊。

这必然是安乐王给出的主意,否则凭她一个年少的女流,如何能有这般大的手笔?

不公平,太踏马不公平了。

“这哪里是跟女县令比斗啊,分明是在跟安乐王比斗,这如何能胜?叫徐某如何能胜?”

“当日安乐王不是有言在先吗?大人也可以向安乐王求计呀。”

“话虽如此,可总要有个主意,才能向殿下求计啊,否则殿下如何肯施计?”

“属下倒是有一初浅想法,只是不知,如此大事,殿下究竟会否,即便会,又能否赐教。”

“哦?是何?”

随从在他耳边耳语几句。

徐干听后,顿时一脸愕然的表情。

“大,太大了,此事多半不能成。”

“即便不成,也可退而求其次。”

“也罢,走!随我一起求见殿下去!”

…………

营寨中军大帐里,简单客套完毕。

徐干:“微臣此来,有一事相询,还望殿下无吝赐教。”

刘昊:“何事?”

“不知殿下,懂得如何制造玻璃否?”

“你,想在灵县建玻璃坊?”

“正是。”

刘昊:

“造玻璃首先要有矿,灵县一马平川的,原料需要从外地运输过来,”

“青州最适合建玻璃坊的地方在临淄,”

“而冀州最适合建玻璃坊的地方在襄国(邢台),”

“你的灵县,刚好处在两地中间,从哪里运矿,都需要花费巨大,”

“而且,随时面临着被截断的风险,”

“还随时可能被人坐地起价,毕竟两地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下。”

看来殿下是懂的,也愿意相授。

就是踏马的,这么暴利的产业,矿材料却不在自己的地盘里,当真气死个人。

“殿下何不发兵讨之,微臣愿尽发灵县之民,全力相助。”

“以何名义?”

徐干冷静下来细想一下,这不是名义问题,而是群雄割据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贸然穷兵黩武,只能成为众矢之地。

“殿下恕罪,是微臣孟浪了。”

“恕你无罪。”

“多谢殿下。”

“玻璃坊也不是不能建,对外售卖的话,倒也有很大的利润可图,但烧制玻璃需要大量煤炭,只有辽东郡产量最大,矿产也需跨越三国才能购得,这不是你一小小县令能经办的。”

青州几乎都是封国,临淄在齐国,中间还需要经过济南国跟乐安国。

没错,青州还有个乐安国,跟辽东的安乐国,两字颠倒。

徐干听到前面可以建,刚刚兴奋起来,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

确实,这种连跨数地的事情,岂是自己一小小县令,能够把路打通的。

但玻璃这种东西,必然暴利,只要能够供应的上,哪个达官贵人,不想把家中门窗换成玻璃的?

这种聚宝盆,就这样放弃了,太舍不得了。

沉思片刻,试着问道:

“若是荀相出面的话,该玻璃坊,由安乐国跟灵县共同创办,如何?”

刘昊自然愿意,这样安乐国的势力,就能进一步挤进大汉腹地。

将来商路受阻,也是一个很好的出兵理由。

届时,哪怕自己不出兵,荀彧都会急着出兵。

“你可以问问荀相,看他什么意思,建玻璃坊投资可是不小,起码需钱十亿。”

其实投资几百万就能建成,这项产业,自己投资占比可能很小,先从设备上捞一笔再说。

大不了把设备搞的先进一点,价值上千万的总能糊弄过去。

“如此,微臣这便回去,立刻向荀相发电询问此事。”

随着神策营大获成功后,已经培养出一批发报员,现在各县,包括草原,扶余郡,高句丽郡等地,都已设有专门的电报站。

平时也会向民众开放电报业务,发一个字1文钱。

徐干告退,回去的路上,不免有些自责。

看来,是自己小人之心了,安乐王当真公正廉明,不会因为女县令是其眷属,就对别人加以阻挠。

得此主公,何愁才能无处施展?

若天下有此明君,大汉何愁不兴?

徐干前脚刚走,祝阿县令石韬后脚前来。

“微臣想请教殿下,可懂得制造玻璃?”

我去?又一个想建玻璃坊的?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正想着,只建一家,没有个兑争对手,容易发育不良,这就有人送上门来了?

这两家玻璃坊,必须各占四成份额,否则休想让老子拿出技术。

“烧制玻璃,需从济南国购买矿产,这不是你一县令能办的,你若真心想办,可致电荀相,跟安乐国一起,联合创办。”

济水从济南国流出,河道里淤积着大量的河沙,而玻璃的主要原料就是用河沙。

不像黄河里的沙,全都是泥沙,适合种地,不适合工业用途。

石韬也知道,像玻璃这么大的产业,绝不是一家县城就能吃的下的。

只要能办,祝阿县就能凭借此项产业,一举腾飞。

满脸兴奋道:“诺,微臣这便快马赶回,致电荀相询问此事。”

石韬刚走,本以为今天可以消停点了。

然而,第三个前来拜会的,并非崔钧,而是一个令刘昊所料不及之人。

“启禀主公,外面有一自称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名唤刘备刘玄德之人求见。”

嗯?刘备?这货怎么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