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40章 安乐王进京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第40章 安乐王进京

作者:破天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1:37:02 来源:小说旗

荀攸:“臣与弘农张伯英,涿郡崔子玉,素有相识,相信普天之下,唯有此二人之书法,方能与此酒般配。”

张芝张伯英,草书的开山鼻祖。

崔瑷崔子玉,被誉为“草圣”。

刘昊一个送外卖的,只知道一个汉末的书法大家,未来的老丈人蔡邕,其他都不知道。

管他呢,连荀攸都这样说,肯定是名人。

只要对卖酒有帮助,谁写都一样。

“来人,笔墨伺候。”

被众人把这酒给捧的,没人肯去接纸笔,写了也是代笔,还要拿去给别人重新誊抄,这样显得自己很没用。

最后荀攸接下纸笔,他说的认识书法大家,只得他来抄录。

众人全部竖起耳朵,听这小王爷,究竟能做出怎样的大作。

酒绝对是天下第一,准备请的书法大家,也堪称当世第一,现在,就看你题的诗词,能否与之般配了。

一但拿不出台面,那两个书法大家,无论请谁,肯定都羞于下笔,那就成了笑话了。

刘昊只是单纯的想打广告,根本没想那么多。

“有了,不如,就把这武酒,取名为‘破阵子’,诸位以为如何?你们想啊,喝了这酒,临阵必破敌,将来终成一子,寓意多么的美好。”

荀彧:“名虽好名,可该以何诗配之?”

刘昊起身,在那踱来踱去,不是在假装作诗,而是在努力回忆。

在所有人看来,小王爷这是在努力出作品。

全都屏气凝神的侧耳静听,看看小王爷在诗词一道上,究竟是何等水平。

“嗯——这个“嗯”不算哈。”

荀攸:我了个擦呀,你当我傻,连这都分不清楚?

“殿下请出诗。”

“诗没有,词行不行?”

“只要是佳作,无论诗词歌赋,皆可。”

“那好,来了,听好了。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场所有人,就连周泰这种没读多少书的人,都在拍案叫绝。

几段话勾勒出一名沙场老将的戎马一生。

既有金戈铁马战阵厮杀的壮怀激烈,又充满了英雄迟暮的悲凉意境。

荀攸:“壮哉妙哉,殿下之才,令臣五体投地,天下若有才一石,殿下独占九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又来了,何止是九斗,老子背后站着无数个朝代那些个才高八斗之人,加起来不知多少斗。

荀彧:此子,当真无所不能,当真恐怖如厮。

此词一出,不说词的水平如何如何的好,只要临摹到酒身之上,必然被武将视作知己,哪个武将还能拒绝的了?

刘昊:“哪里哪里,随口之作而已,还得请诸位好生斧正一下,才能使用。”

荀彧:这犊子让你给装的,你随口作一首词,就作出这样的千古名篇,合着我们都得去死是吧?

就不信了,再有才的人,灵感爆发之下,短时间内,能作出一首就已经惊为天人了,就不信你还能再作一首同样水准的。

“臣已迫不及待,想听听这文酒之词了。”

众人:“是啊是啊,还请殿下快快作来。”

“文酒嘛,就叫‘清流’好了。”

老子是卖酒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卖酒,好钢必然要用到广告上。

荀彧:清流?好名字。

哪个文人不想封侯拜将,做一名如清流一般的大清官?

这酒至清至纯,正与清流之名,与那些立志清流之士,相得益彰。

“好名字,好名字。”

众人期待中,一首改了两字的三国主题曲,徐徐而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清流’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此子不是人,哪有人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作出如此堪称绝笔的大作出来?

这首荡气回肠的咏史词,淡泊宁静中,饱含苍凉悲壮的韵味。

更厉害的是,与文酒的‘清流’之名,极为贴合。

让人不相信是他做的都不行,他这明显就是冲着这两瓶酒才作出来的。

此词一出,天下文人,人心尽被此酒所收矣。

往后哪个达官贵人宴请宾客,如果不上此酒,那自己就成奸臣了,就不配谈古论今了。

连谈古论今都不配,还配赖在那个官位上吗?

此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又能出口成章,信手作得两首词,非但皆为千古名篇,还能直击文臣武将之心。

短短一年时间,被他创办的几家产业,把安乐国百姓给带的衣食无忧。

这样的神人,不坐拥天下,着实可惜了。

……

刘昊根本等不及请大文豪给文武酒装裱瓶身。

现在已经是中秋,九月董卓进京,要赶在各方大佬都在的时候,广告效果才最好。

时不我待。

连夜穿越回现代,找打印社打印一套。

拿回来后,让工匠加班加点的烧制出一批新酒瓶。

随后马不停蹄装酒上车,率领赵云、周泰,领五百侍卫,押着20大车文武酒,乘坐大海轮,直抵登莱郡。

等抵达司隶时,董卓已进京多时,对周边的打劫工作也已经完成。

此时京城已经趋于平稳。

刘昊叩响虎牢关大门,径直穿越关卡,直入雒阳。

立刻有人禀报到董卓面前。

董卓顿时警觉起来。

“嗯?安乐王?他此时进京,意欲何为?”

李儒手捻胡须,略加思索片刻。

“既然以献酒之名进京,不若,明日便宴请诸臣,商议废立之事,如此,便能看出他的用意,如若心怀不轨,便可一举将其斩杀,以绝后患。”

“嗯,唤伯喈来。”

蔡邕因言获罪,被汉灵帝刘宏流放到朔方,受董卓征召进京,一天之内,连升三次,从侍御史升为尚书。

后又封为巴郡太守,因为擅长占卜,被董卓留在京城,兼任侍中一职,掌管皇上服饰车驾礼仪。

安乐王无召进京,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先请蔡邕给算上一卦才行。

蔡邕信口胡诌了一卦:“此乃大吉之兆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