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27章 太史子义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27章 太史子义

作者:破天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2 来源:小说旗

这些军卒都是经过训练的,军容整齐。

稍事讲了一下规则,就比原来的强。

让原来那些衙差,统统站到后面学着点。

准备完毕,过不多时,被抓的十男十女,被带进衙堂大院。

“啪!”地一声,刘昊重拍惊堂木。

两旁军卒齐声:“威——武——”

同时用军棍不停的敲击地面,让那二十人感觉,这些军棍随时都能招呼到身上。

顿时吓的跪在地上,不停的喊冤。

刘昊又一拍惊堂木。

“大胆!尔等资助叛军!犯上作乱!还敢在寡人面前喊冤!先全都押入大牢,寡人一个一个审!”

全部押下去,准备好纸笔,让郭嘉从旁记录。

把一名二十来岁的男子给带上来。

“冤枉啊大人,小的从来没跟叛军接触过,小的只是……”

“啪!”地一声。

“大胆,寡人还未开口,便强行狡辩,来人啊,就在这里,先打二十大板!”

牢房里的众人,就听外面传来“啪啪”地军棍声,以及被打之人惨烈的嚎叫声。

一个个吓的魂飞魄散。

就连在场的二荀、田丰都看不下去,心里暗骂:“昏君,昏君呐。”

总算打完了。

刘昊:“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做何营生,家中有几个兄弟姐妹,从实招来。”

这一顿军棍打的他半点不敢隐瞒。

“小的名唤李举,家住城东头儿,在东市徐家商铺做一伙计,家中还有两个哥哥,三个妹妹,小的就是个帮忙跑腿,小的真没有资助什么叛军啊,就算小的想,小的家中一无所有,也无力资助啊,请大人明查。”

“你的两个哥哥何在?”

“前几年外出打渔,死在海上,再没回来。”

“当真是死在海上?寡人如果从别人口中查出,你在诓骗寡人,你可要当心了!”

刚刚挨了二十军棍,深知那玩意打在身上有多痛。

已经吓的颤颤巍巍。

“小小小的有罪,小的不敢隐瞒,小的家中两位哥哥,去年冬天被叛军抓了壮丁,至今未归,小的该死,请大人饶了小的吧,小的再不敢隐瞒了。”

“公堂之上胡言乱语,你已经记下三十军棍了,就算打完,也必治你全族通敌卖国之罪,这三十军棍打不打,你的族人能否保全,就看你能否将功折罪了。”

“大人开恩,大人开恩,大人尽管询问,只要小的知道的,一定如实禀报,绝不敢有半分隐瞒。”

“整个沓氏,谁给叛军献的钱粮最多,你每说一人,就能救一个你的族人。”

“所有地主老爷全都献了,小的也不知谁献的钱粮最多,但小的可以肯定的是,小的亲眼看见……”

这人是真打,肯定也会真拿自己族人开刀。

于是把他的东家,东市开铺子的左邻右舍,统统说了个遍,还把数额说出来。

签字画押,带下去关到另一间牢房里。

那群被关在一起的,见拖进来一个遍体鳞伤的,被送到最里面的牢房里,一个个吓的浑身发抖。

很快,全都过了一遍堂,全部签字画押。

刘昊一一过目,往惊堂木下一压。

“荀相,不是要请全城富绅前来饮宴吗?不如,就把城内城外,所有能请来的,统统请过来。”

“殿下不打算直接拿人吗?”

你当我傻,单凭这些口供,还远远不够,直接拿人怎么行,寡人就成打劫富绅的强盗了,会为万夫所指。

“拿人?拿什么人?寡人只是单纯的想向他们借债而已。”

原来小王爷是想以此来勒索些钱财,如果单纯是这样,事情就不会闹的太大,对谁都好。

“今日已晚,不如明日一早?”

“也好,明日一早派人传达,命人宰十头牛,三十只羊,中午大开宴席。”

“诺。”

“离太阳下山还早,刚好此时的日头不烈,子龙,幼平,去海边欣赏一下海上日落去。”

田丰:“殿下,海在东,日在西,此地观日落,只能观看山间日落。”

“我主要是想去看看有没有潮滩,能不能捉到几只螃蟹,买上几只也行。”

“听闻出海捕鱼者,日出出海,日落归来,想来应是有的,殿下早去早回。”

四文臣都困的不行,连座府邸都没有,刘昊一走,全都找地方补觉去了。

刘昊带着一群侍卫,骑马来到海边。

沓氏城本就建在面朝黄海的海湾边上,出城走不多远,就来到渔民停船的地方。

此时日已偏西,渔船陆续回来。

这年月,果然资源极其丰富,每条船回来,都能带回许多大鱼。

只可惜没有保鲜技术,捕来的鱼,只能拿来晒鱼干,得到的容易,就卖不上价格。

干吃鱼不顶饱,配上粮食才能顶饿。

刘昊参观一圈,受到渔具限制,没捕到啥太值钱的海货。

正买鱼间,一条渔船靠岸。

刘昊隐隐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子义”。

子义是谁的字来着?

“对了,是太史慈!太史子义!”

赵云:“什么?”

“没什么。”

刘昊转过身去,就见一条七八米长的木船上,有两条大汉。

记得关于太史慈最早的记载,他是青州登莱郡人,在郡中做一小吏。

因为郡府跟刺史府争功,谁先把奏折送到京城,谁就能捞到功劳。

郡府派太史慈前往,追上刺史府的信史,把奏折骗过来销毁。

因此得罪刺史府的人,跑到辽东避祸。

直到几年后,青州大闹黄巾军。

北海国相孔融,通过其母找到他,请他回去帮忙镇压黄巾军。

想不到在这里撞见,不过也难怪,这里跟登莱郡隔海相望,能在辽东有亲友,肯定是跑到沓氏。

于是来到他们的船边。

“这位贵人可是想买鱼?”

“大丈夫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两位壮士,就不想与国出力吗?”

“贵人此话好气魄,可是,如今叛军已灭,沓氏又远在塞外,与世隔绝,何来的大战要打?”

太史慈今年22岁,船上还有一个年近三十的汉子。

听到这话,凑了过来。

“你是何人?从未在此地见过你,可是随安乐王一起至此?不知贵人何出此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