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164章 谁教育谁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164章 谁教育谁

作者:破天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2 来源:小说旗

踏马的,孙策来借粮,你二话不说,手指粮垛,直接一垛相送。

老子把铁脸都摘下来了,亮明身份,却只卖一百斛?

看来,不拿出点真东西,你是不可能送粮了。

于是刘昊从里怀里摸了摸,换出一个黄锦包着的鼓鼓囊囊,丢给鲁肃。

鲁肃也是君子六艺样样精通,练过武,双手一接,稳稳接住。

“这是何物?”

“看看就知道了。”

鲁肃满心狐疑的打开袋子上的绑绳,露出一个好像玉雕的神兽。

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只螭虎!

顿时吓的双腿发软。

“这是传国玉玺?”

“是啊。”

“你从何处得来?玉玺怎会流落到你的手里,而不在天子手中?”

“本王身为当朝天子的皇叔,乘此存亡之秋,为免皇权旁落,代天子保管一下传国玉玺,这很奇怪吗?”

鲁肃又没经历过那些事,只知道天子跟个傀儡一样,被人呼之即来,唤之即去的。

先前曾听闻,董卓行废立之事时,安乐王送酒进京,也曾支持董卓。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假意依附董卓,把玉玺带出来保管,就很合理了。

此人必然是安乐王。

急忙下拜:“不知殿下驾临,万望恕罪。”

“哪里哪里,本王自知,如此出现在子敬府上,别说你了,换作我是你,也很难相信,快快平身。”

“谢殿下,来人,速速备下上等酒菜,我有贵客要接待。”

“是。”

“不知殿下方便透露身份否?”

“我现在化名方横字铁路。”

“还请移步上房,暂作歇息,容在下回去换身衣服,再来见过。”

刘昊被安顿在后花园的上房里。

不多时,就在后花园的明月楼里,设宴款待。

上好酒菜后,就把下人遣散。

偌大个房间里,只有二人在此。

“庶民有一事不明,殿下如此尊贵之人,如何能够只身犯险,远涉此地?听闻方今天下,四处战乱频发,可是不太平呀。”

刘昊:

“哎,如今汉室倾颓,大厦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我身为汉室宗亲,如若不能匡扶汉室,还有何脸面苟活人世,”

“如今安乐国已据有辽东,青州、雍州、塞外草原,”

“又将扶余、高句丽两地,变为汉郡,已全无后顾之忧,”

“为确保万无一失,准备经略扬州江南四郡,对中原诸侯形成合围之势,”

“但扬州有些复杂,必须先稳住袁术,才能全无后顾之忧的图谋江南,”

“否则难免不会被袁术从后偷袭,被其坐收渔翁之利,”

“唯有本王亲自前来,才能博取袁术信任,赚得征南将军了职,”

“我的人马,正在赶来的路上,先头部队,三日内便可抵达吴郡。”

鲁肃:“原来殿下早已布下惊天棋局,若将江南之地尽数收复,江南多鱼米之乡,粮草无数,则后继粮草无忧矣,定能一举匡扶汉室,如蒙不弃,肃愿将家中粮草,尽数献与殿下,以供国用。”

刘昊断孙策粮道事小,更想把鲁肃收归己用。

就必须把话说清楚,等他知道自己将要施行的政策后,再来决定是否投资。

“粮草先不急,实则,辽乐国并不缺粮草,我知子敬大才,未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大才,此番前来,更为向子敬求教。”

哇,我鲁肃都这么有名了吗?连远在辽东的安乐王,都知道我是个未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大才?

也罢,看在你这么识人的份上,就给你上一课。

心下优越感陡然升起,表面却一副谦卑的样子。

“殿下谬赞,肃万不敢当,只是年少时,总喜欢痴人妄语,被人误传罢了。”

鲁肃当下的年纪不大,只24岁。

“那就全当是我二人在此妄语好了,你说,大汉为何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前有王莽之乱,如今又有董卓之乱,但却没有如世祖光武皇帝那样的天命之人,扶危济困。”

“吾观殿下便是如光武皇帝那般的天命之人。”

“我想问的是,大汉为何会走到今天这般田地?前有赤眉绿林造反,今又有黄巾军叛乱,先后都是因为民变而引发的天下大乱?”

鲁肃心中这个抓狂,本来被安乐王吹捧成天下大才,还准备好好给他上一课呢。

若问谋略,问如何复兴汉室,我倒是有些想法。

他却偏偏问一些皮毛,也许是考校吧,那好,我就教教你。

“子思曰:人主自以为是,则众谋不进;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听取悦耳之声,则暗莫甚焉;君昏则臣佞,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如此居于百姓之上,百姓便不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刘昊笑道:

“世人皆不愿背锅,有事都要把锅甩出去,尤其士族这个集权力财富笔杆子于一身的庞大势力,更要把锅甩给君主。”

“难道不是如此?难道先贤有误?若君明臣直,又岂会招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姓又怎会揭竿而起?”

“我问你,天下是谁治理的,是天子直接治理的吗?”

“虽是臣子代天子牧民,但臣乃是陛下所封。”

“那么大汉的臣,又是谁举荐的?”

“乱天下者,宦官也。”

“天子为何重用宦官?是天子生来昏聩?还是臣子的权力过大,严重威胁到天子,才不得不重用宦官?”

“若非天子无能,又怎会被臣子集权?”

刘昊掰着手指头给他算:

“我们先把争权夺利一事放到一旁,单论民不聊生这一话题,”

“你看,百姓是不是群臣治理的?”

“群臣官位,是不是相互举荐得来的?”

“所以,民不聊生的直接罪责,是不是应该由群臣来承担?”

“而非把锅扣在天子头上,全由天子一人承担?”

“就算天子重用宦官,那也仅仅只是为了治官,而非让宦官去治民,你说对吧?”

没想到,这货居然能把账算的这么清楚?

他真是来请教问题的吗?怎么感觉是来教育自己的呢?

自己从来没有把这笔账,深入细致的算到如他这般详细过。

“所以殿下是想,籍此向天下群臣问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